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翔小笼:从上海味道到非遗“国字号”

2017-01-25 09:06:34|来源:新民晚报|编辑:陆晟琦 |责编:刘征宇

  老庙黄金,始于1906年;童涵春堂,始于1783年;王大隆刀剪,始于1798年,走进豫园的九曲桥畔,就像走进一个上海老字号博物馆,13个中华老字号中人气最旺的,无疑是创建于1900年的南翔馒头店。一年365天无论寒暑,从早到晚市民游客排队吃小笼,早已成为一道景观。

  二十多公里外的上海西北角,同样久负盛名的古猗园小笼馆也是人气极高,与江南名园为邻,一屉小笼搭配一杯竹叶茶,体会的不仅是美味更是千年古镇百多年来的文化。

  一件传统点心,两家百年老店,在时代的洪流中不疾不徐地发展着,2014年南翔小笼制作技艺正式当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笼笼热气腾腾的“老古董”,承载着这座城市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上海味道

  临近春节,嘉定古猗园里腊梅盛开,每天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吃一笼小笼,几乎是每个人都不会忘记的“功课”。在古猗园吃小笼,“规矩”是一笼小笼搭配一杯竹叶茶。不同于大饼、油条、糍饭糕这些“管饱”的上海小吃,南翔小笼因其“小”而精致,一直以来都被视为最能代表上海这座城市的味道。

  “今年我们在传统的原味、蟹粉、虾仁、干贝口味基础上,创新了香菇和咸蛋黄两个新品种,非常受欢迎。但点得最多的还是传统的鲜肉小笼。”李建钢是古猗园小笼馆的掌门人,也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南翔小笼馒头制作技艺的第六代传承人。

图片默认标题

图说:李建钢。新民晚报程绩 摄

  南翔小笼最初的发展与上海城市进程几乎同步,1861年南翔小笼的创始人黄明贤从杭州来到上海,可以说是上海开埠后第一批“海漂”,10年后,黄明贤在嘉定南翔镇的“日华轩”创制了个小馅大的“小笼馒头”。1900年,伴随着上海中心城区的飞速发展,南翔小笼的第二代传人吴翔升在上海县城城隍庙开设了“长兴楼”,也就是现在著名的豫园南翔馒头店。百多年来,这两家店成为南翔小笼制作技艺的代表。

  南翔小笼制作技艺因馅料为秘制配方,一直靠师徒之间薪火相传,传到李建钢这里,已经是第六代。“有人说师徒制‘落伍’了,但我觉得,在传统餐饮行业,师徒手把手教徒弟,才能传承最好的‘味道’”。李建钢今年60岁,18岁学徒开始,一辈子就只做了南翔小笼这一件事,过去10年,他亲历和见证着“南翔小笼”这个传统小吃老字号稳健地发展,“古猗园小笼在上海还是‘独此一家’,但10年间我们店的营业额翻了四倍。”

  “最高峰的时候,我们每天要卖6万只小笼。”店里的工作人员快人快语。为了应对可想而知的春节客流,全体员工只在大年三十放假半天。

  创新的是口味,不变的是一百多年来小笼的制作方法。“我们这里还保留着油台面加工和手工制胚的最传统做法,这样能最好地保留面皮的筋道咬劲。”李建钢现在依然会和徒弟们一起包小笼。

图片默认标题

图说:制作小笼的工作间。新民晚报程绩 摄

  作为南翔小笼制作技艺的第六代传承人,李建钢在2000年规范了南翔小笼的制作标准:每只小笼面皮厚1.5毫米,重8克,包入肉馅16克,成品直径2.5厘米,18个折褶。上笼蒸时严格控温、控时,根据温度调整3-10层的笼屉高度,出笼时方可晶莹剔透。

  记者进入餐厅后厨房,见到了南翔小笼的制作过程,共九道工序:和面、醒面(和完面后搁15至30分钟)、压面、搓条、摘胚、揉胚、擀皮、包馅、烹蒸。除前道工序和面使用机器,之后是全手工制作。

  名扬海外

  在日本东京寸土寸金的六本木,也开着一家南翔小笼馆,店面招牌木雕匾额黑底金字,与豫园的南翔馒头店一模一样,这是2003年4月南翔馒头店走出国门在海外开的第一家店,经过近14年的经营,成为东京餐饮界上海小吃的代表。南翔小笼在日本“身价”并不便宜,6个小笼864日元再加10%服务费,与东京的“鼎泰丰”价格相当,但是日本客人依然“买账”,午餐和晚餐两个高峰排队一两个小时是“家常便饭”,年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此后的十多年里,南翔馒头店共在海外相继开了十多家分店,都是定位“高级餐厅”,非常受当地人的欢迎。2016年底,南翔馒头店入选米其林“必比登美食推荐”的上海餐厅后,进一步提升了南翔小笼的国际认可度。

  而古猗园小笼也不断尝试走出上海,李建钢相继在东京和澳门开店,积累经验后,2016年古猗园小笼在青岛开了国内第一家分店,由他本人带着徒弟亲自打理,保证与上海的小笼口味一致,开业数月目前经营情况良好。

