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四宝”“走月亮”寻找上海人的中秋记忆

2018-09-25 08:56:10|来源:新民晚报|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今日焦点 | 吃“四宝”“走月亮” 寻找上海人的中秋记忆

  中秋之夜,月圆,人团圆。这一天,是月亮最圆的日子,也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有人说,万水千山走遍,所见的月亮,始终都没有故乡的明月皎洁。因而对于我们许多人来说,中秋都有深深的记忆。上海人过中秋不仅少不了月饼,更有鸭子、芋艿和毛豆,合称“四宝”。无论是物质贫乏的年代,还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中秋所寄托的那份浓浓亲情始终没有改变。

吃“四宝”“走月亮”寻找上海人的中秋记忆

图说:豫园中秋彩灯融入了民俗文化工艺特色。杨建正 摄

  月饼创新争艳

  口味回归传统

  在1954年8月的新民晚报上曾经刊登过一篇《本市准备大批副食品供应市民欢度中秋》的文章,其中提到,“今年供应的月饼不但数量上有了增加,花色品种方面,除原有的百果、金腿、豆沙、豆蓉、椰蓉等馅子外,又新添了一种苹果酱月饼,不但味道细腻鲜洁,还具有水果香味;今年百果月饼馅子,放入新疆无核葡萄干后,比以往的更加好吃。”

 

吃“四宝”“走月亮”寻找上海人的中秋记忆

图说:1954年8月29日《本市准备大批副食品供应市民欢度中秋》。

  由此可见,早在解放初期,上海人对于月饼的口味就已非常讲究了,但当时月饼的供应还是非常有限,在改革开放之后,月饼供应量已经大大提升,特别是到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不少来自境外的品牌也纷纷介入,新雅粤菜馆营销策划总监李珏回忆,当时的上海月饼界已经有“狼真的来了”的担心。

  2000年中秋节前夕,新民晚报记者在南京路上一家食品店前观察近半个小时,除了有4个消费者买了鲜肉月饼外,拎着月饼出店门的一个也没有,而此时正是客流高峰时段。一位营业员说,“买散装月饼的很少,总的销量大约要比往年跌去3成左右。”

  经历了阵痛期,沪上的各大老字号除了继续创新之外,也重拾传统口味。从去年的情况来看,受追捧的月饼并不是什么网红口味,而是前几年一直被诟病的五仁。从沪上各大月饼老字号的销售来看,虽然网红口味起了“蓬头”,但是顾客们钟情的还是像五仁、椰蓉、细沙等传统口味。特别是在中秋节过后,在申城的一些老字号企业,如杏花楼、新雅等,中秋节后排队购买散装月饼的顾客依然不少。经历了“看包装买月饼”的非理性消费阶段后,传统月饼真正成为平价美食。

  今年中秋之前,上海杏花楼500箱月饼首次登陆美国华盛顿、洛杉矶等五个城市,一经销售即被一扫而光。

  “四宝”必不可少

  选择越来越多

  在1950年中秋节的时候,新民晚报曾经刊登过一份《中秋菜单》:

  (一)团圆狮子头(二)母子相会(红烧鸡加蛋) (三)葱油烧芋艿(四)素什景(锦)(五)扁尖鸭杂汤(六)猪肝腐衣羹

吃“四宝”“走月亮”寻找上海人的中秋记忆

图说:1950年9月26日《中秋菜单》。

  中秋之夜的团圆饭,凝聚几多思念,承载着传统文化的世代演绎和情感归属,其带来的不仅是一种仪式感,更让我们找到文化的根。从上海人的中秋这顿饭来看,不仅要有月饼,也少不了鸭子、芋艿和毛豆。

  农历八月正好是芋艿上市时节,而且江南方言芋艿谐音“运来”,所以,中秋吃芋艿,不仅一享口福,而且表示好运连连。毛豆,又称“毛豆荚”,“荚”音谐“吉”,表示吉祥如意。在干燥的秋季吃鸭子,也是对身体颇有裨益。

  虽然今天只要到菜场就可以买到这三种食材,但在物质贫乏的年代,即使是在改革开放之初,不少食材都是要凭票供应的。

  在1982年9月7日的新民晚报中写道,“今年国庆中秋的各种食品供应比较充沛,猪肉、羊肉、家禽、名酒、啤酒、月饼等都超过去年水平……一般居民凭小菜卡每户供应牛肉一斤。鲜蛋每户增加一斤,并可选购皮蛋十只。豆制品定量每人增加供应四分,黄豆芽定量每人三分,绿豆芽每人三分。市区、郊区凭九月份糖票一律每人增加一斤。前门牌香烟九月下旬凭票每户八包。节日期间,市区、城镇居民每人增加食油(菜油)五两,麻油一两,郊县社员每人增加食油二两。十月份的粳米供应量每人为五斤。”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情况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在1994年9月12日的新民晚报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据悉今年肉鸭市场供应量将达二三百吨。白鸭、填鸭、烤鸭、酱鸭等生熟品种在稳得福10家连锁店均有供应,陕北、乌北菜场的分割鸭、包装鸭20余吨已上柜;一百多家农贸市场里的江苏草鸭、青浦白鸭、绍兴毛鸭、江西野鸭和美国绿头野鸭也纷纷应市。”

  现在上海人中秋食品消费不仅是量往上走,而是档次也上去了,大闸蟹、波士顿龙虾等高级食材也纷纷上了普通百姓的餐桌。

  老风俗存记忆

  新习俗更时尚

  已故文史掌故大家郑逸梅在1956年9月19日的新民晚报上刊登过一篇《中秋旧俗》的文章,其中提到,供奉月里嫦娥的香斗,特别是当时城内新北门南香花桥,小东门万云桥,这两处的大香斗,更为有名。凡南市一带的居民,中秋“走月亮”,总要绕到这两处来看热闹,中秋夜还有“走三桥”的旧俗,就是乘着皓月当空,蟾光如水,在大街小巷间兜着圈子,疏散疏散,所谓“三桥”,乃是从家门出发,经过桥梁,到目的地再回到家门,要走过三桥。

吃“四宝”“走月亮”寻找上海人的中秋记忆

图说:1956年9月19日《中秋旧俗》。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中秋夜出游赏月,上海人叫做“走月亮”。今天的人们,已经不太在乎究竟走过多少桥,而在中秋夜外出赏月则越来越时尚。

  2003年9月12日的新民晚报曾经刊登过《看上海人热热闹闹过中秋》一文,其中提到,从南京西路步行街一路直至陈毅广场,外滩沿街两侧的人行道上都挤满了出门散步的人群。霓虹灯下的东方明珠、金茂大厦、国际会议中心和黄浦江上闪动的水上巴士引得路人流连忘返,城隍庙、新天地也是游人如织。

吃“四宝”“走月亮”寻找上海人的中秋记忆

图说:2003年9月12日《看上海人热热闹闹过中秋》。

  这两年,传统文化则越来越多地融入到人们的赏月活动中。在民俗专家看来,在中秋之夜外出赏月,不仅是人与自然对话、沟通的良机,也是实现人际关系协调的有效途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