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或将增收地面停车费

2017-01-04 15:17:12|来源:东方网|编辑:陆晟琦 |责编:

图片默认标题

延安路左侧最靠近高架立柱的红色塑胶车道为延安路中运量公交车专用车道。

  东方网记者王佳妮1月4日报道:《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下文简称《条例》)目前已修订完成并正式发布,将于2017年3月25日起实施。东方网记者从上海市交通委获悉,新修订的《条例》更为注重上海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落实,明确了公交专用道的使用规定。此外,针对市民关心的“停车难”问题,交通委表示,将通过价格杠杆逐步压缩道路停车资源,进一步挖掘已有的室内停车资源及夜间停车资源。

  未来或增收地面道路停车费用

  近年来,随着小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住宅小区、医院、学校等都出现了停车需求急剧增长、停车供给严重不足的现象,成为“城市病”中的突出矛盾。市交通委表示,“十三五”期间,将以“适度供给、调控需求、动态平衡、集约共享”为基本原则,在中心区、外围区、郊区城镇化区域等不同区域,针对住宅小区、医院、学校等不同的停车矛盾特征,采取差别化的停车供给及需求管理政策。

  如何体现差别化?价格是一方面。“上海要形成’配建为主、公共为辅、道路为补’的停车供给结构,充分挖掘已有的室内停车潜力,提升它的使用周转率。”上海市交通委副主任冯健理表示,未来,将考虑通过价格杠杆来调控出行停车需求,“可能要增加地面道路停车的收费标准,降低室内的收费标准。对于部分社会停车资源(例如写字楼),也将考虑实际情况,挖掘夜间停车资源”。

  停车供给方面同样将体现差别化。上海将形成“配建为主、公共为辅、道路为补”的停车供给结构,严格监督落实配建停车设施建设,将加强对违规挪用占用停车设施的执法监管和整改恢复,重点支持停车矛盾突出的住宅小区、医院、学校等及周边公共停车设施、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轨道交通外围站点(P+R)等公共停车设施规划建设,重点针对住宅小区夜间停车需求和医院、公共服务机构、商业街区等临时停车需求,适度发挥时段性道路停车作用。

  上海将严格控制中心城拥堵区域道路停车场设置范围和规模,加大对违法道路停车的执法力度,适度保障住宅小区、医院等基本停车供给,严格调控办公、娱乐等出行停车供给,并从“扩大增量、盘活存量”两方面着手,通过采取新建、改建、挖潜等措施,适度增加停车泊位的供给数量,通过采取信息技术、错时共享等手段,提高既有停车泊位的使用效率。

  延安路中运量工程预计春节后试运行

  轨道交通如今已成为不少市民出行的首选方式。为方便市民出行,从2016年12月2日开始,轨道交通1、2、8号线实行“周末和国定假日前一工作日末班车常态化延时半小时”。市交通委透露,2017年,上海将进一步扩大周末延时的线路范围,并将通过一到两年的努力将延时服务逐步覆盖到其他工作日。

  东方网记者此前从地铁部门获悉,上海轨道交通新一轮216公里建设已全面启动,2017年底前,8号线三期、9号线三期东延伸和17号线共55公里新线有望投入运营。上海地铁还将通过增购车辆、优化运行等措施,实现2017年增能5%的目标,到2018年中心城区线路高峰运行间隔普遍缩短至3分钟以内,部分骨干线路达到2分半以内。

  此外,延安路中运量工程建设也备受市民关注。东方网记者获悉,该工程预计2017年春节后开通试运营。

  市交通委表示,延安路中运量工程通过实现公交路权专用,对加强中心城区东西交通客运走廊,增强地面公交吸引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试运营后,中运量车辆时速有望达到每小时18-19公里,发车间隔约为3-5分钟。

  “十三五”期间沪公交专用道将达500公里

  东方网记者了解到,新修订的《条例》更为注重上海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落实,明确了公交专用道的使用规定。据悉,截至2016年底,上海公交专用道长度已达到325公里。“十三五”期间,上海还将新增200公里公交专用道,全市公交专用道总规模达到500公里。

  市交通委表示,上海将对既有300公里公交专用道及时开展评估并提出改善措施。对于线路较少的公交专用道,将结合潜在客流需求状况,将公交线网调整向公交专用道上积聚,加强运力配置,缩短行车间隔。同时,公交专用道建设工作将逐步由中心城区向外围郊区中心城镇转移,鼓励各区结合区域内公共交通运行实际状况,大力发展郊区中心城镇公交专用运行网络,在轨道交通未覆盖区域,为地面公交的运行效率提供保障。

  市交通委还透露,今后或研究提出未来三五年无客流及公交线路的公交专用道调整方案,并根据路段具体情况合理改善有关公交专用道标志标线划设不清的问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