上海社区街道公共空间改良 激发居民参与热情

2017-06-05 08:39:36|来源:东方网|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上海社区街道公共空间改良 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热情

  杨浦区鞍山四村里的一块绿地曾因疏于管理,成了“不毛之地”。去年,住在这里的一个小男孩,在一位“高人”的指点下,捧出了家里的一盆鸡冠花移种在这里。一年不到,鸡冠花从一小株变成了一大丛,周围还长满了各种鲜花和绿色植物。

  现在,这片小区绿地的维护,从植物播种到浇水,都由社区孩子组成的志愿者小队打理,一切井井有条。站在孩子身后的家长不时会撸起袖子帮一把,社区里的老人们也乐呵呵地在一旁看热闹……曾经荒芜的地方,成了小区里的人气聚点。

  利用专业知识,参与社区和街道的公共空间改良,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一群教授和青年教师正活跃在上海的老旧社区和街道,通过“微更新”,为更多居民生活的家园注入“抗衰老”秘方,让上海这座城市更有温度。

  “绿化治愈”暖人心,破败小路脱胎成社区花园

  指点小男孩、给社区带来变化的“高人”,正是城规学院的年轻教师刘悦来。“绿化治愈”是他的拿手绝活,一朵花、一棵草、一盆泥土,甚至居民家中的餐厨垃圾,经他一倒腾,就会有股“治愈”的魔力———不仅改善社区环境,还会燃起居民们参与社区生活的热情。

  杨浦区伟康路129号对面,一块名叫“创智农园”的地方,是刘悦来团队的作品之一。周边的居民管这里叫“社区花园”,里面种着水稻、桑葚、薄荷等植物。因为大部分植物可以吃,所以从“文青”到“吃货”,再到在周边生活、工作的人们,大家有空总喜欢来此驻足休憩。

  创智农园的“前身”,其实是一条破旧的城市内部道路。“这个地方曾夹在两个社区之间,很破败,没人愿意来。”刘悦来说。

  经过刘悦来团队的重新设计,不起眼的小路获得了全新的定位,成为社区居民“身边的自然,都市的田园”。而这里种植的一批水稻也匠心独具。刘悦来介绍,“秋天,我们会组织社区居民带着孩子一起来打稻子,让生活在城市的孩子知道稻米是怎么来的,体会‘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社区街道的“微更新”项目,留下的不是简单的工程而是“温度”

  “小区停车位严重不足,有哪些空间可以腾挪出来停车”“小区绿化遮挡了底楼居民的采光,矛盾很大,怎么办”“我们小区老了,有些空间可否重新调整一下”……在城规学院的专家们看来,与传统的街道环境整治截然不同,“微更新”追求的不是整齐划一的“项目工程”,而是伴随项目一起植入的“温度”。

  这一年,同济城规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陆勇峰颇以自己的新头衔———“社区规划师”为荣。“有个雨天,我们到一个社区踩点,无意中看到一户住在5楼的居民从窗口扔出来一根电线,原来他要给电瓶车充电,这非常危险。”后来给这个社区做“微更新”方案时,陆勇峰贴心地为小区居民设计了一个太阳能停车棚:居民可以把非机动车整齐地停放在这里,而且不用再为下雨天充电而“冒险”了。

  当然,全新的理念,有时意味着挑战。不久前,当城规学院教授徐磊青和他带领的几名学生到沪上一个老旧居民区参与“微更新”改造方案设计时,从社区干部到一线居民,大家的第一诉求竟然是铲除小区中心位置的一个绿化带。在居民心中,这片绿化是藏污纳垢、滋生安全隐患之地。

  “我们搞规划专业的,有些想法根深蒂固。比如,绿化是好的,能保则保。”故此,徐磊青团队最初很难接受居民们的意见。

  回到学校后,心情沮丧的师生们开始查阅相关资料,终于发现,外国一些老旧社区也曾出现过类似案例,居民们“反感”小区绿化,期待空间重构。

  徐磊青告诉记者,最终的设计方案调和了社区居民、管理部门及规划设计师等多方面诉求,终于,“大家都满意了”。

  社区精神蓬勃生长,是城市“抗衰老”的秘方

  参与的“微更新”项目越多,同济的专家团队对“城市的温度”的理解就越深刻。城规学院教授卓健认为,上海的城市建设正在迈向更加注重空间品质和活力的“逆生长”阶段,未来将关注存量空间上的空间重构、社区激活、生活方式转变等。“微更新”不仅给老旧的社区、街道带来一系列看得见的变化,也促进社区精神的蓬勃生长,给城市注入“抗衰老”秘方。

  在鞍山四村,让刘悦来最欣慰的不是“救活”了无人问津的绿地,而是看到了人们对于社区生活态度的转变,连孩子也成为参与社区治理的力量。“孩子们自发管理绿地,为防止重复浇水,他们还在水龙头上加了一把小锁,由专人管理。”试想,一个有孩子积极参与共建的社区,是多么地生机勃勃啊!

  “无论是社区公共空间调整还是景观设计,社区微系统的修复、更新,不是设计师说了算,而是要让居民从头开始就参与其中。”同济大学城规学院副院长张尚武认为,只有秉持这一理念的“微更新”项目,才算真正接地气,才能让居民从周边的细小变化中,感受到城市的温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