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给土地“加”上高品质功能价值廊下郊野公园二期探索新模式
廊下郊野公园农林水乡效果图。(资料)
上海首家开放的郊野公园又有新动作。9月28日,金山区廊下镇土地整治二期项目开工,意味着廊下郊野公园二期建设拉开序幕。预计2020年6月完工。
廊下郊野公园二期项目位于廊下镇西部,东至向阳河,北至友好中心河,西南至镇界,总面积约9.4平方公里,占总规划面积的44%左右。二期项目以“田园马拉松”道路为纽带,串联起生态涵养林、精品良田、生态湿地、文化村落等自然田园风光。墨翠烟霭、古木交柯、蝴蝶生境、农林水乡、藕香榭池、邱移果香和农桑荷锄七处示范点是这条带状景观线上的亮点。根据设计方案,二期在不改变土地类型的前提下,因地制宜,设计类型丰富、功能多样的复合型景观。其中,三处示范点聚焦土地整治复垦的景观提升,探索可复制、可借鉴模式。“农林水乡”域内设有生态水处理区和精品良田种植区,将构建多功能的复合生态净化系统。农田灌溉尾水,通过自然生态化的处理将回流主河道,改善河道水质。“藕香榭池”探索鱼塘改造,将打造以水稻田为基础的农田湿地,引入浅水藕、茭白、茨菇等水生经济作物,成为经济观赏作物生态区。“邱移果香”探索建筑用地减量示范。现有荒地改造为特色果园。域内一座水塔将“变身”观光塔,提供综合休憩空间。
相比廊下郊野公园一期,二期项目更注重提升生态系统,凸显“绿色”“生态”理念。此外,设计方案还强调保留文化特色、传统建筑元素,如:梳理整治保留建筑;提炼当地建筑特色,用于民宿或旧村改造中。当地的剪纸艺术、农民画也要融入景观构筑物,还要提供活动广场供“打莲湘”等进行表演。
“上海实施乡村振兴的主要手法之一是土地整治,采用‘先减后加’的方式推进。”上海市建设用地和土地整理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个过程分三阶段:首先,对低效工业用地、零散宅基地进行土地减量化,“减下来”的空间用于补充生态空间。然后探索“土地整治+”,因地制宜引入功能,创新出郊野公园模式。
接下来,上海还要探索给土地“加”上品质更高的功能价值。“廊下郊野公园二期项目已开始第三阶段探索。”廊下镇党委书记沈文表示,结合郊野公园深入发展,廊下镇将打造国际医养综合体、研学基地等第三产业项目,实现产业“优一、接二、连三”,推动当地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