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一带一路”上的上海生意经

2017-05-16 07:45:50|来源:东方网|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东方网1月23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在昨天刚刚落幕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再次受到了全球瞩目。从2013年提出这一伟大的战略以来,有相当一批企业积极响应,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其中,就包括上海的一批龙头国企。振华重工、隧道国际两家企业通过自己的努力,敢闯敢试,为与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振华重工:有港口的地方就有中国装备

  凭口碑拿下斯里兰卡市场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

  蓝色的天和蓝色的海之间,一抹中国红。远远望去,指引着无数漂洋过海的船舶前来停靠。如果走进这座由中国公司建设运营的、位于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的南港集装箱码头,你会发现无论是忙碌的岸桥,还是背后的场桥,红色机身上都标著着大大的白色LOGO———“ZPMC”(上海振华重工英文简称)。

  两年拿下斯里兰卡市场

  这并不是中国重型装备制造行业老牌知名企业———振华重工在科伦坡的第一次亮相,但绝对是其最亮眼的金字招牌。在响应“一带一路”国家倡议走出国门的潮流中,振华重工以斯里兰卡为区域中心,走出一条辐射南亚的“振兴中国制造”之路。

  振华重工总部营销与服务中心执行主任陈凯,自毕业就进入振华工作,至今已有23个年头。他参与并见证了振华重工在这个南亚岛国上的发展壮大。

  斯里兰卡所在的南亚是全球最具活力的集装箱运输市场之一,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天然优势,被视为“海上十字路口”。陈凯说,斯里兰卡的贸易发展速度不比发达国家,观念中仍然青睐日本、欧美的产品。虽然振华早期已大量进入欧美等地的发达港口,但斯里兰卡却对中国品牌知之甚少。

  从陌生怀疑到接纳认可,如何转变斯里兰卡对中国产品的观念?陈凯的团队花了两年时间与之进行先期沟通与磨合。

  “要想直观了解振华品牌,必须带他们去现场看一看。”陈凯说,两年间,振华团队带领斯里兰卡相关人员前往迪拜、新加坡等多地,带他们走访世界最一流的集装箱码头,用事实来证明中国产品已经站在该领域的高处前端。“中国的产品不仅是以价格取胜,更是靠技术先进性来取胜,振华在世界各国的用户评价,是最终打动斯里兰卡的最大因素。”

  2010年5月,振华重工和斯里兰卡港务局签订了一期码头的设备采购合同,涉及到3台岸桥6台场桥。该年9月,再次和港务局签订了二期码头的设备采购合同,涉及到3台岸桥24台场桥,一举打破日本、欧美产品在港务局码头的垄断状况。

  一年出差飞行24万公里

  在与斯里兰卡交涉的两年中,陈凯前后共赴斯里兰卡10余次。而上海振华重工的大多数员工,都能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倒背如流。

  就拿陈凯来说,东南亚的印尼、缅甸、柬埔寨、越南、菲律宾;西亚的伊朗、土耳其、阿曼、阿联酋、卡塔尔、希腊、塞浦路斯、埃及;南亚的印巴、孟加拉、斯里兰卡……他的足迹随着振华重工的“中国制造”之路,已遍布了30余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去年,陈凯带着任务出差“一带一路”国家32次,飞行里程共计24万公里。用他的话说,一年中,有近一半时间都在国外。

  而谈起一些国家的艰苦工作环境,他则表示,“我没有什么资格谈艰苦,比我的艰苦的大有人在。”

  陈凯告诉记者,譬如公司派往国外的设备交付团队,由于码头在建设之初是一大片工地,往往连临时搭建的住所也不会有,因此交机队伍到了当地后,工人和管理人员经常会在集装箱里直接“安家”,临时搭起一些简陋的卫生设备,一住就是几个月。在非洲、拉美地区的外派工作中,还有振华员工不幸染上传染疾病。

  据初步统计,上海振华重工的职工名录上有近4000人的名字,其中约2000人都曾有过外派“一带一路”国家的经历,其中以营销团队和技术顾问人员居多。

  截至目前,振华重工已向“一带一路”沿线52个国家和地区交付3512台设备;全球90%的货物通过海上运输,而90%的港口都使用振华重工的港机。

  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同年,振华重工在斯里兰卡的发展也迎来了重大转变。其与斯里兰卡当地的ACCESS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了振华重工斯里兰卡子公司。目前,振华重工斯里兰卡子公司已发展为员工总数85人的规模,其中,当地员工81人,中方员工4人。

  “不是卖完产品就走了,而是给当地创造就业机会、创造属地化服务。”陈凯说,作为一家区域性公司,振华重工斯里兰卡子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设备的维护保养、维修改造、安装调试和备件销售等。

  以招商局南港码头为例,设备的维护保养,涉及到12台岸桥40台场桥,以及各种流动机械。目前,振华重工斯里兰卡子公司的初步计划是以CICT维保项目作为样板,推广到未来的新码头。此外,振华重工还考虑在斯里兰卡建立备件仓库。

  陈凯表示,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振华重工也正在从单独走出去转变为协同走出去。借助ZPMC的品牌优势,公司带动了常州油漆厂、沈阳电梯、宁波伟隆传动机械等国内160多家零部件供应商协同走出去,努力推广国产配套件,不断提升出口整机的国产配套件使用率。此外,振华重工借助“一带一路”,也积极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尽管振华重工的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率很高,但很多产品都在执行欧美标准,缺少话语权。近两年来,公司借助全自动化码头系统的研发契机,探索与国际航运巨头马士基合作,共同制定全自动化码头这一新市场新产品的标准。”他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