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申城:打开窗就能感受“双创温度”

文汇报2017-09-15 08:42:47

  原标题: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创业活跃期正在到来———申城:打开窗就能感受“双创温度”

  创新创业环境持续优化,形成政府与市场共同发力、协力推进的良好态势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

“双创周”主会场“长阳创谷”准备就绪。本报记者叶辰亮摄

  上海正在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创业活跃期,半年内新设立企业数量超过14万家,包括大量中小企业,活跃在各类孵化器中的科技型创新创业团队有上万个,每年仅创业辅导活动就举办近万场……在这些散发着激情与活力的数字背后,日益完善的创新环境、不断提升的服务能力和不断涌现的各类创新主体,一齐推高了上海的“双创”热度。“双创”主角热情高涨

  观察“双创”活力,要看创新主体。最新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本市共新设企业14.3万户,企业总量增长到176万多户,同比增幅达9.1%,继续保持旺盛势头。而且,新设企业的平均注册资本约600万元。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对于创新人才,上海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在公安部12项有利于人才引进的出入境政策落地后,上海共签发服务科创中心建设的各类出入境证件超过50万证次,办理科创新政市场化认定的外籍高层次人才申请永久居留超过430人,较新政实施前同比增长8倍左右。过去一年多,上海通过科创国内人才新政引进6400多人,本地各高校依托“高峰高原”学科点引进高水平人才约400人。

  创新创业人才、团队的涌现和聚集,相互间势必产生大量的交流与碰撞。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上海举办各类创业辅导活动达9800多场次,覆盖近40万创业者,平均每天在沪举行此类活动27场。

  在沪上几大国家级“双创”示范区和基地,创新创业热度更是要高出几分。在被誉为“打开窗户就能感受到创业创新温度”的杨浦区,随着区域内高校、院所、大中小科技企业的积极参与,已经形成包括技术转化平台、关键技术研发平台、创新中心在内的约50个“双创”重点项目。在“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密集的徐汇区,通过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不仅聚集着以腾讯、思科、安谋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信息龙头,以强生、默沙东、昆泰等为代表的生物医药龙头,而且还“以大带小”拉动了大批中小企业发展,形成大中小企业融汇发展的生态体系和产业集群。至去年底,杨浦区和徐汇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高达7.1%和7.8%,远超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双创”环境日益优化

  创新主体的活力,离不开“双创”支撑环境的优化,典型例证就是上海众创空间的数量。截至今年上半年,本市共有众创空间500多家,其中创业苗圃100家、孵化器159家、加速器14家、创客空间等新型孵化器250多家。当前,这些众创空间共拥有“在孵”科技型中小企业1.2万家,不仅为创业者提供成长的物理载体,也成为创新创业资源汇聚的枢纽。

  除了载体,创业者也离不开资金。目前,上海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高度活跃,科技与金融联动发展态势已经形成。全市创投引导资金累计已投资53家基金,参与基金总规模达190亿元;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累计投资16家基金,参股基金总规模约18亿元。此外,各区也都在积极发起或吸引创投基金落户。比如,浦东新区设立了5支创投基金和2支股权投资基金,累计投资了44个创投基金;杨浦区集聚的各类投资基金总规模突破300亿元。

  在“双创”的支撑环境中,人的因素也相当重要,尤其体现在创业导师这一关键岗位。以高校为例,目前,全市高校校内创业专职教师超过800名,校外兼职创业导师有1400多名。全市有28所高校设立了创业指导站,30所高校设立了创业实验室或训练中心,40所高校成立了学生创业协会或俱乐部。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市创业环境的优化,已形成政府与市场共同发力、协力推进的良好态势。比如,全市500多家众创空间中,90%由社会力量创办;各种市场化创业服务机构不断涌现,探索出以“微股份”换服务、通过云孵化助力团队快速成长等模式。

  深化改革释放红利

  在上海的“双创”热潮中,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发挥着重要作用。以自贸试验区改革和科创中心建设为平台,上海不断释放改革红利,为“双创”营造出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改革商事登记制度成为提高创新创业活力的重要做法。从去年开始,上海不断落实“先照后证”、推进“证照分离”,贯彻落实“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截至今年6月底,本市累计发放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近165万张。浦东新区借助自贸试验区平台开展企业简易注销登记等试点,启动企业名称登记改革,上半年共收到相关申请12.8万件,多数企业已通过网上自主申报系统完成申报。

  在监管方面,上海正在加快构建包容创新的审慎监管机制,以浦东新区转变一级地方政府职能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具体来说,包括整合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领域,形成商务领域的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方案;抓住国家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契机,在50多个行业推进形成程序化、标准化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规范等。

  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优良服务,是上海一贯坚持的目标。在出入境新政之外,上海发布了人才“30条”政策,在海外人才引进、户籍政策、国际人才试验区、职称制度改革等方面拿出新办法新措施,使得人才便利化服务更完备,人才引进的市场化评价导向更清晰,市场对于引进人才的主体评价权也得到了进一步确立。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