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网讯】两会期间,海派文化的发展和现状引发关注。在连日的分组会议以及16日的“弘扬城市精神,彰显城市文化品格”专题会议上,多位政协委员就海派文艺创作、市民文化艺术生活方面的热点问题建言献策。
新上海故事是“富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提到了激发文艺创作活力的问题,连日来,许多政协委员也就此展开探讨。市政协委员、编剧王丽萍表示,从产量上看,我国已经是当之无愧的电视剧第一大国,电视剧反映生活、传递价值的作用也深受观众认可。面对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21年建党100周年等重要节点,应该有超前的创作意识,在现实题材、革命历史战争题材方面下功夫。
对此,市政协委员、上海戏剧学院研究生部主任厉震林在《关于加大力度支持和资助有关新上海故事文化项目的建议》中也提到,目前文艺作品普遍对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老上海题材较为关注,但改革开放以来的上海故事其实特别精彩,“新上海可歌可泣、惊心动魄甚至大手笔的故事很多,比如浦东新区的开发、城市的改造。具体来说,张江就有30万来自世界各地的白领,他们的奋斗故事如果深入挖掘,会是一个很好的富矿。”
当然,也有委员对目前文化市场的乱象提出批评。“只靠年轻的脸博取关注的偶像剧太多,深入描写中老年人内心世界的作品远远不够,这是后浪过早地把前浪拍死在沙滩上!”市政协委员、演员何赛飞对时下“小鲜肉”霸屏的问题就颇为担忧。她认为,有关部门应对影视制作项目积极把控,对不同题材进行一定的调配,以免行业一窝蜂地追逐热点,导致作品内容导向、价值观缺失。
演唱会门票漫天要价
演唱会门票一年比一年贵,歌迷承受得了吗?这个问题引发了政协委员们的关注。市政协委员朱建国提出了《关于规范演唱会天价门票、实行票务倒查备案制的建议》,就此前沪上个别演唱会出现的“天价门票”问题建言献策。
他认为,如何定价及售票本属于市场行为,由供需关系决定,但过高的票价,吓跑了观众,有悖于当下文化市场发展的主流,监管部门应当尽快介入,全面调查。
朱建国同时提出,目前演出领域的法律规范还存在一定空白,没有细化到类似锁票、囤票等新现象,演出票务的管理也是真空地带。上海作为全国甚至全球最大的文化演艺市场之一,应考虑率先出台一个有操作性的演出经纪规范,将票务经纪(即票务公司)纳入其中,采取事后报备、统一监管的模式,有问题的票务公司应当直接纳入黑名单。
而市政协委员、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艺术总监吴孝明也向记者表示,“天价门票”事件虽是极端个例,但要求政府好好思考新的管理办法,将演出的各个环节纳入管理,跟上文化发展的节奏,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文化改革的成果。“具体到管理上,政府不能一味地打压,而是要研究、评议文化市场的价格体系,要有一个基准指导线。”吴孝明说。
儿童剧亟需年龄分级
孩子,是今年上海两会的热门议题。为小朋友服务的儿童剧,也受到许多委员的关注。在16日“弘扬城市精神,彰显城市文化品格”的专题会议上,市政协常委,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院长、艺术总监蔡金萍透露,目前学龄前儿童走进剧场的机会很多,去年儿童剧场共同主办和合办演出264场,共接待11.8万人次,平均上座率80%,总票房收入达到1300万元左右,“我们希望文教结合得更紧密一些,比如德育课是否能和一些优秀的经典红色剧目集合起来,让学校走进剧院,也让院团多走进学校。”
由于儿童剧市场鱼龙混杂,很多家长分不清一台儿童剧是否适合孩子的年龄层次,台盟上海市委今年提出《关于进一步规范舞台演出市场的建议》,希望以儿童剧为试点,加快推行分级制。对此,蔡金萍也认同地表示,由权威专家参与把关,为儿童剧提示年龄分级很有必要。“儿童剧的跨度是从0到18岁,如果选了低幼的演出,高年级的孩子不感兴趣,但有些内容年纪小的又不太理解,因此一般正规演出方一定会写清出品单位、剧目内容、适合哪个年龄段。但现在市场出现的很多‘三无产品’却不是这样,内容乱七八糟,舞台粗制滥造,对孩子的审美、价值观都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