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双喜:求卓越矢志创一流 铸品牌耀彩出申江

2018-09-26 10:47:13|来源:解放日报|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上海红双喜(集团)有限公司:推进品牌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 红双喜:求卓越矢志创一流,铸品牌耀彩出申江

红双喜:求卓越矢志创一流 铸品牌耀彩出申江

  曾几何时,上海轻工是上海的骄傲。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少老品牌渐渐淡出了市场,破解发展瓶颈,成为重中之重。

  为了更好地提高企业品牌的市场竞争力,近年来,上海红双喜(集团)有限公司始终坚持“品牌经营、投资管理”的发展战略,积极发挥现代企业制度对品牌建设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在品牌建设中的作用,促进企业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规划品牌发展和品牌延伸。同时,居危思进,支持企业加大对科研投入和人才引进与培育的力度,以“赛事推广、文化营销、校企合作”等方式巩固市场份额。

  站在新时代的制高点上再出发,上海正全力打响“四大品牌”,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顺势而为,上海红双喜(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关联企业正不断为上海和国家的建设发展添砖加瓦。在红双喜集团公司看来,“追求卓越的品牌取向、瞄准国际的品牌标准、不断创新的品牌延伸、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这个时代上海品牌、中国品牌所应有的特性。

  2018年 6月 7日,上海红双喜(集团)有限公司三喜临门,关联企业上海红双喜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红双喜”品牌、上海马利画材有限公司持有的“马利”品牌、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持有的“敦煌”品牌同时获得“上海品牌”首批认证,为上海全力打响“四大品牌”,增光添彩。

  红双喜

  彰显“上海制造美誉度”

  经历共和国初创、探索、改革开放的各个发展时期,红双喜不仅是中国乒乓器材行业的领军企业,而且已经成为了中国品牌的代名词,坚定追求卓越的发展取向,力求做到优势更优、特色更特、强项更强,真正构筑起不可替代的企业战略优势,红双喜用实际行动彰显“上海制造”美誉度。

  2015年9月24日,作为国礼,3张球台、20张挡板、100只乒乓球和10副球拍漂洋过海来到了美国林肯高中,而这些礼品全部由上海红双喜股份有限公司所打造,“小小银球,推动大球”,再成佳话。

红双喜:求卓越矢志创一流 铸品牌耀彩出申江

  求卓越,求新求变创一流

  1959年,为了两年后在中国第一次举行的世界大赛——第26届世界乒乓锦标赛上使用国产器材,周恩来总理把制作国际比赛用球的重任交给了上海。这对于当时的上海而言,无疑是摸着石头过河。

  时间紧,责任重,要怎样才能完成这项光荣的任务?本着一股子不服输的体育精神,红双喜研制人员从当时独享世乒赛用球资格的乒乓球上测出圆度、软硬度、偏心度等10项质量标准,又进行了200多次原料配方的试验,最终制作出了中国第一只符合国际乒联比赛标准的乒乓球。为“庆祝国庆十周年”及“容国团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周总理命名产品为“红双喜”。

  红双喜近60年的发展历史实质上是一部不断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历史。从中国“赵州桥”拱桥造型的“彩虹球台”,到“38毫米转40毫米大球”研制,再到各式各样的乒乓球拍,红双喜始终保持着每年30%的产品更新率,并拥有着百余项关键专利技术与发明。

  卓越与创新,铸就红双喜品牌在国际乒乓行业的领先地位,赢得国际乒联的高度肯定,使得红双喜拥有了更多国际话语权。红双喜是国际乒乓球制造商协会副主席单位,其中,40毫米乒乓球、“40+”新材料乒乓球的国际标准均采用红双喜技术标准作为蓝本制订。同时,作为中国体育用品标准起草单位和中国乒乓球制造商协会主席单位,红双喜还是乒乓器材国家标准的主要制订者。截至目前,红双喜参与制订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达17项之多。

  面对骄人的成绩,红双喜并不自满,求新求变应对挑战,不断创新品牌延伸,向羽毛球、举重和“三大球”进军。2016年 3月,红双喜“FS180”全天候室外足球荣获国际足联FIFA高质量认证,成为国内唯一获此殊荣的品牌。

  让世界更精彩,让生活更美好

  从1959年开始,红双喜共计为我国逾200位世界冠军提供过个人运动器材的研发和技术服务支持,从徐寅生、李富荣到王励勤、丁宁等,为中国国家队众多的运动员量身定制提供红双喜乒乓器材。

