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上海4月17日电 (记者 曹玲娟)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史高峰团队今天在沪举办中国与东亚古谱研究工作汇报会并宣布,将建立首个公开的中国与东亚古谱数据库网站,推动中国古谱文化的数字保存和史料收集。
不同于西方的五线谱和简谱,中国古代有着自己独特的记谱体系。这些乐谱大多用今人难以读懂的符号记写,因此常被称作“天书”。中国是古代东亚体系乐谱的发源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鼓谱,六世纪出现了《碣石调.幽兰》琴谱,此后从唐代开始出现了大量的琵琶谱、筝谱、筚篥谱、横笛谱、笙谱等,它们是了解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除明代以来的一些古琴谱以外,其他的乐谱基本流失于海外。
为研究者提供一手原始史料,突破中国古代音乐“哑巴”音乐史的现状,中国音乐史高峰团队近年来努力将这些流失于海外的古乐谱聚拢并公布于世。截至目前,团队共搜集到古谱及乐书54种(包含同一古谱的不同版本),谱种包括古琴谱、琵琶谱、横笛谱、笙谱、筝谱等。在时间跨度上,则从公元六世纪的《碣石调.幽兰》一直到公元19世纪的清代。这些乐谱和乐书现今大多藏于日本,鲜少被国人所知。
“我们收集的乐谱,有些是世界上唯一的孤本。如京都阳明文库藏《五弦谱》、东京国立博物馆藏《碣石调.幽兰》。有些是同一种乐谱不同的版本,如《魏氏乐谱》有六种不同的版本。”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中国音乐史学高峰团队首席教授赵维平介绍,团队对收集到的所有古谱进行了高清扫描,扫描页数目前已达6603页。在此基础上,团队已建成“中国与东亚古谱研究中心”数据库服务器,目前网站已实现了通过后台上传古谱图片,使用户可以进行古谱阅读、古谱及曲目检索等功能。未来,将向世界公开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与东亚古谱”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