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金山石化街道居民熊国瑞花两个月时间,以普通麦秆为原料,创作了一幅高1.1米、宽0.6米的雄凤图赠给街道。画上的雄鸡体态丰满,羽毛根根分明,活灵活现。
30多年来,熊国瑞共创作了100多幅麦秆画作品。经过他的手,一根根不起眼的大麦秆,变成了典雅的仕女、灵动的花鸟、展翅的雄鹰、奔腾的骏马……而他也成了金山区非遗项目麦秆画的传承人。
为找原料跑遍郊野
熊国瑞1982年进入上海石化厂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集体宿舍里看见一位同事正在用麦秆作画,觉得很有趣,就问这位同事要了一些麦秆,也尝试着做了一幅山水画。
由于他上学时经常创作黑板报,打下了很好的绘画基础,因此他创作的第一幅麦秆画就得到同事们的称赞。这第一幅画,他至今收藏在家中。熊国瑞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娱乐活动比较匮乏,我把创作麦秆画当成了业余爱好,没想到,这一坚持就是30多年。”
为收集到品质优良的大麦秆,每年5月中旬大麦收割时节,他骑着摩托车在金山的农村到处跑,看到农民正在收割,他便问农民讨要一些。
“金山农民种的大多是小麦,种大麦的人少,而且,大麦收割期一般只有一个星期,农民收割完就把大麦秆烧掉或当饲料了,雨水打过的麦秆又不能用。所以,我必须要在这一个星期里收集好,不然这一年就没有了。”
创作麦秆画是一套复杂的工序。收集到麦秆后,要进行煮、晒、熏、剖、烫,然后再将烫平的麦秆拼接成“纸张”模样。接着是构图,并根据底图对麦秆进行裁剪,再将剪好的麦秆一点一点粘贴上去。
试验配制独家颜料
由于大麦秆色泽金黄,表面十分光滑,不易上色,因此,麦秆画多运用麦秆的本色,比较朴素。但熊国瑞却通过多次试验,配制出可以给麦秆上色的颜料,创作了不少色彩艳丽的麦秆画。
不过,配制颜料的过程并不顺利,他用过作画用的彩色颜料,用过染布用的染料,甚至用过发廊用的染发剂,但作画颜料和染布的染料都容易掉色,均告失败。而上世纪八十年代染发剂又只有黑色这一种,远远不能满足创作彩色麦秆画的要求。
于是,他又找来很多化工原料,通过不停的试验,终于配制出了红、黄、蓝三种颜色,通过这三种颜色,他就能调配出很多别的颜色。熊国瑞自己配制的颜料不仅容易上色,而且不易褪色,他30多年前创作的彩色麦秆画,至今仍然色彩艳丽。
麦秆入画巧夺天工
创作麦秆画,十分考验技术和耐心。制作鸟类的羽毛,需要将麦秆剪裁成发丝一样细,然后再一根一根地粘成一片羽毛;制作波浪,需要将麦秆剪成粉末状,然后根据波浪的纹理,将粉末一点一点粘贴上去,有些很小的地方,还要借助放大镜来完成。
在熊国瑞创作的100多幅麦秆画中,耗时最长的要数他2000年创作的《清明上河图》。这幅画长1.5米,宽0.5米,画中截取了《清明上河图》原图中汴河两岸集市的一小段场景,画中有200多个人物,还有河、桥、船、树、房子、车马等,十分复杂。
为了对整幅画有更好的理解,同时也为了弄清楚画中每一个元素的特征,他在开始创作之前,还特地到河南开封的清明上河图景点进行观摩,细心观察一草一木。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8个多月的精心制作,熊国瑞用麦秆创作的《清明上河图》几乎和原图一模一样,大到桥梁的结构,小到水中的波纹都与原图相差无几。
另外一幅孔雀牡丹画,也是熊国瑞的得意之作。他将这幅画命名为《香沁锦衣》,并挂在自家客厅里。这幅画长1.5米、宽0.8米,色泽鲜艳,极富立体感,画中的牡丹花雍容华贵,孔雀全身闪着光泽,眼睛炯炯有神。
2015年,麦秆画被列入金山区非遗名录,熊国瑞也成为了这门非遗手艺的传承人。他说:“一个人对美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创作麦秆画也会上瘾,我要求自己的画不断创新,下一幅一定要比上一幅更好。”
近年来,熊国瑞的麦秆画已在金山远近闻名,金山初级中学还专门为他开设工作室,请他辅导学生创作麦秆画。他还经常到石化街道社区学校辅导居民创作麦秆画,让这门民间艺术被更多人传承发扬。(记者黄勇娣通讯员彭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