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提供展示平台 保护非遗先了解

2017-05-17 07:46:17|来源:东方网|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政府提供展示平台 沪保护非遗从让大家了解开始

  图片默认标题

  图片默认标题

图片说明:在朱家角水面上,摇快船展现着水乡独有的民俗风情。

  东方网记者包永婷5月16日报道:今天中午,在上海朱家角水面上上演了一场比赛。两条船相互比拼速度,伴随着鼓手们的鼓点,桨手们密切配合,吸引两岸游客围观、拍照。这就是被列为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摇快船,展现着水乡独有的民俗风情。

  摇快船曾是朱家角生活的主要载体和重要的交通工具。“朱家角是水乡,以前公路不发达,出行、生活离不开船。”摇快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陆燮明说:“从小我就会摇快船,后来成为兴趣,也能享受到比赛的乐趣。”如今陆燮明已经年近七旬,介绍起这项传统竞技来侃侃而谈:“摇快船比较注重‘快’,速度与美观兼具,一般一条船上12个人,大家身着统一的中式服装,7个人摇橹,5个人打鼓,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相应减少人员。快船节奏就是跟着打鼓的节奏来。这种形式主要是为了喜庆热闹,衬托气氛。”

  当被问到传承人的时候,陆燮明比较着急,希望政府出出力,有感兴趣的年轻人来参加培训。他说:“自己年纪大了,摇到摇不动就不摇了。比如到70岁,力气小了,就换个人来摇。传承任务很艰巨,年轻人不感兴趣。中青年中有一部分会摇,很多人都不会。”

  针对摇快船传承人青黄不接的问题,青浦区文广局局长周思琴说:“以前这是一种比赛项目,它依托于水乡,人人会摇船、捕鱼,是最基本的一种生存技能。现在生活方式改变,对其传承带了很大的挑战。现在来说,更多是一种表演性质。从表演的角度,未来更注重摇快船的形式,不在于‘快’字。形式上可以继续创新,比如将船娘唱歌与其结合。作为以前的习俗传承下来,了解曾经在古镇上有这样一种比赛和民俗。”

  为了让非遗项目被更多人熟识,青浦在当地旅游、重大节庆活动上给他们展示的舞台。据周思琴介绍:“每个街镇都有传承基地,全区有30多个传承基地,所有传承人都在基地里,全区有74个传承人,每年都有专项的经费补贴。”她同时表示这些远远不够,“也会提供一些表演的舞台、平台。区里的文化活动,邀请他们过来表演,每场演出会有一些经费,这是一种激励,更好地把技艺传承下去。纳入群众文化演出,也是传承的一种方式。”

  市文广局相关负责人说,下一阶段将加强文旅结合,会同旅游部门共同推出具有特色的非遗旅游线路。支持各区和项目保护单位携上海节庆活动资源参与国外民俗节庆活动。依托“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背景,构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并行的海外文化传播线路,形成非遗保护国际交流的长效机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