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球热门当代艺术地标的“上海策略”

2018-11-23 11:00:47|来源:解放日报|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一位台北艺术界知名人士说,在几乎同期举办系列艺博会的台北与上海之间,他当然选择上海。对于北京、台北以及东京、伦敦、纽约的艺术界从业者来说,当今的上海已经毫无疑问地成了中国当代艺术品交易的中心。

  11月的上海,一周之内,第6届上海ART021当代艺术博览会、第12届上海双年展、第22届上海艺博会、第4届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第5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以及众多国际一流展览次第揭幕,国内外艺术界大咖扎堆上海,使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后的上海成了全球最热的艺术地标。它们合力构成了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中国、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的艺术从业者汇聚上海,见证当代艺术在上海这座城市被激发和认同。种种迹象表明,这十年,艺术正在融入上海的日常,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到底是什么造就了当代艺术及艺术品交易在上海的真正勃兴与繁荣呢?最早在上海开设画廊的香格纳画廊的何浦林,回答得简单明了:“上海会发展,上海有未来。上海一直有很棒的艺术家和藏家,人们有好奇心,并且有意愿让城市成为一个更好的地方。”

  而在更多艺术观察者看来,上海当代艺术的生长经历了一个从合理布局到自然生长的过程——政府的有序引导与良好的经济生态密不可分,其核心与上海市在世博会以后对文化艺术的大战略与大布局密不可分,而这座城市的历史文脉与国际化文化视野又为政府战略提供了健康生长的土壤。上海市委市政府去年出台的“文创50条”与今年4月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提出的《关于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更是为上海艺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巨大驱动力。

  文创与品牌:中国当代文化的自主力量和内生机制

  1996年,当时位于人民广场的上海美术馆举办了第一届上海双年展,此次距离双年展(Biennale)这个名字的诞生已经有101年了。当时上海美术馆的馆长是方增先,谈到上海双年展的举办,他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觉得搞艺术,对西方的东西一定要了解,而双年展可以邀请西方各种流派都到中国展览,中国的画家看得面广了、眼光放大了,可以有选择地吸收西方艺术中好的方面,对绘画的发展很有好处。”

  2018年11月9日,“禹步—第12届上海双年展”在PSA(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幕,开幕后第一个周末再一次排起观展长队。当上海双年展进入第24个年头,它的意义更超越了方增先当年所说的“让中国画家带着取舍看看西方艺术”,而成了国际艺术家交流的舞台,也是两年一次全民参与的艺术盛事。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和上海双年展颇有渊源。从2000年第三届上海双年展开始,中国美术学院与上海美术馆合作12年,策划了七届上海双年展,在许江看来,这一时期的上海双年展“以人文性、艺术性兼具的深度梳理,为世博城市主题提供了内涵思考。”

  在“后世博”时代,上海形成了中华艺术宫和PSA的两馆布局,“上海双年展开拓了艺术创作与生产的新视野,以社会学、历史学、生态学多角度,推进艺术和社会的创新,使上海双年展成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平台,也催生了黄浦江滨江艺术带的世纪发展。”

  从以上海为出发点关注都市本身,到接入国际策展人与团队讲述中西方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上海双年展的改变也折射出上海国际化的艺术生态。

  许江认为,“上海双年展所体现的人文思考和实验性力量,别具一格的乌托邦理想与实践意涵,国际与本土双轮驱动的独特方法,不仅仅是双年展自身的方法内涵,更是代表中国当代文化的自主力量和内生机制。”

  回溯这12年的变化,不能不提到2010年世博会之后,上海进一步明确了国际化定位并出台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扶持文化艺术发展的措施,尤其是滨江地区的发展中,无论是世博中国馆的“转身”中华艺术宫,原南市发电厂转型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抑或是徐汇滨江西岸的崛起,都是置于上海国际大文化战略规划下的。而这样的规划与构想,也契合了上海经济发展中企业对于进一步提高文化层次的需求,契合了上海人对于多元文化、时尚生活的追求。

  以从世博会中国馆转身的中华艺术宫为例,其实世博会之后中国馆的使用有很多方案,有主张商业开发的,也有主张让它成为一个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不同的观点都经过讨论,最后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其改造成一个美术馆,命名为中华艺术宫。

