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黄浦滨江8.3公里将全面贯通。从上海景点的地标外滩沿着黄浦江往南,一直穿过卢浦大桥下方,这8.3公里原本坐落着许多厂房和码头,是一条生产岸线。如今,断点续接,滨江空间重新规划,这段宝贵的亲水岸线将成为人们未来活动和休闲的去处。
有人说,上海不缺高楼大厦,稀缺的是有品质的公共活动空间。“还江于民”,意义深远。
每个上海人都有浦江情结
卜骏是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在幼年的记忆中,黄浦江好长好长,但能玩的地方却并不多。外滩是小时候常去的景点,但是走着走着,就没滨江的路了。
成家立业以后的他总有个梦,希望可以在一个晴朗天,开车带家人到外滩,方便地停车,再从车顶取下自行车,跟儿子一路骑到世博园,从二十世纪初外滩经典建筑群一直到二十一世纪的瞭望台。骑累了,寻一处美景,在草地上铺开餐布,放上美食,与家人一起休憩,江风拂过,携手爱人同看潮起潮落,感受“母亲河”带给这座城市的美好。
“一个开放的城市、开放的浦江,是每一个上海人的情结。”卜骏这样说。
而今,作为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景观所所长,卜骏不再需要反复于心底描绘这个梦了,因为他正亲身参与黄浦江沿岸的规划,用自己多年的专业积淀,亲手去实现他的“滨江梦”。
近日,黄浦区发布了《黄浦区滨江公共空间实施优化规划设计》,宣布到明年年中,滨江黄浦段的8.3公里公共空间将全面贯通,直接连接徐汇滨江段。这意味着,人们可以从上海最经典的外滩,一直向南延伸,走过时尚热闹的老码头,走过充满工业和文化气息的世博园,站在与徐汇滨江的交接处,仰望卢浦大桥划过天际。那将是完全不同于从外滩眺望陆家嘴的风情。
这8.3公里滨江,从原本的生产岸线,转为市民和游客可以惬意嬉戏的滨水生活空间。“转身”,并非一蹴而就。
作为60后上海人,奚文沁小时候就喜欢去外滩玩,她至今都对当时的“情人墙”印象深刻。一座城市里的亲水浪漫空间是独一无二的宝贵资源。在那个年代,市民们已经集体无意识地自己营造这样的空间氛围。
后来进入上海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的奚文沁,所做的规划或多或少都与黄浦滨江有关。二十几年来,她亲眼见证城市功能转移,黄浦江边的工厂日益搬走,码头渐渐减少,岸边留下江南造船厂昔日的印痕。外滩第一轮改造完成后,开放的第一日,奚文沁也去凑了热闹,发现挤也挤不进去。那时候,她就意识到,人们对休闲、观赏、有品质的滨水空间极为渴求。
打造亲水空间,几乎是全球大都市发展过程中都走过的道路。而上海,很早就意识到这点。21世纪之初,黄浦江岸线包括部分土地,基本以码头、仓储、运输、工业用地为主,很多企业依江而建。市政府认为,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当时黄浦江两岸的面貌与上海的城市形象并不相称,于是决定启动黄浦江两岸的开发。
14年过去了,这条上海的“母亲河”一直朝着当年的既定改造方向,一日日变美,一日日亲民。“还江于民”,把亲水空间从工厂和码头手里拿回来,交给更多的市民,在今天终于成为了可能。
此次黄浦区的规划方案特别提及,未来在这条上海经典的滨江段,休闲步行道、健身慢跑道、自行车骑行道、陆上观光车道、水上游览船道等五道融为一体,水陆一体化的综合交通系统,提供观光、休闲、健身等多种功能,最终目标是呈现出一幅城市“慢生活”的画卷。
卜骏说,他的设计理念是坚持创造一个完全开放的滨江、一个适宜不同体验的滨江、一个可以不断探索和发展的滨江。
艰难的断点续接
还江于民,如果市民走不到水边,总是有所欠缺。而这8.3公里,由于一些设施和码头的存在,走不到水边的断点还特别多。