  在古猗园餐厅,记者遇到了专来吃小笼的日本旅游团。看着日本游人遵循导游“一口开天窗,二口喝汤,三口吃光”的教导,他们中间不少人都在东京吃过南翔小笼,因为喜欢它的味道进而对其历史和文化产生好奇,所以特意来到南翔。

  而吴翔升在城隍庙开设的“长兴楼”,100多年来没挪过地方,上世纪60年代,“长兴楼”公私合营,改名“南翔馒头店”,时至今日,已成豫园一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等都品尝过这里的小笼。

图片默认标题

图说:外国游客在古猗园餐厅体验包小笼。新民晚报程绩 摄

  38岁的游玉敏目前是上海豫园南翔馒头店有限公司豫园店副经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翔小笼馒头的传人。她17岁从厨艺学校毕业,被分配到了南翔馒头店工作。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很少人愿意从事餐饮行业,这也是南翔馒头店发展历史中的低谷,但游玉敏选择留下来,“到了90年代,人们对饮食的要求和需求都提升了,我相信只要自己坚持、努力,就可以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2003年,24岁的游玉敏凭借着一笼小笼获得了世界烹饪大赛的金奖;2005年,在豫园商城的戏台上,游玉敏在数百人的见证下正式拜师,与此同时,她也被正式认定为南翔馒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六代“传人”。在游玉敏团队的努力下,南翔小笼进一步多元化发展。如今在南翔馒头店的菜单上可以看到15个品种的小笼,坚持每一只出品的小笼都是纯手工制作。

  弘扬文化

  2009年地铁11号线通到南翔,让古猗园小笼迎来了发展黄金期,而南翔镇也从百年前黄明贤创造南翔小笼时的蕞尔小镇,成为近郊城镇功能转型的一个示范区,逐渐恢复千年古镇的地位与风貌。

  在南翔镇,小笼馆一度鱼龙混杂,古猗园附近就有数十家。近年来,南翔镇政府一边扶持古猗园小笼为首的名店,一边大力宣传小笼饮食文化。

  南翔古镇生产街134号,是南翔镇官方的小笼馒头文化体验馆,2015年9月28日正式开馆,馆内设有四大主题展示区和一个互动体验区。展馆二楼的“南翔小笼包工艺现场体验区”,市民游客还可在小笼师傅的指导下,亲手制作小笼包。体验馆开放以后,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来体验南翔小笼的制作技艺,他们中不仅有来自本镇和来自市区的老南翔人、老上海人,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甚至国外友人。现在,老街小笼体验馆还成了不少学校的乡土教育基地,学校会经常组织孩子们来这里体验乡土文化,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

  2007年6月,上海市政府公布了第一批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翔小笼制作工艺位列其中。同年9月,首届南翔小笼文化展启幕。“小笼制作擂台赛”、“千桌万人小笼宴”、“南翔戏曲庙会”、“非遗展示周”……接下来的十年中,每年金秋丰富多彩的“小笼文化展”成了上海旅游节、上海购物节、上海市民文化节、上海国际艺术节系列活动中的招牌项目。“每年一度的‘南翔小笼文化展’成了南翔的一张文化名片。”南翔镇党委书记严健明说。

  >>>>>记者手记

  食品老字号的变与不变

  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南翔小笼并没有被沧桑巨变所淹没。

  变还是不变,对于一个老字号来说,从来都是两难的选择。随着餐饮市场的急剧变化,年轻消费群体的异军突起,对于走过百年风雨的南翔小笼来说,什么要变,什么又不能变?

  “老字号的核心不能变,但经营理念一定要变,一定要跟得上时代的潮流”,其实,在李建钢这位南翔小笼传承人的脑海里,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从未停止。

  “有人找我扩张开连锁店,提出的要求是一年回本”;“也有人提出要包装南翔小笼上市,至少给我2000万美金的运作资金”;资本开始青睐传统餐饮业,不断有人找到李建钢,最终都被他一一拒绝,问他原因,只有一句话,“思路不合拍”。

  有专家提出来,南翔小笼可以做成麦当劳、肯德基式的连锁餐饮。但也有专家认为,南翔小笼这样的中式小吃并不适合走麦当劳和肯德基的路线,“中国烹饪技艺的精微之处恐怕无法以标准化涵盖。”就像南翔小笼,规定每只包子只能有十八个褶子,多一折或者少一折就是“勿正宗”。

  食品老字号想要位列“非遗”,有个硬指标——必须由父子(家庭)、或师徒、或学堂等形式传承三代以上,传承时间超过100年,并且谱系清楚、明确。如此一来,美食就不仅仅是食材本身,甚至也不是滋味竞赛,而是承载了成百上千年的文化、礼仪和风俗。

  这就意味着,无论是古猗园的南翔小笼还是豫园的南翔馒头,如果达到大规模标准化制作了,那也就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传承人”这三个字,相比较职业经理,意味着巨大的责任,“我有义务要把南翔小笼的制作技艺一代一代传下去。”李建钢很留意其他餐饮老字号的发展,“当许多老字号不思进取,甚至被旅游指南列入‘游客黑名单’,这是在拆自己的台。”(新民晚报记者 程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