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贝多芬故居连演6晚 盛况将在沪重现

解放网2017-09-22 10:17:35

  原标题:他们在贝多芬故居连演6晚,盛况将在上海重现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6

  “在交响乐团演奏,像驾驶大巴,有点笨重,我们需要载着60个乐手一起向前跑。而室内乐团犹如一辆跑车,每个动作都要精确,按照毫米计算。”莱比锡格万特豪斯弦乐四重奏第一小提琴手弗兰克-迈克尔·厄尔本用了一个精准比喻,对上海媒体解释交响乐团与室内乐团不同运作。9月21日至23日、12月19日至21日,他们将分6晚在上海大剧院中剧场演出完成贝多芬全套弦乐四重奏作品,共16部。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7

莱比锡格万特豪斯弦乐四重奏 齐琦摄

  格万特豪斯弦乐四重奏成立于1808年,由小提琴家奥古斯特·马泰伊携手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的3位演奏家组成。从此,它紧紧与莱比锡格万特豪斯管弦乐团连接在一起,四重奏成员都是从乐团各个声部中精挑细选而出。“过了200多年后,我们仍然在这里!”厄尔本自豪地介绍,两百多年中,四重奏完成超过100场著名作曲家作品首演,其中包括贝多芬、舒曼、孟德尔松、布鲁赫、安东·德沃夏克。很多知名音乐家成为四重奏一员——首位演奏《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的小提琴家费迪南·大卫、首位演奏《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的小提琴家约瑟夫·乔希姆、首位演奏《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的小提琴家阿道夫·布罗茨基以及在20世纪初举世闻名的大提琴演奏家及教育家尤里乌斯·克伦格尔。“我们的风格得益于格万特豪斯管弦乐团独具特色的声音文化,团员之间默契十足,不用指挥举起指挥棒,乐手自己开始演奏,同时拨弦。”

  弦乐四重奏是由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以及一把大提琴组合而成的室内乐形式,不同于交响乐磅礴的气势,它精致抒情,营造出人与人之间亲切交谈式的氛围。早在1961年,格万特豪斯弦乐四重奏就完成了贝多芬《升C小调四重奏》全曲录音,而该曲则象征着弦乐四重奏的最高境界;他们还是首个完整演绎贝多芬弦乐四重奏作品的组合。在2004年由NCA唱片公司出品的贝多芬音乐集中,收录了格万特豪斯弦乐四重奏四代:1916年、1953年、1970年代以及当今一代音乐家的演奏,可以听到该组合对于经典不断的诠释以及其自身的音乐发展 。乐团曾获德国唱片评论家奖年度最佳室内乐奖,其出品的贝多芬弦乐四重奏唱片被德国《今日古典》杂志称为“标杆级别的诠释”,乐团本身更被誉为“全世界最优秀的四重奏组合之一”。

  “我曾三次来到中国,分别在北京、上海和香港演出。在格万特豪斯管弦乐团中,就有一位十分受人尊敬、技艺高超而且十分和蔼可亲的中国音乐家。”厄尔本说,“室内乐通常都会有一个主导角色。目前是由我在承担这样一个角色,但对于创作至关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想法和评价带到合作中来。尽管会有一位音乐家做主导、做出基本的工作规划、制定出主框架。日常工作中我们每个人都说出自己的想法。”他评价6晚演出的16部贝多芬弦乐四重奏作品,“早期作品很明显地受到海顿和莫扎特的影响并秉承了传统风格。中期作品打破了其所处年代下对于曲目长度及规格的条条框框。思想和情感的传递表达越发重要。晚期作品贝多芬完全摒弃了传统构架,所传递出的信息完全基于纯粹的哲学思想。歌德曾这样评价贝多芬的弦乐作品:‘像在听四位知性的人对话,感觉像是我们明白他们在谈论些什么。’这就意味着我们不仅仅在听音符,而是音符之外他要表达的东西以及编曲中透出的超验主义思想。贝多芬晚期的弦乐作品不再是单纯的娱乐,而是哲学层面上‘思想的宇宙’。”

  2008年,格万特豪斯弦乐四重奏在波恩贝多芬故居进行为期一周演出,当时演奏的是贝多芬全套弦乐作品。“我们在故居又看了一遍贝多芬的手稿,然后去演奏。他的弦乐作品是所有弦乐的开端,也是终点,传递出了人类最基本也最深刻的情感。我们借鉴了很多贝多芬手稿中的内容,尊重原作并且精确还原其中的每一个音符、每一处修改。”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