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打造家门口“一站式”服务

文汇报2017-08-24 15:12:54

  原题:浦东今年率先在陆家嘴、浦兴、川沙、书院试点建立“一站式”服务站,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就近便利稳定的综合服务 生活小事将在村居“搞定”

  一张桌子、一台电脑、一位工作人员,居委会一个类似企业“前台”的空间,就能“全岗”受理居民大大小小各种诉求。“由于七名工作人员每人都掌握了全部条线的工作,居民前来办事,不必再找到特定条线的社工,负责接待的值班人员就能当场办结,碰到当场处理不了的复杂问题,也会在两个工作日内给予回复。”陆家嘴街道市新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冬娣道出了浦东新区试点“家门口”服务体系后所发生的改变。

  过去,村居委会门口挂的“牌子”不少,但问题是资源往往不在手中,老百姓过来办事总是办不了,还得往教育、卫生、民政等区级部门跑。为了彻底打破服务“找不对路”的怪圈,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就近、便利、稳定的综合服务,今年浦东新区率先在陆家嘴、浦兴、川沙、书院试点建立“一站式”服务站,按照“人群全覆盖、服务全天候、社工全岗通”的目标,让“生活小事不出村居、教育服务就在身边”。

  直击需求,服务要“对路”

  “家门口”服务,项目不在多,关键在于“对路”。浦东新区通过全面梳理区级可下沉的服务资源,涉及19个区级部门42个服务项目,形成区级层面的服务资源清单和服务项目清单,提供给村居点单。而各街镇则通过“三会”———听证会、协商会和评议会,把服务项目的选择权、决定权、评价权交给群众。

  接待区有工作人员负责接待,议事区设置红色港湾,活动区是居民活动的场所,办公区用于社工日常办公,还有谈心区用于居民谈心、心理咨询等。目前,浦兴路街道清理了居民区门口悬挂的二三十块铜牌,统一设计规划,尤其清理了“有牌子无服务”的机构铭牌,做到“一屋多用”。

  长岛居民区是浦兴路街道第一批重点打造的三个“家门口”服务站之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潘峰说,“家门口”服务站建立后,居委会可以为居民提供党群、政务、生活、法律、健康、文化、社区管理七方面服务,“比如,孕妇来办联系单、外来务工人员来办居住证,原来涉及多个条线,大家现在都能顶上,越来越多的居民感受到了便利。”

  居住在写字楼林立的陆家嘴区域,老百姓也用不着为买菜而发愁了。之前,寸土寸金的滨江地区没有单独的菜场,而一些马路临时摊贩售卖的蔬菜又难以保障质量和安全。为此,陆家嘴街道听取周边居民意见,通过引入市场化社区服务公司并配套相应资源,设立了环境整洁、卫生达标且价格实惠的“万有集市”。

  在高度城市化地区,买菜、绿植养护等或许是居民的需求点,而在农村地区,代写建房申请、代办就业保障手续等服务则更受欢迎。川沙新镇七灶村的“家门口”服务站在“百姓动嘴、干部跑腿”的理念下,为当地居民提供水电煤费缴纳、手续代办等服务。据村党支部书记朱庆华介绍,社区中有许多老年人以及行动不便的人群不习惯网上缴费,而“家门口”服务站正好满足了他们缴费的实际需求。

  “全岗通”服务,一步到位

  陆家嘴街道的“家门口”服务体系呈现“1+8+3”架构,即一个服务平台———居民区“家门口”服务站,党群、政务、生活、法律、健康、文化、社区管理、自治八项服务功能,以及“全岗通”、信息化及自治家园三个服务支撑平台。

  在这里,“家门口”服务站服务项目清单,囊括八大类172项服务事项。前不久,家住底楼的老周家天井漏水,赶忙来到居委会报修,“全岗通”社工直接帮他拨打物业维修电话,约好师傅上门查看。以往这事得找条线社工接待,现在则“一步到位”。

  记者了解到,被居民昵称为“社工助手”的“‘全岗通’统一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做到服务需求在线收集、服务政策在线解读、服务事项在线办理,居民自助就能办理业务;“社区服务统一信息系统”则能实现服务需求与服务资源的在线发布、在线整合和在线对接,有力支持“家门口”服务的效能提升。

  陈冬娣表示,一旦居民家中发生漏水漏电情况,只要把用户姓名、联系方式输入“社工助手系统”,基层服务人员的手机就会直接收到相关信息,并帮助联系物业解决问题。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