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不断推进做市商等制度创新,更国际化吸引配置全球资源,这块“试验田”作用不断凸显 科创板开市三年成“硬科技”上市首选地 IPO募资逾6000亿元,已有439家企业上市,总市值超5万亿元
制图:王晨
最近,很多券商都在全力以赴地准备一项工作——成为科创板的做市商。这是科创板最新落地的交易制度,在整个A股也是头一遭。这一制度不仅将进一步提升科创板股票的流动性,也将为A股其他板块提供参考和借鉴。
7月22日,科创板迎来开市3周年。类似做市商这样的制度升级,对科创板而言,在过去3年已是家常便饭。
升级不间断
海通证券投资银行部,一家科创板拟上市企业即将进入发行阶段。为了安排企业与投资机构的路演,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一位工作人员坦言:“以前投资机构对路演没那么重视,有些机构甚至没有意愿参与路演,但现在不一样了。”
科创板新股发行采用市场化定价,一些机构为提高报价入围概率,倾向于“走捷径”,依据圈子里的信息“抱团压价”,让一些雄心勃勃的企业在科创板的募资不及预期。
针对这种新问题,科创板主动升级。2021年9月,科创板优化了新股询价机制,把最高报价剔除比例由“不低于10%”调整为“不超过3%”,并强化报价行为监管。
随着这一新规的推出,最终入围的投资机构增多,报价博弈也更加充分,发行人还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调价。由于低于最终定价的价格,属于无效报价,无法参与后续申购,这就使得机构们需要在报价前和企业近距离沟通研究,报出一个更加合理的价格。于是,小范围、更精准的路演,成了香饽饽。一些热门公司的路演一出来,就被预约一空。
从新规推出截至2022年7月8日,科创板共有90家科创板公司完成发行上市,发行市盈率中位数79倍。而在2021年新规调整前,完成定价的129家公司发行市盈率中位数只有26倍。从报价情况看,90家公司有效报价区间宽度进一步扩大,中位数33%,最高达到187%,而新规之前,入围报价的最高价和最低价有时仅几分钱之差,区间宽度不足1%。
新规之下,前期阶段性的“抱团压价”问题基本解决,新股定价效率明显回升。企业募资不足现象大幅改善,进一步体现出“一企一价”“优质优价”。对于拟上市的科创企业而言,更为合理的新股价格能为他们筹集更多的资金,使得他们上市后的发展更为顺畅。
这种有的放矢的制度升级,是科创板三年来的持之以恒。发行、上市、交易、退市、再融资、并购重组、股权激励、股份减持、信息披露……科创板3年来不断在各个方面持续推进制度创新,很多经验已成功复制到创业板、北交所,这块“试验田”的作用不断凸显。
更加国际化
截至2022年6月底,已经有12只科创板50指数基金产品在世界各地上市,管理规模约31亿元人民币,国际影响力与认可度逐步提升。
3年来,境外投资者参与科创板的渠道进一步丰富。MSCI、富时、标普三大国际指数不断纳入越来越多的科创板优质股票,超过50只科创板股票也纳入了沪股通标的范围。
境外投资者还可以通过QFII/RQFII机制全面参与科创板。截至7月8日,科创板已上市的435家公司中,共35家QFII参与新股询价并获配,获配股数共4533万股,获配金额9.59亿元。从获配比例看,QFII资金(B类投资者)获配比例中位数0.043%,与公募产品、社保基金、养老金、企业年金、保险资金等A类投资者获配比例0.048%接近,高于私募基金等其他C类投资者0.032%的获配比例。
战略配售参与方面,新加坡政府投资有限公司、阿布达比投资局等4家QFII先后参与了7家科创板公司战略配售,共获配1.58亿股,对应获配金额45.3亿元。
更加国际化的科创板,正在吸引和配置全球资源。3年来,境外投资者对科创板从好奇到熟悉再到关注,从外资机构在科创板的活跃度逐年上升可见一斑。今年以来,科创板外资机构交易占比9%,较2020年、2021年分别上升7个、2个百分点。目前流通市值持仓金额超过1000亿元,占比近5%,较2020年底上升1.6个百分点。
聚焦硬科技
夏日炎炎的上海,和元生物临港产业基地的项目工地仍然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这一基地作为和元生物战略落地的重要载体,将推动其基因治疗项目的大发展,而科创板成功上市为这一项目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撑。
截至2022年7月22日,已有439家企业在科创板上市,IPO募集了超过6000亿元的资金,总市值超过5万亿元。这一坚持“硬科技”定位的板块,已成为我国“硬科技”企业上市的首选地。
科创板的“硬”,体现在科创领域的集聚性。从行业分布看,科创板上市企业高度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截至2022年6月底,科创板集成电路领域公司数量达61家,占A股集成电路上市公司的半壁江山,上中下游全产业链覆盖,同时兼具半导体材料和设备制造等支撑环节,持续深耕创新链、完善供应链。 下转 8版(上接第1版)生物医药领域上市公司总数93家,治疗领域涵盖癌症、艾滋病、乙肝、丙肝、水痘等多种疾病。此外,光伏、动力电池、工业机器人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陆续登陆科创板,在面向科技前沿的多个“硬科技”领域,中芯国际、晶科能源、君实生物等一批关键技术攻关者,借力资本市场实现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
科创板的“硬”,体现在发明专利的自主性。截至目前,科创板平均每家公司拥有108项专利数,创新成果不断涌现。2021年,科创板公司合计新增发明专利7800余项,66家次公司牵头或者参与的项目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等重大奖项。其中,安集科技化学机械抛光液产品、天岳先进半绝缘型碳化硅衬底材料等,打破国外垄断局面,为相关产业链自主可控提供有力支撑。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科创板公司及时开展应急攻坚,以君实生物和康希诺为代表的创新药企业,推动新冠特效药、疫苗、快速检测试剂等加快落地。
科创板的“硬”,体现在研发投入的持续性。2021年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合计达到883.51亿元,同比增长31%,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平均为13%。其中,百济神州、翱捷科技等39家公司的研发投入占比超过30%。2021年底,科创板已汇聚了一支超过14万人的科研队伍,平均每家公司超过330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比例接近三成,中芯国际、中国通号等17家公司研发团队规模更在千人以上。
帮助和培育这样的“硬科技”,正是科创板3年来始终坚守的板块定位和建设初心,也是这一资本市场“试验田”未来做强做优做大的不竭动力。(解放日报记者 张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