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三角向高质量发展区域集群迈进
解放日报  2019-05-22 09:09:22

  今天,2019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安徽芜湖举行

  ■本报首席记者 徐蒙 孔令君

  “长三角城市群一开发一开放,长江流域马上活跃起来了,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进中国的节点枢纽就畅通了!”

  首都北京,中科院办公楼里,年近八旬的陆大道院士对记者表示。说话间,毗邻中科院的国家会议中心,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正在举行。就在中国以更加开放姿态拥抱世界之时,这位中国经济地理学的泰斗情绪激动,他对长三角的未来寄予厚望。

  一年前的上海,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陆大道在现场受聘“长三角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对于长三角节奏飞快、变化巨大的这一年,老院士评价:“一步一步做得很踏实”。

  一年后的今天,2019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将在长江之滨的安徽芜湖举行,还将同时举办首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适逢《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顶层设计出台临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正吸引万千目光,凝聚各方期待。

  从一壶水到一池水

  一年时间很短,但就在这一年里,众多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开始破冰。

  看病就医,是民生大事,也是民生难事。长三角各地居民往来日趋频繁,异地就医是千家万户的现实需求;各地医保系统自成闭环,地区之间医疗资源不平衡,则是现实难题。

  2018年9月28日,包括上海在内的长三角9个城市成为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首批试点,到今年4月,又有9个新试点城市加入。截至今年4月15日,长三角异地住院直接结算总量已达27.3万人次,门诊直接结算总量已达3.3万人次。不论是在上海生活的“长三角人”,还是在苏浙皖三省就医的上海人,都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 

  按计划,今年上半年,江苏、浙江两省将实现市级统筹区联网全覆盖,安徽省也将在今年9月前,将有条件的市级统筹区纳入联网覆盖范围。

  跨省医保结算这样的事,没有现成的“教科书”,问题症结在哪里,发力突破的方向就在哪里。一年来的长三角,从点上的攻坚开始,样板成熟了,往后便势如破竹。

  “一池水难煮,但一壶水容易烧开。一壶水沸腾了,围观的大伙,心头自然热了。”上海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对眼下的一体化进程打了形象的比方。

  轨道交通扫码便是如此。听上去是小事,但没做之前,小小二维码背后是多年来不同系统、不同想法,服务商、政府部门之间理不清的矛盾。2018年12月1日,上海、杭州、宁波三座城市率先试点互联互通。虽然推进过程仍有曲折,但“烧开水”的示范效应有目共睹,今年以来,合肥、温州、南京、苏州等城市也相继加入便捷扫码的“朋友圈”。

  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中,长三角地区正着力为全国探索先行先试经验。

  “断头路”是过去一年里长三角的高频热词,在加快打通断头路的基础上,长三角地区更进一步,从民生需求出发,开展毗邻地区公交客运衔接线路等“没有先例”的试点。今年,长三角相关省市正在明确毗邻地区公交客运衔接、运营和监管等要求,同时积极争取交通运输部支持并率先启动政策法规研究。

  “‘国家有需要、社会有影响、能落地实施’,这是当前三省一市策划重点合作事项的原则。”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

  从“你我”握手,到共同使命

  过去一年,为一体化奋斗的长三角人,记忆中各有各的故事。但要说最难忘的时刻,人们都会将时钟拨回2018年11月5日的上海。

  “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话音一落,长三角人心中都按下了一体化的“快进键”。

  从那时开始,对三省一市来说,长三角一体化就不再只是“你我”间的握手,而变成了“我们”的共同使命。

  过去一年里,中国经济面临着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挑战,作为最重要的发展引擎,长三角地区如何打造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成为三省一市共同谋篇布局的发力点。

  从长三角区域整体经济发展趋势看,今年一季度三省一市GDP总量达到51341亿元,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地区间发展协同性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特征在各地充分涌现,长三角整体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正在迈上新台阶。

  建成十年,位于浦东张江的上海光源,早已是长三角科学家的公共实验室。而在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一东一西,长三角的两大国家科学中心正在谋划更深层的协同合作,成为支撑区域和全国创新发展的动力源。