  在顶级赛事方面,2000年,红双喜第一次进入奥运会,之后连续6届成为奥运会乒乓器材供应商,18次成为世乒赛的器材供应商。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全运会等一系列国内外顶级赛事也纷纷同红双喜开展合作,仅2017年,红双喜就赞助了36个系列的国际大赛、近50个系列的国内赛事。

  为了促进国民身心健康的发展,红双喜积极推动全民健身,每年支持全国民间比赛活动100余场。其中,“红双喜杯迎新春乒乓球公开赛”被誉为沪上乒乓球业余爱好者的“乒乓春晚”。因为红双喜对世界乒乓运动的杰出贡献,得到了国际乒联主席维克特以及国际乒联终身名誉主席徐寅生等人的肯定和支持。

  走进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消费需求的提高给上海品牌带来了一项重要的任务,上海品牌适应消费升级的需要迫在眉睫。针对用户的不同特点,红双喜构建了全体系产品,如儿童小足球、可清洗羽毛球拍等。红双喜相信,社会评价是第一评价,社会感受是第一感受,唯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助力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才能真正肩负起企业责任。

  马利

  光照中国为梦想插上翅膀

  1999年,天安门又到了更换毛泽东同志画像的时候了,不过这一年更加意义深重:这是我国第一次使用国产油画颜料绘制毛泽东同志像。颜料的生产企业就是上海马利画材有限公司。著名画家葛小光说:“画中国伟人,只有用中国自己的颜料,我的心情、感觉才特别得好。”

  其实在过去,这项任务一直是由进口油画颜料完成的。经过多年的对标国际与研发,马利终于实现了飞跃,油画颜料的防晒、防水、防温差等标准都达到了一流的技术水平,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从此用上了国产的马利颜料。

  在这背后,则是马利几代技术人员的努力。早在1962年,马利就推出了中国第一支软管国画颜料,突破以往传统的块状颜料,方便大众使用。在2000年,马利建立了全国文教用品行业唯一的省(市)级技术中心,并装配有德国制造的先进的仪器设备,以确保马利产品的性能指标始终紧跟世界先进水平。同时,马利还聘用国内外技术权威人士作为产品研发的强大助推剂,为马利品牌走向国际奠定了坚实基础。

红双喜:求卓越矢志创一流 铸品牌耀彩出申江

  追求高质量,是马利长期以来所坚持的,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做好马利的品牌,让国人可以用国产的颜料画出最美的世界。马利的高品质也获得了国内众多书画大家的认可,艺术大师陈逸飞曾说:“马利的历史也是我们中国画家发展的历史,是连在一起同步成长的。”

  马利与中国美术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从创始至今,始终将回报社会、促进我国美术事业发展作为重要使命,与中央美院等国内顶级美术教育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于右任曾为马利题词“光照中国”,现在,这束光因高质量发展而越发耀眼。

  为什么诸多画家都青睐使用马利?除了马利本身的高质量外,更重要的是马利对艺术家的情怀。艺术之梦需要“隐形的翅膀”才能高飞远举,而马利恰恰给予了他们翱翔的机会。依托于上海建设国际时尚之都的契机,马利正在重新规划马利文化创意园区,构建一个更为多元的艺术环境。在这里,各国的艺术家都可以拥有一片蓝天,艺术的火花在这里迸发。如果艺术家有热情、有思想,马利还会邀请他们以驻地创作的形式进入艺术家工作室,给予他们最好的帮助。

  孩子的梦想是最美好的,但这些梦想更需要人们的呵护才能够茁壮成长。正因如此,马利不仅悉心打造了多个公益项目和暑期活动,还设立了“小小梦想角”基地,为社区孩子提供画笔。马利人相信,只要给孩子们一支画笔、一张纸,他们就会描绘出色彩斑斓的世界;只要给予足够的机会,将会有更多孩子爱上绘画,从事绘画。

  走进新时代,马利已不再是纯粹的画材品牌,而是注入了文化艺术元素,蝶变成为了一个文化品牌。立足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马利以“潮流时尚、魅力艺术、精彩生活”为主题,持续发力,为的只是以梦为马,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今日马利,这家发端于 1919年的经典品牌企业,秉持着“马到成功,利国利民”的初心,不断探索,通过企业重组,正在积极进行科研创新,调整产品结构,逐渐走上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敦煌

  传承经典引领时尚

  提起敦煌,自然想起美轮美奂的“飞天”。那么,作为一家民族乐器制造企业,“敦煌”又是如何“飞天”?