从十六铺到南浦大桥,这2.2公里左右的滨江,扳指头数一数,其中功能性的码头包括:海事局码头、环卫局码头、轮渡码头、游船码头,有的码头还在正常运营。重新安置、搬迁的工作量可谓巨大。而这段被称为黄浦区滨江贯通最难的硬骨头,如今终于被啃下。
清晨5点,环卫工人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老城厢的地下,每天有各种粪便需要抽取,由环卫工人运到垃圾中转场对接。再从中转场运往会管街码头。在这段黄浦江沿岸,坐落着一个很大的环卫码头,建于上世纪90年代。过去的每一日,黄浦江上的小船都会载着这个码头的渣土、粪便,走水路前往浦东的综合垃圾场。如此往返,每天运送渣土4000吨、粪便690吨。
而如今,这个粪码头成为连贯黄浦滨江的又一大断点。起初,几乎没有部门下得了决心把它搬走,因为它的功能太重要,搬迁的可能性又微乎其微。好几轮方案,都是假设这个粪码头还在,怎么尽力美化滨江环境。然而,它毕竟是粪码头,美化不了太多,如鲠在喉。
政府下了很大决心,几经协调,终于确定还是把粪码头迁走。这一迁,工程浩大。
老城厢的垃圾粪便,得从水运改为陆运。“首先是中转的场地,这方面区政府积极协调帮我们找到了。”黄浦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副调研员金亦鸣说,“其次是小车换大车,需要购置新的大粪车,从浦西走陆地去浦东大约40公里,小车成本高、不方便。陆运成本比较高,改造后整体开支变大了。”
但好处也显而易见:粪码头迁走,沿岸才能成为优美的生活空间。且运输渣土、粪便的都是些小驳船,改造后,黄浦江上这样的小驳船少了,江面本身也能真正变为市中心的景观水资源。
之所以敢从水运改陆运,还因为黄浦区同时启动了一个大项目:老城厢地区的更新改造。只有当老城厢的马桶少了,需要抽取的粪便和垃圾减少,陆运的负担才能减轻。“别看一个滨江贯通,它背后涉及城市的各个领域,其实是一个系统工程。”奚文沁说,“这些大动作,说明黄浦区确实下了决心和毅力。”
对未来,金亦鸣满怀期待。据说滨江贯通之后,环卫工人的装配也同时升级。比如,有些路面会投放洗地机。洗地机清洁力度大,一些很难处理的污渍可以用生物清洗剂轻松解决,大大降低环卫工人的工作强度。现在已投入使用的洗地机,只有人民广场和外滩各一台。
未来,洗地机可能在整个黄浦区的滨江岸线使用。环卫工人推着一台洗地机维护市容,也将成为江边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水上观景
另一个断点是卢浦大桥下方。它作为连接世博滨江区与南园滨江的关键景观点,贯通时的干扰因素很多:水下有过江电力隧道影响施工;卢浦大桥桥墩有安全防卫要求;承担救援和保卫的水上公安码头,不但不能拆,还打算扩建。
数易其稿,黄浦区市政工程管理所所长王文红感慨:“最多的时候,我们同时做了5套方案,现在最终确定了水域+陆域的理念。”
比如说水上公安,救援有辐射半径要求,公安码头不可能搬走,但不搬又会影响断点连接。经过反复沟通,最终码头空间进行压缩调整,留出一侧的水域,开放给市民。
还比如该区域的鲁班路泵站,主要作用是排水。每当上海下暴雨,它的防汛功能就会凸显,有很高的安保要求。正常情况下,该区域不允许进入,如果这里也开放,势必要做大量工作,否则可能影响其正常运行。好在这些单位都比较支持。鲁班路泵站愿意打开部分围墙,让出通道供市民通行。
还有卢浦大桥桥墩,不仅有安全防卫要求,假设大桥下面有人行走,还可能遇到高空坠物等危险情况,怎么规划空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一系列因素导致了卢浦大桥相关这一段此前始终没有实现贯通,而现在,这根硬骨头必须得啃下。
