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2017“上海写作计划”启动

文汇报2017-09-05 17:30:42

  原标题:2017“上海写作计划”启动,十年来近80名国外作家驻沪做两个月“市民”“因为文学,我们相聚在上海”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3

走过十年的“上海写作计划”又迎来了新一批海外作家。墨西哥作家朱利安·赫伯特作品《结束之歌》(暂译名)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4

以色列作家加丽特·达罕·卡丽巴赫《在世界边缘找到你》(暂译名)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5

西班牙作家凡妮莎·蒙特福特作品《岛上没有声音的传说》(暂译名)。(均上海作协供图)

  “欢迎来到上海,你们将享受两个时区的双倍经验,也会很快融入‘上海时间’。试试看,这两个月一定不会白来。”一年一度的“上海写作计划”再次启动。昨天在上海作家协会举行的欢迎会上,云集了来自阿根廷、西班牙、以色列等国的新一批驻市作家,他们将在沪体验两个月原汁原味的市民生活。计划发起人、作家王安忆打趣道:写作是寂寞的劳动,所以要有“上海写作计划”,将写作人从天南地北召集来,聚一聚,聊一聊,“至少,让彼此知道,世上有许多共同遭际的人”。

  由上海作协主办的“上海写作计划”十年来已累计邀请了近80名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的作家驻市。每年夏末初秋,海外作家在上海风情中漫步、创作、寻梦。作家孙颙忍不住感慨:“刚创办时曾遥想,如果可以坚持十年,定能产生一些影响力。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在不同的文学视野中会焕发出更多光彩。”

  短短十年,每年驻沪两个月交流中播下的文学种子,已结出丰硕成果。有的聚焦上海题材的作品已经面世;有的在上海生活的体验融入了海外作家的素材库;一些上海作家的作品被热心的驻市外国作家翻译推介至国外。恰如墨西哥驻市作家克里斯蒂娜·卡斯特罗所说:“文学跨越了地理与心理上的许多鸿沟,这个写作项目在我耳边低语,无论什么国家,哪种语言,文学从人与生命的闪耀中来———这正是我写作时想要触及的。”

  “上海之旅滋养了我的写作,它将永远伴随着我”

  67岁的丹麦作家福劳德·欧尔森,昨天在现场朗读了新作《辣斐德路上的克莱门公寓74号房间》。这部非虚构作品穿插了他在上海寻访历史建筑的亲身经历,即将于9月中旬面世的《收获》60周年纪念刊上首发。这也是《收获》首次发表当代国外作家的非虚构文学,译者钱佳楠是上海新生代优秀作家。

  “我与上海的文学缘分实在不浅。”作为去年“上海写作计划”的驻市作家之一,欧尔森今年受邀再度来沪参与十周年纪念活动,他从包里掏出自己的长篇小说《龙抬头》中译本,该书今年上半年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引进推出。他告诉记者,小说原著的不少情节取材自当下的上海。“麦家、余华都是我欣赏的中国作家,他们的叙事技巧给我不少启发。”

  欧尔森的经历可视为驻市作家的缩影。新西兰作家海蒂·贝利去年来沪时,与另两位作家差点在雾雨蒙蒙中迷路,不过这也带来灵感,她在上海期间开始动笔构思长篇小说《在上海的雨中》。英国80后新锐乔·邓索恩,着迷于公园里的广场舞,对品尝小吃也颇有心得,他的小说《上海小笼包》虚实相间,语言诙谐,令人忍俊不禁。保加利亚作家格罗兹戴夫认为,“上海写作计划”是通往伟大中国文化的一扇窗,他把对上海的观察写进散文集《中国故事和神话》。俄罗斯作家叶卡捷琳娜·雅科夫列娃曾出版过3部诗集,她觉得中国诗歌非常美,多次与上海作家切磋交流。

  可以说,上海的生活经验成了驻市作家的文学养分,他们慢慢了解上海的历史,体验这座城市发展的脉搏。“上海写作计划”一大特色,就是安排外国作家住进与民居比邻的普通公寓。两个月里,除了与沪上作家探讨文学的魅力、与大学师生交流做演讲,驻市外国作家也会走街串巷、乘公交地铁出行,浸染在上海独特的市井气息中。

  “上海写作计划”并不要求作家定时交出与上海有关的作品。但王安忆自信地说:这段上海经验一定会反映在他们将来的写作中。“文学不是功利的”,她回忆起1983年第一次出国,就是参加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四个月的经历令她感念至今。爱尔兰诗人科尔姆·布雷斯纳克说过,写作不仅仅是冲着结果去的,同时也是过程,“这是作家存在并回应世界的方式。上海之旅,滋养了我的写作,它将永远伴随着我”。

  驻市作家面越来越广

  身处欢迎仪式现场,不同语言在空气中交错。阿根廷作家玛丽娜·波尔切利、印度作家塔考姆·拉吉夫、以色列作家加丽特·达罕·卡丽巴赫、保加利亚作家普勒甘诺夫操着各自的母语正在热烈地交流……随着“上海写作计划”影响力的逐年扩大,驻市外国作家也不再局限于欧美日等地。

  “头几届选择范围很小,后来慢慢扩大了,最困难的,就是在申请人中挑选出值得请的、有前途的、对文学有诚意的、能带来新东西的作家,请他们与上海这座城市发生文学上的接触。”王安忆说,2008年首届计划是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日本的3位女作家,近几年,参加“上海写作计划”的外国作家的面越来越广,多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也能听听不一样的声音。

  全世界的“写作计划”不计其数,王安忆自嘲“当初我们大概是最年轻无名的一个”,但她有信心,“上海写作计划”正在搭建中外作家文学交流的平台,不仅让海外写作者走进上海,也能助力中国作品走出去。

  作家陈村发现,他的小说《象》被翻译成英文后,有驻市作家认真读完并写来一封长长的信,堪称一篇扎实的文学评论。保加利亚作家、出版商格奥尔基·格罗兹戴夫曾递给作家赵丽宏一份礼物,里面有后者散文《鹭鸶》的保加利亚语译本。“这实在是个惊喜,散文选译者是保加利亚作家伊蒂莫娃,她也是此前上海写作计划参与作家,我们在上海结识后,她翻阅了我的作品英译本,很有兴趣,结果做了译介。”赵丽宏说。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