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股份:深耕全国市场 铸就精品工程

2018-06-21 08:56:58|来源:解放日报|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7

上海隧道北横通道新建工程蒹标段 

  从上海百年市政服务机构到中国基建板块首家上市公司,隧道股份作为一家全球最具价值的城市建设运营综合服务商及其生态圈资源集成商,始终把城市建设、服务城市发展作为企业的首要责任之一。隧道股份历经百年发展,聚焦上海轨道交通、长江桥隧、北横通道、昆阳路越江及配套道路工程、S26入城段、田林路下穿中环线地道、上海天然气隐患管网改造,以市立功竞赛为抓手,缔造出数十项世界工程建设史“第一记录”,其间涌现出一批先进人才和团队。去年,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隧道股份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隧道股份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相继荣获市立功竞赛“金杯公司”;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盾构分公司荣获“金杯团队”荣誉称号。

  挑战极限工程亮点频出

  目前在建的轨道交通14号线静安寺站,因地处环境极其复杂的中心城区,被誉为“上海地铁建设最难车站之一”。隧道股份上海隧道不断创新突破,成功下穿交通干道延安高架路,使该工程成为全国首次以顶管工艺建造的车站。事实上,隧道股份在上海城市建设中,承担着众多要求极高的重大工程。依托立功竞赛活动,赛进度、赛质量,隧道股份一次次挑战极限,铸造出一项项被历史铭记的精品工程。

  在上海,备受市民关注的市政工程同样成绩斐然。传统施工给人的印象是:劳动密集、尘土飞扬。隧道股份路桥集团经过一系列技术手段,打造出“智慧型”的绿色工程。目前,昆阳路越江工程正进入主桥施工阶段,建成后将是黄浦江上又一座特大桥梁。项目部把预制拼装技术引入大桥建设,引桥段全部采用全预制拼装式构件,这是在国内跨江大桥中的首次使用。在虹梅路高架项目中,研发并全线使用的透水沥青,成就了“会呼吸”的高架,在雨天环境下可以迅速排出路面积水,有效降低交通事故发生。全新投产的沥青工厂,采用的特殊环保型生产工艺,成为国内同等工厂的最优水准,装置净化处理率可达99%以上,大大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技术如同引擎,极大地推动建设进度。上海长江大桥项目中,隧道股份路桥集团以69天极速“换肤”,实现“颜值”和“内涵”全面升级。“防水粘结层+浇注式沥青+高弹SMA沥青”大打组合拳,以柔克“钢”,攻克大跨径钢桥面铺装结构耐久性的世界级难题。隧道股份市政集团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施工前进行工序模拟,提前排除施工隐患。S26公路入城段5标从首根钢箱梁吊装成功到顺利合龙仅用44天,比常规施工节约了13天。

  迈向全国市场,隧道股份凭借技术优势攻坚克难,在市场上塑造出良好口碑。目前,不少城市超大直径隧道工程处于施工高峰期。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在杭州文一路地下通道、武汉三阳路隧道等大型工程中召开立功竞赛誓师动员会,向项目“高地”发起冲击。杭州文一路隧道三台大盾构同时推进,成为国内首例;珠海马骝洲隧道攻克岩层,双线贯通;武汉三阳路长江隧道破复杂地址“世界级难题”,创造单日最高掘进7环、单月掘进105环的泥岩段掘进纪录……

  隧道股份市政集团把上海工程立功竞赛的成熟经验带到区域市场,开展“海瓯”杯专项竞赛”“火车头杯专项竞赛”,与上海重点工程“五比五赛”展开“竞赛联动”。在竞赛的大力推动下,南昌、长沙、宁波、温州、成都5个区域市场迅速崛起。通过竞赛,智能交通、装配式建筑、有轨电车等新兴产业的服务能力也不断提升。隧道股份市政集团还在南昌、成都参与投资成立南昌城建建筑工业化有限公司、成都交投建筑工业化有限公司,针对房建、桥梁、地下结构、综合管廊等领域的装配式关键技术开展深入研究。