  2012年,具有61年历史、原本坐落于南京西路的上海美术馆整体迁入世博会中国馆中,并命名为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来到中华艺术宫之后,就面临着两个重大的课题,”中华艺术宫执行馆长李磊说,“一个课题是:在这样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当中,如何展示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和中国艺术的基本面貌;第二个课题就是:如何在这么大体量当中,发挥它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让更多中国公民和国外的游客,体会到文化艺术的魅力。”在这样的思路下,中华艺术宫策划了一系列大展,对现当代中国艺术进行学术性梳理与呈现,同时提出了打造“全球华人艺术的雄伟殿堂”。

  与中华艺术宫一江之隔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则由发电厂改造而成,原本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的上海双年展也因之转在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

  事实上,就是在中华艺术宫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转身”的2012年,上海艺术业开始驶上了稳健发展的快车道。也是在那一年,徐汇“西岸文化走廊”等品牌项目开始推动。短短几年间,龙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上海摄影艺术中心、香格纳画廊等众多知名文化艺术机构入驻此地,上海西岸已经成为城市极具人气的艺术目的地。“我们希望未来整个城区的文化设施是星罗棋布的,而且不用太多干预,让它自然而然形成。”上海西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产业推进部部长陈安达说。

  而在浦东,除了文化地标中华艺术宫,还有充满活力的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艺仓美术馆、震旦博物馆、昊美术馆等,更有投资巨大的上海博物馆东馆、浦东美术馆等大型文化艺术地标建筑。

  2016年,上海发布《上海市“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市博物馆总量达到150座,基本形成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的博物馆体系,达到每16万人拥有1座博物馆的水平。

  据上海市文广局2017年12月的统计显示,上海现有美术馆和博物馆82家,并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有更多的美术馆或博物馆将在今后几年陆续开馆。2012年上海的美术馆和博物馆为34家,至2017年12月增加了130%。2017年上海市美术馆博物馆参观人数较上年度的500万增加了117万,涨幅超过20%。

  2017年底上海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上海文创50条”提出,未来5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左右,并首次提出把艺术品交易列入重点发展的八大产业板块之一,发挥艺术品产业在传承历史文化和推动业态创新中的带动作用,形成上海艺术品产业整体优势,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世界重要艺术品交易中心之一。

  今年4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形成了关于《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在“文创产业腾飞专项行动”中明确提出建设国际重要艺术品交易中心,包括加快推进浦东外高桥、徐汇滨江艺术集聚区建设,支持艺术类文化创意园区发展,鼓励举办环艺术院校艺术集市。支持上海艺术博览会、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世界手工艺产业博览会等发展。激发朵云轩等本土艺术品交易品牌活力等。

  一些学者认为,上海对标的目标就是像纽约、东京、伦敦这样的城市,从上海之前的发展来看,经济总量、人口规模、教育素质、基础设施已经不比这些城市差了,但在文化创新力和绿色发展力上还有所欠缺。“从文化的角度来说,这几年以及未来几年,特别是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大众对于文化的追求和消费力都会有非常明显的质的提升,这是一个规律,就是经济水准和教育质量达到了一定水平之后,大众自然而然地会往这种方向发展,所以其实这是个大趋势。”

  上海的西岸艺术区的发展正印证了这样一个趋势,西岸艺术区经历的正是一个从“统一布局”到“自然生长”的过程:通过前期有序规划(包括对艺术机构的评估和选择),让整个艺术园区自然而然形成集聚,让其具备自发生长的生命力。现在该区域周围也开始自然集聚起很多艺术机构,包括马凌画廊、东画廊等。这种活力说明业界认同了这种趋势和发展。