不断和不同部门、不同企业协调后,这一段的贯通工作终于启动。回忆起工程刚刚启动的日子,王文红形容:“简直是两眼一抹黑。”之前的工程都是在陆地上进行,水上项目很少,操作起来全无经验。起初王文红想,水上项目应该和水务局有关,第一个先去跑了水务局。水务局告诉他,还需要哪些施工条件、哪些部门允许。了解情况后,黄浦区市政工程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再去一一拜访了市交通委、海事局等单位,这才开始着手编制方案。
谈起目前的方案,王文红有一股自豪感。废弃码头是城市发展的印记,此次既保留了这些工业遗产,同时又通过翻新改造,让市民多了休闲的好去处。整个区域没有大拆大建,而是因地制宜地利用旧码头。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陆地,还在水上搭建了6481平方米的亲水平台,到时候游人不仅可以在岸上漫步观光,还可以到黄浦江上走一段水路,那将是此前上海人从未有过的观景体验。
江边的“城市草坪”
卢浦大桥附近,是世博园曾经的最佳实践区。目前在世博园里面,基本看不到江面,1.9米高的防汛墙把视野挡得严严实实。
作为这次滨江项目的设计师,卜骏和同事们费了很多脑筋,他们希望利用和改造原有世博场馆,为整个滨江服务,而不是伤筋动骨。为此设计保留了很多细节,例如保留原有的世博灯具;沿着滨江步道处,漫步者还能看到世博浦西场馆曾经排队等候的时间记录铭牌。
“希望人们在不经意间,感受到曾经的世博以及那个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卜骏说。
世博园区的滨江,是3个江南造船厂遗留下来的船坞。2号船坞历史悠久,是洋务运动的工业遗迹。停泊在那里的“远望1号”非常有意思,是我国第一艘远洋科考船,去过南极、北极,曾是民族崛起的象征。设计初期,卜骏他们有过各种各样的畅想,它可以作为特色远洋探索主题公园、船舶主题酒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等。而最终方案是保留原状,待今后开发,留给大家一个充分想象的空间。
1号、3号船坞是原船厂的船坞,很深,底部与地面落差大。如何不破坏原有船坞,还可以让人们近距离观赏,甚至在这里全方位欣赏“远望1号”,目前还在设计中。未来,人们或许可以看到巨大的有着斑驳纹理的钢筋混凝土墙面;可以看到船坞的底部覆土,保留着黄浦江两岸最初的原生态丛林,想象这片滩涂曾有鸟类和小动物前来栖息。在江边,还能欣赏对岸的世博景观,远望南浦和卢浦两座大桥。
目前,世博滨江段沿城市道路设计了5个出入口。特别是在原企业馆南部设置了主要出入口,通过彩虹桥进入滨江,桥下方是停车场,可以最近距离江边泊车,边上还安置着自行车租赁点。
原船厂区域地坪混凝土较厚,去硬化成本高,设计师们计划在这里覆土种植草坪,草坪向黄浦江慢慢倾斜,让人可以躺下来欣赏江景。覆土厚的地方种植乔木遮阴。这片滨江,就是一个江边的“城市草坪”。
滨江慢行道也是本次设计的重点,分为步道和自行车道。尤其是步道,至少6米宽,大部分10米宽,塑胶面层材料里加入了特殊荧光粉,在这里夜跑,步道微微发光,场景十分有趣。
不同于重新设计、焕然一新的徐汇滨江,也不同于基本靠走、自行车无法通行的外滩滨江,你会发现在这一段滨江,自然生态、工业历史与现代文明巧妙结合。
中心城区寸土寸金,规划需要智慧。
比如,有一段滨江,采取波浪式岸线。起初,有人看了方案,觉得设计一般,现在国外的亲水空间很多也是波浪形岸线,黄浦滨江能不能有些个性和特点?设计师解释,这一段直线距离一共才20米,又要绿化,又要慢行,又要人性设计,而波浪可以把距离拉长,让空间景观层次丰富,而且还能良好过渡,解决高度差,在有限的空间里玩出许多花样。
又比如,董家渡绿化面积有1万平方米,上面是平台,下面是活动空间,它渐渐朝滨江跌落,是名副其实的“城市阳台”。不少设计非常精细,可谓螺蛳壳里做道场。
