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市民舞蹈“民星”舞出海派特色

解放日报2017-09-21 17:23:25

  原标题:年轻群体参赛比例提升,打破上海阿姨对广场舞垄断

  市民舞蹈“民星”舞出海派特色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6

老男孩舞蹈队在后台跳起《燃烧吧,蔬菜》。蒋迪雯 摄 

  9月20日晚,上海市民文化节舞蹈大赛颁奖暨展演在沪举行。舞蹈编导魏芙、舞蹈家凌桂明等与市民舞蹈“民星”,共话海派舞蹈传承。

  本届市民舞蹈大赛是竞争最激烈的一次。自今年3月25日启动以来,经初赛、复赛和决赛,102支优秀市民舞蹈团队脱颖而出。评委表示,年轻群体的参赛比例提升了,打破了上海阿姨“一统广场舞江湖”的惯例,“参赛舞蹈的形式和种类更为丰富和精彩,海派文化与乡土民俗互相融合,民族舞蹈争奇斗艳,彰显了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城市精神。”

  重新认识上海

  市民舞蹈团队展演分为“幸福生活”“都市追梦”“大美中国”“明星民星在一起”四个篇章。这边厢,金山区山阳镇俏妈舞蹈团舞出《快乐阿婆的幸福生活》;那边厢,嘉定工业区老男孩舞蹈队跳起了《燃烧吧,蔬菜》,将上海爷叔的“买汏烧”搬上舞台。舞蹈中,尽是上海市民生活。

  在“大美中国”板块,闵行区金达莱团队演绎的长鼓舞吸引眼球。舞蹈队以朝鲜族成员为主,她们通过舞蹈,更好地融入了上海这座城市。舞蹈队参加“广场大民星”评选,获得2015年度总冠军,最后又走上中央电视台的舞台。“以前,由于语言和生活习惯的关系,很多在上海的朝鲜族人总是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中。现在,除了舞蹈大赛,我们还积极进社区跳舞,感觉重新认识了上海。”

  舞出海派韵味

  北京奥运会的海派秧歌表演令上海市民记忆犹新。昨晚,海派秧歌的编导魏芙和奥运表演团队陆家嘴街道海派秧歌队一同登上舞台,为上海市民扭起海派秧歌《紫竹聆风》。魏芙说,奥运会之后,海派秧歌受到更广泛的关注,陆家嘴街道组建了专门的创编团队,上海市秧歌协会也随之成立,并致力于海派秧歌的推广。

  海派秧歌音乐以《茉莉花》《太湖美》《紫竹调》等民族传统音乐为基调,有山歌、民歌和老电影里的四季歌,又以交响的手段来达到更为新颖立体的音响效果。“为了配合激情的音乐,在传统秧歌的基础上,也吸收了阿根廷恰恰舞、西班牙斗牛舞等西方舞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魏芙认为,传统舞蹈的传承不能只是“拿来”,更要和当代的审美情趣、海派文化的时尚结合在一起。本次市民舞蹈大赛,魏芙为陆家嘴海派秧歌队编排了舞蹈《心花怒放》,东北二人转的手绢花舞在上海女人的手里别有一番风味。

  本次大赛,主办方委托市舞蹈家协会、上海体育学院教师联合为市民编创了三套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舞蹈——打莲湘、太极和海派秧歌,通过录制视频、舞蹈指导老师教舞等方式向社区推广,让市民了解上海的民俗和非遗文化。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