  帮助本土艺术发出中国的声音、上海的声音

  在中华艺术宫与上海艺术博物馆的“重新发电”下,“西岸”不单是黄浦江的西岸也是太平洋的西岸,体现出的是中国当代艺术生机勃勃的创作活力。

  2014年,西岸的改造已经初具规模,和欧洲公立的美术馆或文化机构不同,在那里的几座美术馆和艺术机构都是民营背景,民营的龙美术馆(西岸馆)与余德耀美术馆在那一年先后开馆运营。不久后,原上海飞机制造厂厂房经过改造,转型为西岸艺术中心,承接西岸艺博会等一系列艺术、时尚、演艺相关活动。在它旁边,是几乎同时开放的由刘香成创办的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几乎每座艺术场馆的开放,都是一个工业遗产的改造故事,通过一次次转型,徐汇滨江从无人问津的工业废墟逐渐成为上海极具人气的公共空间。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在一系列优惠政策的背景下,西岸为上海带来了一场场“艺术盛宴”,奥拉维尔·埃利亚松、詹姆斯·特瑞尔、安东尼·葛姆雷、路易丝·布尔乔亚、伦勃朗、贾科梅蒂、“雨屋”、KAWS……通过这些艺术家名字的罗列,不难发现一些在伦敦、巴黎、纽约等地引起轰动的艺术展,不久便巡展到上海。甚至在纽约人排队看草间弥生“镜屋”的时候,上海已经超前于纽约展过了。再对照西岸艺博会、ART021中画廊带来的艺术家,其中的联系显而易见。

  ART021艺博会的诞生也与上海对文化艺术产业的扶持及几位创办者的国际化视野与专业性不无关系。自第三届(2015年)起,ART021迁入了上海展览中心。每年11月初,在上海展览中心中央大厅的台阶上俯览,触碰到的是世界艺术市场的脉搏,高古轩、佩斯画廊、豪瑟沃斯、耿画廊、香格纳画廊等国内外一线画廊年年在相对固定的展位展出,不同的是,今年带来的作品更符合亚洲藏家的口味。近年来在亚洲颇具知名度国际艺术家的作品,几乎都可以看到。

  从ART021提供的数据看,4天的展会,总共吸引了8万多人次的参观,达成交易的藏家并不局限于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乃至日韩、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藏家均有出手,美术馆、博物馆等机构也通过此次艺博会丰富了自己的馆藏。

  “我们并不想成为第二个巴塞尔或者弗里兹,我们只想带一些西方的画廊进来,让优秀的中国画廊或本土的亚洲画廊接触到更多顶尖的机构,提升本土画廊的能力。”ART021的创办者说。在这样的宗旨下,6年来ART021本土画廊的参展比重始终在50%以上。

  每年3月的香港巴塞尔曾在当代艺术界引起轰动,而去年到今年,11月上海的艺术季,丝毫不亚于3月的香港,艺术家、策展人、画廊主、艺术藏家、时尚人士都飞来上海,此时的上海已经无可争议的成为亚洲艺术的中心。

  作为第一家正式入驻上海的西方重要画廊,贝浩登画廊廊主艾曼纽·贝浩登认为如今在上海与2012年在香港设立空间的状况已经完全不同,“我们很幸运地看到在亚洲,一切演进都那么迅速。在欧洲花20年才能发生的改变,在亚洲只需要5年。”

  如何在国际化影响之下进行本土化的探索也是上海各大艺术机构思考的问题。去年,法国乔治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与上海西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为期五年(2019年-2024年)的“临时蓬皮杜”展陈合作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西岸美术馆驻留五年。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类似国外艺术机构进入上海,对于这样的趋势,上海本土的艺术机构会如何反应?

  中华艺术宫执行馆长李磊表示,中华艺术宫对今后几年规划的主题是“传承、创新、开放、融合——打造全球华人美术的雄伟殿堂”,除引入海外华人名家的大展,也着力对本土艺术进行梳理呈现,如与澎湃新闻合作策划的“文心雕龙—上海山水画展”就是第一次对上海本土山水画家进行的大型梳理。

  “我觉得,我们应该要更加抓紧,发出中国自己的声音,上海自己的声音,自己独特性的声音,”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说,“我们会着重于介绍中国自己的当代艺术,同时也引进国外的艺术家展览,其实还是为了做一些类比,或者形成一种交流对话。”

  国外画廊通过西岸艺博会的平台将自己的理念传达到亚洲。西岸艺博会创始人周铁海说,“博览会在展位的尺度、展墙的厚度,以及灯光照明等展示方面,提供给参展画廊最专业的服务,使得作品可以更好呈现。艺博会对于整体氛围和参观体验的规划,让藏家和观众能够在舒适的节奏和环境下欣赏作品,有更多时间了解作品,和画廊交流。”可见,专业化成就了国际化。

  专业化的背后与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当然有着巨大的关系。上海西岸的发展更是未来可期,2018年9月“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西岸举行,在当下艺术和科技融合的大背景下,上海正在打造一个融合艺术、设计、城市一体的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国际级的交流中心和平台。明年法国蓬皮杜中心将与上海西岸艺术博物馆展开合作,共办展览和研讨,中法也将在互利基础上在教育、影视、语言等领域开展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