  60年来,在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不断努力下,“敦煌”品牌承担起了传承、弘扬和发展中国民族乐器文化事业的使命和责任,以“四个新”助力“上海文化”品牌建设,努力发挥品牌新优势、链接社会新资源、创造发展新动力、营建企业新格局,推动中国乐器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老字号“敦煌”品牌,逐步成为上海文化品牌的一块“金招牌”。

  中华民族乐器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艺术积淀与人文智慧。然而,近年来,随着音乐发展的多元化与流行化,中华民族乐器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冲击,一些民乐表演观众流失较大,少部分民族乐器还面临着失传的风险。

红双喜:求卓越矢志创一流 铸品牌耀彩出申江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民族乐器,需要做好文化的传承。从本世纪开始,敦煌便开始推行“文化营销”战略,频频亮相国际舞台。同时,敦煌还通过建立民族乐器陈列馆、举办民族乐器大赛、创建敦煌艺术学校等举措,发动全民参与民族乐器传承。2017年,敦煌联合主办“首届澳门国际古筝音乐节”。在开幕式上,伴随着2520台敦煌牌古筝弹奏出的天籁之音,“最大规模的古筝合奏”这一项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就此诞生,同时敦煌人成功研制低音乐器,弥补民族乐器制造的空白。

  文化传承,只有注入青春能量,才能生生不息。作为上海唯一的职业民族室内乐团,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组建的上海馨忆民族室内乐团自2005年成立以来在国内外演出500余场。“玲珑国乐”、“海派的味道”等民乐演出品牌一改老百姓心中对于民乐的刻板印象,乐团青春活力的形象与风格多样的演绎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前来观看民乐音乐会,成为民乐的爱好者。

红双喜:求卓越矢志创一流 铸品牌耀彩出申江

  于是,敦煌悄然发生着变化。一方面,在乐器上下手,全新的装饰工艺、改良创新的民族乐器满足了人们对于演奏的更高需求;另一方面,探索“老字号+互联网”模式,通过网络新媒体进行品牌文化推广,吸引了众多年轻的民乐爱好者的关注与喜爱。

  敦煌乐器的定位很明确,它不是一般的消费品,而是文化产品。传承并不意味着墨守陈规,而是要在保持传统民乐精髓不变的前提下,在创新与时尚上大做文章,致力于创造值得后人收藏的、有艺术价值的文化产品。绢画、漆器等工艺的嫁接与纪念版、极品版民族乐器的开发,为传统民乐注入了新的活力,民族乐器不再单一地发挥着它的音乐器物属性,它更成为了一件文化载体,奏响着中国之声,并在每个人的心中镌刻着中国文化。

  努力终究是会有回报的。多年的技术攻关不仅让民族乐器生产逐步从传统的手工制作中得到解放,同时,对品质的精益求精更使得敦煌牌产品屡获殊荣。再加上一批批技能大师和工匠队伍的薪火相传,敦煌有力地扛起了中国民族乐器发展的大旗,为民族乐器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新时代,唯有持续创新才能持续发展。对于民族乐器而言,在人们精神层面需求越来越高的当代,只有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才能紧跟时代步伐,更好地传承经典的民族文化。

  打响品牌,只有进行时

  今年,恰逢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同样,打响品牌,也只有进行时。

  回顾红双喜、马利、敦煌品牌的发展之路,这些接地气的经典民族品牌能够共同取得首批“上海品牌”认证,在彰显企业品牌美誉度的同时,彰显出上海改革开放四十年在经济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

  “红双喜”品牌的成长,源于改革开放四十年生产要素、市场机制的充分发挥,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也就没有今天的“红双喜、马利、敦煌”,因此,需要更深地理解“改革开发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企业与企业家是品牌战略的主力军,企业品牌成功与否,关键在领军者。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条成功的经验是在传统的国有企业的基础上,按照现代公司制度逐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造就了一批企业家。上海红双喜股份有限公司60年的发展过程中,三位主要经营者,一脉相承。同时,“红双喜”在 2004年后整体转制为国有参股的股份制企业,股东会、董事会决策、经营团队负责日常经营管理的现代企业制度在企业得到很好的贯彻,充分的激励激活经营团队对品牌经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全力打响“四大品牌”战略中需要深入研究现代企业制度对“上海品牌”建设的影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同时,也要加强研究改革开发四十年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国家品牌对企业品牌的影响,国运带球运,助推“红双喜”成为国际品牌,就非常典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