  过去的一年里,苏州、上海两地率先推出政府“科技创新券”两地通用政策,实现本地的科研补贴异地使用;在长三角三省一市共同打造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网”上,价值30万元以上的大型科学仪器已经有26000多台,大科学装置和设施有23个。

  “如今,三省一市的共识非常明确,就是要聚焦国家战略,通过科创服务,让企业更便利、更低成本地使用科技资源。”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

  国家战略在大处,也在身边的小处。此次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芜湖举行,早已成为当地街头巷尾热议的一件大事。在当地,最开怀的莫过于长江边上的居民,长江岸线的整治,让市民“上可看江景,下可亲江水”,而长三角地区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下的一致行动,让江边居民对天蓝水清的未来家园更添期待。

  从芜湖沿江而下,一路到长江出海口,经济领跑全国的长三角,进一步率先探索在绿色前提下如何发展的途径。2018年,长三角区域41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7年下降10.2%;平均优良天气比例74.1%,同比上升2.5个百分点;长三角区域333条地表水国考断面中水质Ⅲ类及以上占比超过70%;劣Ⅴ类断面小于5%。

  过去一年中,沪苏浙皖着力联防联控,已全面供应国六标准汽柴油;长三角区域各港口已实施第二阶段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太湖蓝藻水华、省界边界地区水葫芦的联防联控已经相对成熟。

  扇面向外,扇骨向内

  上海浦东临港,特斯拉超级工厂已近封顶。这个我国放宽汽车行业外资股比限制后的第一家外商独资整车工厂项目,不光是把新工厂建在了上海,更是建在了长三角:厂区在上海临港,但整车基地所需的供应链体系、市场空间却遍布长三角各个城市。

  今年2月,同样在东海之滨,在沪浙两地主要领导人共同见证下,上港集团与浙江海港集团签署了《小洋山港区综合开发合作协议》,通过合资合作,小洋山全域一体化开发迈出重要一步。

  这两件事看似并不直接相关,却有着丰富的内在联系。无论是开放的汽车产业,还是能级不断提升的东方大港,都是中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打开的新扇面,而在新扇面上,长三角地区已然拧成了一股绳。

  在这些世界级的新产业、新枢纽背后,是配置全球资源的亚太门户,是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最近,交通运输部召开的推进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会议上提出,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长三角综合立体交通网布局,打造世界级港口群、机场群,构建一体化轨道网、高密度干线公路网和现代化高等级航道网。这些规划设计呈现的,便是未来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面向世界新扇面的“一体化骨架”。

  扇面向外打开,便需要扇骨齐齐向内。在知名经济学家周其仁看来,面向世界的长三角,每个城市中的机场、港口、金融机构、仓储、基站等等都是重要节点。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人、资金、信息、货物将穿越行政边界,在这些节点之间自由往来流动。

  今天的长三角,面向世界的新扇面已经在一些日常细节中呈现出来,中外企业感受到营商环境的变化便是一个重要侧面。

  去年9月,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一网通办”开通。通过许可服务事项“一窗收件、一网通办、一次办成”,实现了九城市“一体受理,一体发证”,截至今年4月,九城市内已提供异地咨询服务超过1500次,提供异地证照服务超过400次。

  今年4月,上海青浦、浙江嘉善、江苏吴江相交的长三角“接合部”地区跨区域企业注册实现“一窗通办”“一窗发放”。三地市场监管部门通过统一标准、设立专窗,推行“审核合一”、登记许可“证照联办”。

  “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同时,下一步,要特别考虑长三角地区营商环境的‘一体化’对接和优化,从而把对外开放的辐射效应和对内开放的联动效应都发挥出来。”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权衡表示。

  聚焦当下,一个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扇面正在沪苏浙交界区域谋划形成,这一备受关注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将成为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率先探索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举措的集中落实、率先突破、系统集成的新高地。

  “接下来,我们将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进一步树立‘一体化’意识和‘一盘棋’思想,有力有序有效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发挥区域带动和示范作用。”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负责人表示。

编辑:刘征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