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村民退休办起“庭院学堂” 老有所乐

2018-09-04 09:12:41|来源:解放网|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风从海上来·讲述|崇明村民退休办起“庭院学堂”,老有所乐

  崇明四面环水,因长江而生,又因长江而兴。

  十多年前,上海就做出了建设崇明生态岛的决策,滚动实施3年行动计划。2016年,经国务院批准,崇明撤县设区。2017年2月,上海制定出台《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十三五”规划》,生态建设站位更高远,生态立岛原则更牢固,不搞大开发理念更坚决,绿色发展导向更鲜明。

崇明村民退休办起“庭院学堂” 老有所乐

  黄士英家门前的新村乡中心横河,最终流入长江。 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

  68岁的新村乡村民黄士英一家的变化,就是近几十年来崇明发展的缩影。离黄士英家100米左右有一条新村乡中心横河,贯穿了整个新村乡,河水最终流入长江。30多年前,河水浑浊、遍布垃圾、路面泥泞,遇到下雨天几乎寸步难行。村里各户人家都靠种田为生,黄士英在幼儿园下了班还要下地干农活。

  如今,中心横河已经成为景观河,河水清澈,生活污水也通过管道统一送到处理站。黄士英家从48平方米的平房搬到了占地104平方米的楼房,每月上千元的养老金让养老也无后顾之忧。

  “要呼吁村民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以行动爱护好身边的环境,守护好家乡的绿水青山。”黄士英表示。退休后,她身体力行开设老年讲堂、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分类……

崇明村民退休办起“庭院学堂” 老有所乐

  黄士英家附近的环境

  环境变好了,生活才能好

  黄士英家住在上海崇明区新村乡新浜村,村北即长江支流。离家100米左右就是新村乡中心横河,这条河贯穿了整个新村乡,最终流入长江。

  多年来的环境变化,黄士英都看在眼里。“以前河水比较浑浊,杂草、垃圾很多。”她回忆说,大约30年前,村民在河里面洗衣服,往里面扔垃圾、倒痰盂,没有垃圾分类的概念,也没有将生活污水纳管,河道好几年才疏通一次。

  另外河边的环境也不尽如人意,“河的旁边是泥巴路,还没有公路,一到下雨天几乎寸步难行,和现在是没法比的。”黄士英透露,那时候新浜村里面各户人家都不富裕,主要靠种地为生。

  黄士英是幼儿园教师,也是农民,每天天不亮,四五点钟她就要和老伴儿下地干农活,天亮了黄士英就去幼儿园上班,下班以后还要干农活,忙到天黑八九点左右才收工,天天如此,“一家三口温饱可以解决,但每天都很累。”黄士英坦言。

  1977年黄士英的儿子出生了,直到1989年,她和老伴儿、儿子三口人都挤在48平方米的房子里,空间很狭窄。

  随着政府对崇明生态环境的重视,黄士英发现,自己居住环境和生活水平都有所提升。

  最近二十几年,崇明农村的生活污水开始纳管,通过管道统一输送到处理站处理,“村民不用每天倒痰盂了,很少看到有人往河里吐痰、扔垃圾”。黄士英发现,村民们渐渐有了环保意识:河水变清了,环境变好了,生活才能好。

  2017年,新浜村实现了公路全覆盖,河道旁多了生态保塌,还种上了树,黄士英每天都看能到河道保洁员去清洁,“如今这条河已经是一条景观河道了,每晚去河边散步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

  同时,村民们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1989年,黄士英把家里原来48平方米的平房搬到现在的地方,新房没多久就造起来了,楼房占地104平方米,屋内的实用面积共有220个平方米。

  2013年,通过土地流转,新浜村每年一亩田能有1250元的收益,黄士英家有十亩田,这样她不用每天早晚下地干活,一年也能有上万元收入。

  黄士英坦言,最明显的生活改变是无养老后顾之忧。近两年,农村满六十周岁都享受政府发放的养老金一千元一个月。

  “平时和老伴儿两个人住,每天晚饭后散步或者跳舞,生活舒适没烦恼”。黄士英告诉记者,周末儿子会带着他的小家庭来崇明住一晚,一家五口人其乐融融很开心。

崇明村民退休办起“庭院学堂” 老有所乐

  黄士英(左)和老伴儿拍的全家福,儿子也组建了小家庭,一家五口日每周末会聚在一起。

  退休后办起“庭院学堂”

  退休前黄士英是一名教师,退休后她也不想闲着没事干,希望能发挥余热。

  2013年,黄士英在自己家里开设了“快乐加加,老年学习团队”,讲讲区里、乡里的最新信息,以及农村土地政策、健康养生常识、育儿知识等,都是些很接地气的知识,每次都有几十个老伙伴来听课。

崇明村民退休办起“庭院学堂” 老有所乐

  庭院学堂上课时的情形(最左为黄士英)

崇明村民退休办起“庭院学堂” 老有所乐

  庭院学堂展窗

  后来这种学习方式在村里普及了。2014年,黄士英将学习团队改名叫“庭院学堂”,现在整个新村乡共有28个,这个数字黄士英很确定,因为她每年都要去讲课,一年两次,都是在居民家里定期开课,内容越来越丰富,有时候请人来讲,有时候自己讲,乡里还会提供电脑和微型投影仪。

  就这样,黄士英的生活从原来天天去田间劳动,变成现在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学,很充实。

  崇明如今要发展成为世界级的生态岛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黄士英也总想着要为这份事业出一份力,让村里的环境变得更好。

  从2018年6月开始,黄士英每天又多了一件事。2018年来,新村乡正在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黄士英就在家附近改造了一个生活垃圾集中投放点,这也是全崇明首个农村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点,主要是“户分、户投、乡运、乡处置”的模式,村民自己在家分类,然后到指定投放点进行干湿垃圾分类投放,每日固定投放时间。

崇明村民退休办起“庭院学堂” 老有所乐

  黄士英在家附近改造了一个生活垃圾集中投放点。黄士英现在早晚都要去宅基东侧的生活垃圾集中投放点看看,记录下邻居们来这投放垃圾的时间、分类质量,做得好的就在小本子上画个五角星,做得还不到位的就画个三角形。除了一开始有少数人家是“三角形”,后来只要家里人没外出,就都是“五角星”了。

崇明村民退休办起“庭院学堂” 老有所乐

  新浜村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处实行垃圾定点投放已经有两个多月了,黄士英发现污染源慢慢减少了,村里的环境改善得更好了,村民们都将这一切看在了眼里,大家的垃圾分类的意识和自治程度也随之提高。

  黄士英坦言,参与到垃圾分类的事情中去,也是以实际行动呼吁村民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以行动爱护好身边的环境,守护好家乡的绿水青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