  创新引领强化科技管理

  科技管理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立功竞赛活动的精髓所在。近年来,隧道股份主动革新技术工艺,从上海走向全球。截至目前,全球20多座城市共有超过400公里地铁线路,打上了隧道股份的烙印;已建的超大直径隧道中,约一半出自隧道股份之手。

  说到盾构法隧道,不能不提及隧道股份上海隧道盾构分公司,在不少重大的地下工程中,总能看到它的身影。经过20多年工程积累,隧道股份盾构分公司开展自主创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特色优势的核心技术,类矩形盾构隧道新技术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传统隧道建设会使用圆形盾构,而隧道股份盾构分公司首次在宁波3号线中使用类矩形盾构,使隧道有效面积较传统圆形提升了近60%,既保护周边环境,又有效提升了空间利用率。宁波3号线也因此成为国内首条城市轨道交通类矩形盾构隧道。

  一些新科技也被运用到工程管理当中。隧道股份市政集团通过BIM技术、VR技术,打造出“智慧工地”,通过边玩边学加深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一走进轨道交通14号线19标的首个区间隧道工地现场,就能看到一个大玻璃“盒子”——“VR安全体验馆”。施工人员在开始施工前,必须全部通关“安全小游戏”,才能开工。根据屏幕显现的场景,施工人员可以“拿起”虚拟灭火器,对虚拟的工地着火现场进行灭火。一起来“找茬”游戏中,施工人员必须把图片中的所有工地错误操作、及违规搭放全部挑出,才能进入下一关。戴上“VR”眼镜,施工人员还能身临其境,了解进入工地规范的穿戴流程,以及感受火灾、塌方、高空落物等各种危险体。

  此外,隧道股份上海隧道依靠党建引领,通过社会共建、警民共建、党建联建,尽可能将施工对周边居民的影响降到最低。轨道交通14号线8、9标和10标项目经理部分别设立了社区党建服务中心,设置居民接待室、项目展示厅和隧道模型区。每周三是项目部的专访日,工作人员团队要拜访周围居民和单位,询问对施工现场和施工影响的感受和建议。

  孵化人才培育工匠精神

  人才是企业立足的根本,聚焦急、难、险的重大工程建设,隧道股份通过立功竞赛活动,传承“工匠精神”,不断培育高科技人才。今年,隧道股份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分别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章)、上海市工人先锋号等荣誉。

  在隧道股份上海隧道,技能人才被列入五大类关键人才,拥有中华技能大奖一名,上海工匠3名,上海市级首席技师20名,数量位居行业前列。2017年上海职工科技节上,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再次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罗志军啄木鸟平台、李章林预制施工便道、王志华盾构出土法……一大批职工创新成果被命名。

  领军人物也可以充分发挥示范效用,在刷新技术高度的同时,不断传承“工匠精神”。例如,隧道股份路桥集团通过以国内沥青行业领军人物曹亚东所组建的劳模创新工作室,首席技师刘伟俊牵头的技师工作室,在特大桥建设、黑色沥青等产业板块攻克了一项项难题,并培育出一批具备“实战”经验的人才。生态型环保型沥青产品的研发,有效地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并保护了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

  “校企合作”的创新思路,可以为企业推进科技进步,提高核心竞争力积蓄后劲。近年来,隧道股份路桥集团开展了多项优秀青年人才交流轮岗工作,并与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济光职业技术学校进行合作。

  为进一步激励人才发展,隧道股份市政集团还设计了“人才地图”计划,为不同岗位的人才打通晋升通道。近年来,很多优秀人才都通过立功竞赛成长起来,进入各个层面的管理岗位。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正转型成为“城市建设运营综合服务商及其生态圈资源集成商”的隧道股份,将围绕重点工程建设、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为上海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再建新功。同时,依托全国乃至全球多地的规模化市场,进一步推广“上海品牌”“上海制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