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奶茶”走进新天地

2017-04-20 13:41:43|来源:文汇报|编辑:蔡简 |责编:刘征宇

  卞根琴这个名字很多人也许不熟悉,但只要一提起曾经因她而起的那股“阿姨奶茶”风潮,不少人心里都会勾起对那杯血糯米熬奶茶的回忆。

  这几年,拿到了经营执照、卫生许可证,注册了商标,卞阿姨的奶茶生意也从“游击”转正。30多年,一路把奶茶从霍山路卖到了新天地,卞阿姨如今在饮食圈里已小有名气。

  “混搭”出来的“阿姨奶茶”

  住在提篮桥一带的许多居民都知道,今年64岁、头发已花白的卞根琴守着奶茶铺已有大半辈子了。

  沿着舟山路走到霍山路,卞根琴似乎总站在街口的那间奶茶铺里。有人慕名而来,在网上点评:“抽空去了‘阿姨奶茶’的霍山路老店,大中午排队的人也很多。”也有老顾客留言:“十几年的老店了,从初中开始

  喝到现在。以前没有门面,就是一辆推车在弄堂附近放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突然红了。”

  卞根琴在提篮桥长大,住在奶茶铺后面的一条弄堂。这里极为热闹,各种小吃、百货摊头比比皆是。卞根琴的母亲和奶奶就曾经在霍山公园门口摆过摊,卖过赤豆藕粉桂花羹和酸辣菜。

  1992年,卞根琴面临下岗,家人提议:不如和长辈一样,在家门口摆个小摊吧。

  刚开始,小摊摆在阿哥家门口的院子里。当时卞根琴不过三十多岁,“一开始想想有点难为情,思想斗争了很久,最后还是走上了街头。”

  卞根琴喜欢孩子,看孩子们上学放学,是她当时摆摊的乐趣。她喜欢听小朋友叫她一声“阿姨”。“天热的时候,有的小孩会跟我讲:‘阿姨,帮我加点冰水!’”她忍不住又要笑,好像回想起了当年,“有的小孩没这么多钱,就跟我讲:‘阿姨,一块钱我明天给你,今朝给我先吃一杯好伐?’”于是,为了这声“阿姨”,即使刮风下雨,卞根琴也会出来摆摊。

  起初,卞根琴只卖血糯米,装在泡沫塑料的“草帽碗”里,1块钱1

  碗。等到天热,她开始做水果羹、绿豆汤。人家绿豆汤里放薏米,她放的是糯米,那是小时候的味道。

  再到后来,奶茶在上海流行起来,刚开始要卖十几块一杯。卞根琴也跟着做奶茶。她卖的奶茶,容量比一次性杯子还要小一点,但只要1块5角。因为价格实惠,而且她又创造性地把“看家本领”血糯米和奶茶混搭在一起,结果生意越做越红火。

  说起来,卞根琴最初没给自家的奶茶起名字,“那时候摊头摆在弄堂口,旁边有个厕所。两个小姑娘喊我‘厕所奶茶’。我讲,‘厕所奶茶’多难听啊。小姑娘,你们下趟叫我‘阿姨奶茶’。于是‘阿姨奶茶’是这样喊出来的。”

  “草根”美食办好全套手续

  “阿姨奶茶”火了,麻烦也跟着来了。有段时间,卞根琴曾在霍山路上推着小车和城管人员“打游击”。后来,在提篮桥街道的帮助下,卞阿姨在霍山路上找了一家小门面,双方间的矛盾就此化解。

  由食客叫出来的“阿姨奶茶”名气越来越响,但因为缺乏品牌意识,

  卞阿姨并未注册“阿姨奶茶”的商标。不久后,上海街边忽然出现了一家家“阿姨奶茶”专卖,甚至在杭州、无锡也遍地开花。卞根琴觉得“胸闷”。她曾经走访了其中排名靠前的几家,有的店员含糊其辞,而有的却直言“我们和霍山路是同一家!”而卞根琴说:“全上海我就在霍山路开了一家店。”

  好在好强的卞阿姨并不灰心———“阿姨奶茶”被注册了,自己就再创新店“阿叔熬奶茶”,并把新店开在了新天地。卞根琴说,她想留住当初刚做奶茶时那份用心,它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让大家可以一直尝到记忆中的那个味道。”

  现在的新天地分店,卞根琴第一时间做全了全套手续,不光拿到了经营执照、卫生许可证,还注册了商标,小店除了看家的血糯米奶茶,还多了不少新鲜的尝试———将芋头和糖藕放进奶茶,成了“偶遇奶茶”;大杯果肉的乌龙榴莲奶盖也成了小“网红”。

  因为常年露天摆摊,卞根琴落下了病根,尽管如此,她还是每天站着招呼生意。卞阿姨说,她现在的生活就是围着奶茶铺转,成就感也都来自奶茶铺,“从刚开始摆小摊头到现在这么多人都知道,我真的蛮开心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