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垃圾分类“三增一减”成效渐趋稳定 16个区和220个街镇综合考评达到“优秀”水平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自2019年7月起施行以来已满两年,上海交出了怎样一份答卷?最新数据显示,湿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及干垃圾“三增一减”成效渐趋稳定,垃圾分类难点问题有所突破。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施行两周年主题宣传活动,昨天举行。据介绍,今年上半年,全市干垃圾控制量14847吨/日,同比《条例》施行前下降28%;湿垃圾分类量10311吨/日,较2019年同比增长约89%;可回收物回收量7104吨/日,较2019年同比增长约1.65倍;有害垃圾分类量2.02吨/日,较2019年同比增长14倍。
上海已全面实现沿街店铺生活垃圾上门分类收集,道路、公共场所废物箱投口改造目前已完成约9000组,更具引导性、适应性、标志性。
公共机构和公共场所垃圾分类实效有所提升。今年上半年,全市70家三级乙等以上医院、58所高校的垃圾分类达到“优秀”水平,11个交通枢纽实现达标。
今年7月底,全市各区、各街镇及重点公共机构和场所的垃圾分类综合考评结果中,16个区和220个街镇都达到“优秀”水平。
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实践中,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是重要辅助力量。今年,第二批“上海市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特色社区”已完成选树,第二批72支“上海市垃圾分类街镇志愿服务队”同步成立。截至目前,全市共成立125支“上海市垃圾分类街镇志愿服务队”,力争在2022年实现所有街镇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组织全覆盖。
首批上海市垃圾分类明星志愿者服务队昨天成立,成员们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与分类、示范作用突出,包括市垃圾分类形象大使王汝刚、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李影、参与垃圾分类系列知识读本编写工作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张勇、自主设计厨余垃圾专用袋“白菜拉拉袋”的文莱中学学生施源等。今后,他们将集中参加全市性的垃圾分类社会宣传和社会动员活动,同时在各自所在行业中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和示范践行活动。
未来,上海将进一步强化源头减量、强化分类投放、强化回收利用、强化设施建设,并充分依托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等平台,不断提升垃圾分类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切实巩固垃圾分类工作成效,确保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的目标如期实现,使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城市前列,持续引领垃圾分类新时尚。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肖贵玉、副市长汤志平、市政协副主席虞丽娟出席。(解放日报 记者 史博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