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闵行:城中美丽乡村 村中现代都市

解放网2017-09-26 13:14:14

  原标题:闵行·聚焦 | 城乡探新路:城中美丽乡村,村中现代都市

  在闵行3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近三分之一面积属于“大浦江”,在各种机遇的聚合作用下,“大浦江”在破解二元结构和统筹城乡发展中探索一条新路。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4

  浦江郊野公园一期试开园不到一个月即迎来30万客流;作为地铁8号线南延伸的浦江线年底开通,将成为大居人群出行的“新干线”;即将开建的上师大三附中明年就可招生……各项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既有农村地区的生态自然,又有城市地区的各种便利;在闵行3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近三分之一面积属于“大浦江”,在各种机遇的聚合作用下,“大浦江”在破解二元结构和统筹城乡发展中探索一条新路。

  原浦江镇面积102平方公里、人口31万。浦锦街道析出后,浦江镇变为78.51平方公里,但依然是闵行区最大的镇,也是“大浦江”的重要组成部分。闵行“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提升“大浦江”地区的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文化旅游、生态农业能级,打造全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先行者,浦江镇以“五个统筹”的思路来应对,即对结构、环节、动力、布局和主题进行统筹,聚力推动经济、文化、生态、旅游、统筹城乡“五个浦江”建设。

  浦锦街道析出后,浦江镇面临“二次创业”,从人文的角度绘就“一带一区三点”蓝图。“一带”即沈杜公路,“一区”是闵东工业转型区,“三点”指由沈杜公路串起来的三个亮点,即东部的召稼楼,中部的保利中心和上戏电影学院,西部的郊野公园。

  作为全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先行者,浦江镇正努力提升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文化旅游、生态休闲、都市精品农业能级。政府注重农民的长效增收和增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通过回购物业让村集体持股等方式提高百姓的收入和获得感;通过引导农民种植经济植物、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发展深加工等方式搭建农民的长效增收平台,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召稼楼的二期开发中,政府鼓励农民转型为园艺产业工人、农业产业工人,工程建成后的10%利润注入农民长效增收平台反哺农民。在开发的同时,浦江镇保留基本生态功能,保留基本农田,保存部分村容村貌,打造示范版美丽乡村和上海农耕文化体验地。

  而2015年7月从浦江镇析出的浦锦街道,面积2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5万人,新划出的这块区域是原浦江镇城市化程度最高、新兴社区最集中的板块。街道正在积极建设美丽家园和美丽乡村,提升城区品质。

  浦锦街道的基础设施相对较完善,拥有浦星公路,外环高速、G1501高速,以及8号线的三四个站点,集中了学校、医院、商业中心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对于新析出的浦锦街道来说,面临着社区服务“补短板”的任务。立足群众需求、强化问题导向,浦锦街道积极探索居民自治项目化运作模式,初步形成了“居民提出诉求、议事会定方案、网络投票通过、居委全程监督”的“微自治”项目运作机制。

  浦锦街道是全市唯一拥有成片基本农田的街道,因此,街道需要在创新社区治理的同时兼顾农村地区,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目前,街道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齐步走,做实基本公共设施建设;对美丽乡村深化改造,发展民宿、文化创意、提升能级和空间。街道北部以别墅、联排别墅和高端公寓住宅为主,国际化程度高,交通便捷。浦锦街道的愿景是,成为“城市中的美丽乡村、乡村中的现代都市”。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