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冠疫情援助专线:焦虑源于“失控感” 作息规律很重要

2021-08-16 10:20:42|来源:解放日报|编辑:赵春晓 |责编:石丽敏

  原标题:新冠肺炎心理援助专线来电增加,心理医生及时干预 疫情焦虑源于“失控感”,作息规律很重要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后,上海在原有的“12345-5”心理热线基础上,开通上海新冠肺炎心理援助专线“55369173”,专门接听与疫情相关的心理咨询。目前全平台共有来自上海各区的200多名接线员,长宁区精卫中心的援鄂心理医生顾俊杰是其中之一:“最近接线量明显增加,除了上海本地电话,还有很多是从南京、扬州等地打来的。”

  来电者中有医护人员、正在酒店隔离的人员,也有普通的白领、学生……“新冠疫情发生一年多,对大部分人来说相当于经历了一次‘心理教育’。”

  居家办公久引不适

  小张所在的公司位于浦东川沙新镇的心圆西苑小区旁边,小区被列为中风险地区以后,公司出于安全考虑,让所有员工居家办公。可小张的担心并不在于居家办公,“我担心公司会裁员。大家居家办公,会让公司意识到维持运作并不需要这么多人”。也有人对居家办公叫好。“终于不用每天挤公交上下班,可以在办公时间一伸手就够到床了!”然而,时间一长,这种状况又会让人受不了。

  居家环境和正式工作环境下,人的精神状态完全不一样。“办公桌就在床头,做完一个活儿,躺到床上玩会儿手机,刷一下抖音,不知不觉,三个小时过去。起身叫个外卖,边吃边看剧,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刚开始,有人会很依赖这种舒适的感觉,可一旦这种状态成为常态,就会让人焦虑。”顾俊杰说,有的来电者甚至已进入白天和黑夜颠倒模式。有一次,他在凌晨两点钟接到咨询电话,对方称刚忙完一份计划书,却感到心里很慌:“这种状态要持续到什么时候啊……”

  整天面对面母子生矛盾

  杨浦区精卫中心开设的心理热线,疫情后变成面向全国的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在最近接听的案例中,亲子关系和夫妻矛盾的个案最为突出。

  小艾是一名社区医生,从去年到现在,每到假期就赶上疫情防控加班,已经很久没带孩子出去玩了。这个暑假,她早早向单位请好假,准备一家三口去云南旅游。两个星期前,她沮丧地回去销假:“行程取消了……”而比起自己的失望,更让人难受的是孩子的失望。

  “在这一系列不可控事件面前,父母作为大人具有一定的应对和调节能力,但是孩子没有。”负责热线工作的杨浦区精卫中心医务社工邹坤良说,很多时候往往是孩子的焦虑加剧了父母的焦虑,而这关键是亲子间如何沟通。

  有个男孩子打电话来:“我妈平时忙得要命,几天见不到人,这段时间在家办公,各种看不惯我,每天几点睡觉要管,连喝水的杯子放在哪里都要管……”

  焦虑源于一种“失控感”

  年轻小伙阿乐这段时间经历戏剧性的一幕。“去国外工作是我等了很久的机会,这次正好有个工程,我鼓足勇气去了。”没想到刚到当地,就开始发烧、拉肚子,项目一天都没参与。后来,当地暴发疫情,同行的人全部回来,通过机场直接转运到隔离点。

  在隔离点,阿乐接受多次核酸检测,虽然每次都是阴性,但他依然深度怀疑自己染病。“我一到当地就发烧了,到现在还在拉肚子。”他认为是核酸检测没有测清楚,隔三差五打到热线来求助。热线心理医生告诉他,拉肚子等症状,可能是一种心理问题的躯体化现象。“身体没有问题,但怀疑自己有病的焦虑情绪通过躯体表现出来了。”阿乐的焦虑不仅源于对病毒的恐惧,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失去工作机会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这一阶段的公众焦虑和去年是不一样的。”杨浦区精卫中心的公卫医师胡嘉说,去年疫情刚暴发时,大家关注的焦点是自己会不会感染,每天盯着病例数、死亡数,焦虑来源于对病毒的恐惧。而这一波疫情下的焦虑则源于一种“失控感”——想做的事情不能做,计划内的一切变得不确定,一下子对生活失去掌控力。此时,人们更希望改变当下状态,更关注未来生活如何继续。

  对抗焦虑首要作息规律

  去年援鄂回沪后,顾俊杰也经历过隔离期的心理焦虑。“放假宅在家和在隔离点是完全不同的感受。前者是主动不外出,后者是被动不能外出,只能通过互联网与人交流,这会带来强烈的不真实感。”

  如何对抗心理上的焦虑?心理医生给出几个建议。

  首先要作息规律,不管在家办公还是出门上班,即便作息因为疫情而做出调整,也必须规律。

  何谓规律,就是如果你习惯早睡早起,那么请坚持;如果你习惯深夜办公,也请每天在同一时间作息。规律就是绝对不能随性,随性发展下去会慢慢产生焦虑。

  “我妈总是一边看手机,一边叫我不要玩手机,我爸一边打游戏一边叫我去看书。”有孩子打电话来说。疫情大大增加了电子产品使用时间,手机成了最主要的排遣方式。但心理医生指出,每刷一个30秒的手机视频,人的兴奋点就会被激发一次,长此以往,大脑习惯这种被动激发,不再主动寻找兴奋点,主观意志力会被慢慢消磨。

  其次要接纳自己的情绪。“每个人都有情绪,不要过分压抑自己,在不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情况下适当释放情绪,或者尝试听音乐、看书、做运动来转移注意力,都可以达到缓解焦虑的效果。”但医生提醒,如果焦虑的情绪持续太久,就需要寻求专业人士做心理咨询。(解放日报 记者 黄尖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