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子重新评论文学经典意义何在

2018-08-28 08:56:32|来源:新民晚报|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青年学子重新评论文学经典意义何在

图说:大赛架起年轻人与经典之间的桥梁 官方图  

  如果说新概念作文大赛展示的是上海文学源源不断的原创力,那么由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发起、主办的“与25部经典的上海相遇——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大赛”则显示了上海文学的理论后备力量的强大。这项以发掘文学评论理论人才为目标的文学赛事今年举办至第二届,来稿数超过1300篇,今天揭晓了今年的获奖者名单。在快餐阅读大行其道的时代,如何架起年轻人与经典之间的桥梁,引导他们从相近的视野跨出,迈向更开阔的远方;如何进一步关心年轻的文学理论批评作者们的成长,成为本次大赛更深远的意义所在。

  与参加《萌芽》主办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以高中生为主不同,“与25部经典的上海相遇”参赛者以本科生为主,还有不少硕士生,少量的是高中生。这是一股来自年轻人回望经典时的思考力量。

青年学子重新评论文学经典意义何在

图说:大赛中,相对另类的文学作品引发青年学子的兴趣 网络图

  年轻人的独立思考

  “与25部经典的上海相遇”赛事所选择的“被评论”作品大多出自《海上文学百家文库》。这套131卷的厚重“文库”,精选了19世纪初期至20世纪中叶,在上海地区出现的267位作家富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艺术特色的代表作品,约6000万字。本届赛事邀请青年学子品读的25篇作品并非全是作家的代表作,有些过去被评论得较少,甚至比较另类的作品,如鲁迅《野草》中的《好的故事》、郁达夫《迷羊》、沈从文《八骏图》、刘呐鸥《方程式》等。评论家、大赛终评委王纪人说,这是有意为之的选择,更能考验出参赛者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举例:“靳以作为一个作家,同时也是一个大编辑家,他的早期作品也有不是很到位的地方,所以能够对他的作品提出某些质疑,我觉得的确不容易。这都体现了评论独立的品格和评论者独立的人格,非常可贵。”

  一等奖获得者叶杨莉以评论茹志鹃作品《剪辑错了的故事》入手,她提出:“以一个历史的眼光去看待、去阅读文学经典,我们将获得的审美会宽广很多。希望跟我一样对文学感兴趣,对文学批评、文学创作感兴趣的同学,都有一双能够关怀社会、时代的眼睛,能够出入于宽阔和细腻之间,能够发现这个时代的磅礴和幽微。”

青年学子重新评论文学经典意义何在

图说:学生们在著作中重新认识上海 网络图

  年轻人在发现上海

  上海有重视文学评论的好传统,上海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王伟说:“在这个年代,我们希望能够有全景的反映上海发展的像《子夜》《上海的早晨》这样的作品,但是说句实在话,这样的作品我们还感到非常不够,确实需要通过文学批评去推动,去重新发现。”

  25部经典篇目都指向上海。二等奖获得者、北京大学学生钟灵瑶把上海称作“道不完的城”,“上海是《子夜》当中资本家的角力场?或是引发震惊体验的声光电?是施蛰存笔下都市的压抑体验?还是穆时英所谓的地狱上的天堂?战争年代的人们对上海的远景有何想象?上海在现代化进程中遭遇了哪些问题?种种因素蜇伏在上海这座颇具范式的都市之中。”

青年学子重新评论文学经典意义何在

图说:该书入选本届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大赛书目 网络图

  【相关链接】第二届书目

  1 鲁迅 《野草·好的故事》

  2 苏曼殊 《焚剑记》

  3 叶圣陶 《玫瑰与金鱼》

  4 张恨水 《金粉世家》

  5 茅盾 《腐蚀》

  6 郁达夫 《迷羊》

  7 魏金枝 《留下镇上的黄昏》

  8 许杰 《的笃戏》

  9 沈从文 《八骏图》

  10 柔石 《为奴隶的母亲》

  11 丁玲 《在医院中》

  12 巴金 《寒夜》

  13 刘呐鸥 《方程式》

  14 施蛰存 《梅雨之夕》

  15 张天翼 《砥柱》

  16 萧军 《大连丸上》

  17 秦瘦鸥 《梅宝》

  18 徐訏 《镜子的疯》

  19 靳以 《雅会》

  20 师陀 《果园城》

  21 吴强 《红日》

  22 钱锺书 《猫》

  23 萧红 《牛车上》

  24 张爱玲 《金锁记》

  25 茹志鹃 《剪辑错了的故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