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办刊《中国教会新报》(影印本)首发

2018-09-05 08:47:35|来源:文汇报|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晚清办刊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中文期刊《中国教会新报》(影印本)首发

  在中国早期报刊史上, 《万国公报》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然而,鲜少有人知道它的前身是1868年创刊的 《中国教会新报》。历时数年整理与打磨,由上海书店出版社依据上海图书馆所藏全套原刊出版的《中国教会新报》 (影印本)9月4日在徐家汇藏书楼首发,为人们揭开了这份晚清时期办刊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中文期刊的面纱。

  《中国教会新报》 (后称 《教会新报》,以下统称 《教会新报》),由传教士林乐知在上海创办,自1868年9月起,每周出版一期, 至1874年8月,前后出刊300卷。该刊从第301卷起易名为 《万国公报》,此后历经停刊、复刊、周刊改月刊等变化,至1907年终刊,共以此刊名出刊677卷 (册)。

  “《教会新报》的创办虽以传播宗教为目的,但在经营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适应性变革,使刊物的内容逐年发生变化,办报重心由宗教宣传向世俗知识介绍转变。”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主任黄显功指出,实际上,在该刊易名《万国公报》前,就已经成为一份包括宗教、政治、社会和科技内容的综合性期刊。它是晚清西学东渐的重要媒介和文字载体,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启蒙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于研究中西文化交流、中国近代出版史等都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比如,该刊传播了内容丰富的西学,客观上推进了西学东渐。据记载,《教会新报》首先刊登的是化学知识文章,从第四期起刊登 《择抄格物入门化学第一章论物之原质》,以后持续40期连载 《接抄格物入门化学》。此外,陆续刊登了天文、地理、地质、生物、医学、农学方面的文章,同时介绍了大量西方科技发明的成果,如电灯、电报、照相、火车、铁路、自行车、显微镜、印刷机等产品,以及各国的教育、历史、政治、社会现状。在当时,这些新知识很大程度上开拓了中国读者的知识视野。

  值得注意的是,林乐知在主持 《教会新报》出版的同时,还在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从事译书工作。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由政府创办的翻译西书机构,也是中国近代译书最多、影响最大的翻译机构。根据1909年所编 《江南制造局译书提要》的统计,该馆先后共译书160种。对于林乐知而言,在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译书工作是他一生中的重要经历,他在 《教会新报》上对此也有报道。

  比如,他在第180期上刊登了署名“翻译馆友”的 《上海制造局译书记》,介绍了翻译的图书和口译者,列出了已“刻成之书” 《运规约指》 《制火药法》等十二种书的价格和售书地址。从第181期起连载了朱逢甲所写的 《新译西书提要》,首刊 《开煤要法》提要,字数占到五页半,之后各期连续发表了《制火药法》提要等。这些文章宣传了翻译馆的译书成果,为中国近代出版史上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史料。

  有学者表示, 《教会新报》上的“告白”和各类广告也是值得关注的内容,它们为史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别样的视角。

  据了解,上海书店出版社曾于2014年推出全套 《万国公报》 (全60册),此次又依据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国教会新报》全套原刊,按照16开精装,分装10册影印出版,使这套中国近代早期的中文期刊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