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个“鲁班学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小伙伴争相来学习

2018-09-04 09:04:49|来源:东方网|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上海有个“鲁班学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小伙伴争相来学习

“鲁班学堂”上,学员们为“中国智慧”点赞。

  “在非洲设立10个鲁班工坊,向非洲青年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为非洲培训1000名精英人才”;“为非洲提供5万个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为非洲提供5万个研修培训名额,邀请2000名非洲青年来华交流。”

  9月3日下午,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式主旨演讲上讲述了未来3年和今后一段时间重点能力建设行动后,现场掌声雷动。

  中国源远流长的建造文化、不断涌现的超级工程、世界一流的建造标准、升级建造的的智能技术,无不吸引着世界的关注。传播中国建造标准,助力沿线国家共同提升基础设施建设能力。“一带一路”的提出和实践给沿线国家带去了大型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除了硬件的输出,中国还不忘软件的“升级”。

  在上海,专业高职院校与大型国企联合发起“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国际人才研修班,“一带一路”国家技术骨干以“短时留学生”的身份来沪学习研修。在这里,他们掌握了知识技能,更收获了上海人民的友谊。

  去年11月,首期“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国际人才研修班在沪启动,来自“一带一路”沿线6国的技术骨干来到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实地学习研修;今年6月,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又为第二批研修班学员创新推出城建教育品牌“鲁班学堂”,打造传播中国建造文化与标准的品牌与新模式。

  不用钉子和绳子,仅用自身结构连接支撑,结构却异常牢固,都见过“鲁班锁”,可是锁里的结构究竟如何?由鲁班发明的中国榫卯结构,是古代中国传统的土木建筑固定结合装置,在豫园等江南园林的亭台楼阁中广泛应用,在“鲁班学堂”上,学员比利·安东尼·列与同伴们一起检查尺寸、手工锯切、凿削、打磨、拼装,亲手体验中国精细木工作品“鲁班锁”的制作过程。“中国人的智慧太令人震惊了!”

  首届研修班教师、上海建工集团副总工程师高振峰说,学员们的身份各不相同,有的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政府部门管理者,有的是承包工程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还有当地建设类职业院校的教师。“除了技术的实际应用,我们更希望提供给他们发展的思路和想法,让学员们通过对上海建设发展脉络的了解,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找到适应自己的发展方式。”

  去年底,上海“一带一路”建设技术学院正式揭牌,学院的成立旨在充分发挥上海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的作用,通过专业高职院校和骨干建设企业联合办学的方式,推动援外人力资源开发合作专业化发展。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学员艾伦说,中国的发展速度把不少国家“远远甩在了后面”,为了更好地建设自己的家园,来中国学习先进的技术和发展理念是很多同行的愿望。

  研修班学员费·拉扎在接受东方网记者采访时说:“以前我们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使用过美国标准、英国标准,但自从使用了中国标准,我们就决定将中国标准翻译成我国文字加以推广使用。我从事的是高速公路和超大桥建设的工作,在这方面,我们国家非常认可上海企业的技术,我要把在上海学到的技术知识带回国内运用。”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褚敏表示,作为对外传播中国建造文化的品牌,“鲁班学堂”将不断充实培训内容,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职业教育方面的合作,比如招收留学生、联合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等。“同时,我们还希望通过研修班将中国标准输出到一带一路国家,这样将更利于中国企业的走出去。”

  据透露,“鲁班学堂”明年将面向非洲4、5国招收研修学生,将中国建造文化和技术更好地输出到非洲国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