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华
“不敢相信,吾伲还能和‘亚洲足球先生’同场踢球。”来自赵家村的村民曹忠感慨道。他身上印有“华漕青年队”字样的运动背心还在冒着热气。作为一名球迷,他所在的草根球队刚和范志毅领衔的上海老克勒明星足球队进行了一场交锋。
华漕足球场所在的南华街,正被越来越多的申城球友熟识。一年前,这里还是“脏乱差”的违法建筑;一年后,借助环境整治东风,再加上社会资源专业运作,南虹桥地区的首座足球场横空出世。
变拆违空地为绿色球场
34岁的华漕村村委会主任王晨晔,见证了昔日违法建筑变身绿茵场的全过程。他说:“这片土地是村属集体资产,承租的私人老板违法搭建仓库。2015年10月1日,村里启动环境整治,十天就把13000平方米的违建全部拆除。”
拆除违建,腾出空地,接下来派啥用场?有人瞄上这块紧挨着北翟路高架的好地段,希望改建成“来钱快”的收费停车场。“但停车场依然会比较嘈杂。”作为铁杆球迷的王晨晔忽然灵光闪现,“华漕地区一直没足球场,居民想要踢球,都要开车去普陀或嘉定。这片拆违后的空地,改造成家门口的足球场,不是很好吗?”
王晨晔的建议得到村委会书记的认可,相关报告打到镇、区,也是“一路绿灯”。华漕镇文体活动中心主任张尉说,违建变身足球场,依赖天时地利人和,“全市层面的环境整治是‘天时’,清空腾出地块;球场距虹桥商务核心区仅两公里,白领过来踢球也方便,这是‘地利’;‘人和’即范志毅、虞伟亮这两名前国脚携各自专业团队,负责球场运营、校园青训。”
站在华漕足球场上,足球评论员刘越不禁感慨:“之前去伦敦考察,飞机降落放眼望下去,希思罗机场周围都是一片片绿色的足球场。作为一名足球人,真希望上海能像伦敦一样,有越来越多的足球场。”
变大包大揽为整合资源
为村民、居民、附近白领新建这座公共运动场,华漕村和华漕镇文体中心投入约400万元。球场如何管理?是村镇两级政府部门大包大揽负责运营,还是借助社会资源专业团队的外脑外力?最终,华漕足球场选择“借力”。
足球场造好了没人来踢球,是资源浪费;俱乐部有人踢球却没固定场地,也是莫名苦恼。华漕足球场落成后,选择联手范志毅领衔的“老克勒”,成为这家非盈利性社会团体的训练基地。为确保场地的公共属性,所有华漕地区校园足球队在这里训练和比赛,全部免费。
“‘老克勒’过去一直没有自己的训练基地,训练老是打游击。现在,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家!”上海老克勒明星足球俱乐部牵头人范志毅说。
身为上海启亮青少年足球俱乐部的负责人,前申花国门虞伟亮也充满期待:“我们开展足球培训,半年前进入华漕的3所小学、4所幼儿园,但小球员只能在篮球场训练。现在好了,镇内、区内甚至全市的校园足球比赛,包括夏令营和冬令营,都可以放在这里。”
据介绍,华漕足球场未来主要目标是发展校园足球。“借助范志毅、虞伟亮团队挖掘青少年人才的专业眼光,我们希望在未来五年内,能诞生一支在全市校园足球位列前三的本土球队。”
变仓库出租为体育产业
华漕足球场从拆违空地到足球场地的转换,似乎还有些许试水体育产业的深意。
范志毅的“老克勒”平时有赞助商支持,不愁资金。有了训练基地,“老克勒”每年会拿出约100万元租金,取得球场经营权。对范志毅等退役明星来说,不仅拥有固定训练基地,在确保校园足球公益时段外,还能通过球场的社会化培训和运营,回笼部分资金。对球场拥有方来说,三年300万元旱涝保收。此外,根据教育、体育等相关规定,新建11人制、7人制球场用于开展校园足球,分别有60万元和40万元的补贴。这笔共100万元的补贴,专款返给此前出资投入的镇文体中心。
王晨晔粗略算了一笔账:“过去这块地是私人老板违法搭建的仓库,村里一年收取40万元租金,付出了环境‘脏乱差’的代价。现在拆违后,我们和镇文体中心一起投入400万元,三年后就基本能把成本收回,第四年可以产生经济效益。这要比原来简单的仓库出租更高效。”
华漕镇副镇长陈健说:“有了这块足球场,老百姓能在家门口踢球,校园足球有了比赛场地,那些俱乐部有了训练基地,村里集体经济的收入比原来提高了,这是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