  当然在国际化的背后,有些问题或也值得关注:相对于外国大牌艺术家的展览,部分中国艺术家的展览可谓门可罗雀。由于西方的展览大多在体验性和剧场性上受到过市场的检验,并有到访量的数据作为支撑,所以有一定的投资保障。

  打造良性发展的艺术生态系统,将本土艺术推向世界

  “过去,中国艺术家可能学习的是欧美艺术,而现在更需要的是将中国艺术推向全世界。”香格纳画廊创始人劳伦斯提及了中国艺术家和艺术市场的关系。如何推广本土艺术家和艺术人才,打造一个更好的、良性发展的艺术生态系统,或为未来上海艺术的完善方向。

  百年老字号文化品牌朵云轩这些年一直坚持为持续推广上海本土艺术家出力。朵云轩集团总经理顾林凡说,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是实实在在的工作,其中购物、服务、制造、文化四方面跟朵云轩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朵云轩的品牌虽然有一百多年,但追求的是一种良性的艺术生态与“既老又新”,即老店而能创新。

  在对年轻艺术人才的扶持方面,上海美术学院前不久开通了首届上海策展人实验室。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青策计划”已举办至第五届,希望并且鼓励年轻人借此机会提出不同寻常、打破常规的策展想法。已举办四届的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则力求从多维度、多方位呈现当下青年艺术家的独特艺术视角,让青年艺术家获得更多的关注,主办方介绍,每年青艺博都收到大量来自中国主流艺术院校、青年艺术家的投稿,其中更包括海外青年艺术的参与,每年增量约是3000名艺术家(约15000件作品)。

  此外,几乎所有的当代艺术馆都会每年安排一场国内年轻艺术家的群展,或者设立一些给国内艺术家的奖项。

  上海几家艺博会几乎都在学术性上下功夫,除了研讨会与论坛,这也体现在整个上海同期展览的联动上。而对画廊而言,这也几乎成了自觉的追求,参加西岸艺博会的泰勒画廊创立者秦睦说:“许多画廊拿来的作品其实不是来卖的,而是给自己定位,告诉人们自己的性格是怎样的。”在他看来,艺博会中画廊之间竞争激烈,展现出自己的特色非常重要,在艺博会上更多地呈现画廊的学术性,能够让专业观众看到他们的定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两大艺博会都取消了给售出作品“贴红点”的环节,虽然侧重点不同,但西岸艺博会和ART021无疑都在探索学术性和商业性的平衡。对于各大美术馆和博物馆而言,这样的探索则更多体现在兼顾展览的深度与流行度上。以日前正在举行的展览“弗朗西斯:消耗”“路易丝·布尔乔亚:永恒的丝线”“辛迪·舍曼中国首展”为例,这些展览不仅吸引了大批观众,成为“网红”拍照景点,同时也保持了自己的学术性。而学术性,正是上海双年展、上海艺博会多年来一直重点强调的展会属性,为打响和保持上海文化艺术品牌提供了坚实内核。

  11月15日,英国艺术家大卫·霍克尼的一幅画作以9000多万美元成交,一举成为“在世最贵艺术家”。据知情人透露,英国政府是将大卫·霍克尼这样的艺术家提升到国宝层面、作为国家文化符号向全球推介的,在不远的未来,他的个人大展也可能移师中国。可以想见的是,展览本身的火爆以及与随之而来的画册、复制品等周边产品的热销。前不久,美国艺术家爱德华·霍普的作品《中餐厅》在种种运作之下也拍出了近亿美元的天价,令人感叹当代艺术市场的深不可测和巨大发展前景。

  上海在艺术产业上多年的潜心布局和努力耕耘无疑是有远见的,它的规模效应已经显现,打响“文化品牌”的三年行动计划更是体现了上海在艺术产业上必有作为的坚定决心。在上海举办的各类艺术展会既是艺术盛事也是城市名片,艺术园区不仅容纳了艺术家和艺术产业,本身也生长为城市新型多功能空间。艺术产业正在成为嵌入上海城市发展、进一步提升上海城市能级的重要支柱,抓住这样的机遇,借国际艺术交流的力量大力培育本土艺术市场并使上海成为继伦敦、纽约之后的国际艺术交易中心,将使我们这座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向着更高、更丰富的层次迈进!( 黄松 钱雪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