规划时,整条滨江的历史保护也很受重视。比如,南外滩一带海关宿舍保留下来了,5号仓库、药材仓库、老码头部分厂房、水舍等都保留下来了。与外滩经典建筑群比,它们曾经毫不起眼,破破烂烂,但如今通过改造展现出靓丽形象,也为市民留住了城市记忆。
海绵城市的生态理念
不少上海市民一直有个误解,以为浦西世博园是封闭的,其实它一直开放着。而根据“开放式街区”的理念,未来这里也会规划成为开放式街区。生活在其中的人,与周围公交站、地铁站、邮局、餐饮点的距离不超过500米,附近的居民可以方便进出。
配合滨江贯通,世博园的整体理念已经采取国外先进的“海绵城市”概念。区域内有雨水渗透、收集、处理、回用管理监控体系。专设蓄水池,收集雨水之后蓄积输送到活水公园,经降解和处理,将5类水净化为3类水;还可以人为控制水位,下雨后让水渗透下去,雨水涵养在土地中。
园区里90%的雨水能够再利用,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建筑都是绿色建筑,按照LEED-ND铂金级标准建设,节地、节水、节能、节材;经过过滤的空气也是清新的。
比如,“沪上生态家”是一栋四层小楼,坐落于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内。整栋楼嵌入“生态核”,引入四面八方的自然风;植物过滤净化系统,令室内空气清新;顶部屋面可以开合,引入阳光。
办公楼从地下一层到顶层全部打通,顶棚和外墙是透明的,一抬头,就能看到满墙植物。阴雨天,雨水收集起来,经过滤,自动给墙面和屋顶的植物浇水。顶层也已经变成了“空中花园”。
整栋楼的设计,与上海的环境、气候密不可分。通风颠覆“密闭空调”的传统形态,不仅有阳台,有用来拐弯引入东南风的通风廊道,就连每个靠窗的工位边,都有一个宽度10厘米的细长条小窗。窗开着通风,夏天不会进来太多热气,下雨也基本不怕进水。
大面积落地窗引入了自然光源。即使阴雨天,一楼的靠窗工位也不必开灯。阳光太强烈时,则可用电动百叶帘调节。
当黄浦滨江日益呈现贯通之美时,建设者们清楚,还有很多硬骨头要靠智慧、勇气和耐心去“啃”下来。
今年3月,上海市轮渡有限公司“十三五”滨江开发项目办公室副主任冯海平加入到黄浦区的滨江贯通项目。渡轮改造初步方案完成70%左右后,遇到了难点,那就是防汛门的设计。
原来的防汛门是起吊式,吊到一定程度,就在观光平台上面。滨江沿岸开通之后,防汛门吊在上面会影响美观。重新设计外移防汛门,又受到狭窄的岸线制约。虽然左右为难,冯海平他们没有气馁,还在不断设想各种解决方案,因为在他们看来,轮渡虽然是一种传统的交通方式,但直到今天,沿江骑自行车、步行的市民仍然喜欢乘坐。水上观景与岸边慢行的游人交相呼应,上海老的轮渡站还将发挥作用。
短短8.3公里的规划涉及方方面面,修改了无数遍,但还江于民的大方向,始终不变。14年来,上海孜孜以求滨江两岸公共空间贯通,目的不仅是为旅游服务,更多是为附近的老百姓、本地的居民提供休闲活动的去处。
一条短短的滨江带,体现的是一种人性化服务的城市理念: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真正享受到城市美好的空间资源。
上海缺的不是大楼,不是住宅,而是供市民活动的公共空间。黄浦江、苏州河的亲水资源因而特别宝贵。规划公共空间虽然不会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民生意义却影响深远。前不久,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到黄浦沿江段调研时强调:沿江开发,不只是开发,更是开放。
由此观之,黄浦滨江的贯通对城市的意义不凡。这一段是上海中心城区的核心,当这里打造成“世界级滨水公共开放空间核心区”时,未来的上海成为一座“全球城市”,同样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