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如何避免“后学荒”,引学界忧思。上海率全国之先,探索以“名中医工作室”的形式总结中医名家学术思想、临床实践,并在中医院校教育之外探索师承教育,相关经验已向全国推广。6月14日,由上海市卫生计生委、文汇报社联合主办的第七届“文汇中医药文化讲堂”以“名中医工作室”为主题,共论“名中医工作室”上海模式。
陆金根是国家非遗项目“顾氏外科”流派传承人之一、上海市名中医,曾任上海龙华医院院长,在其担任院长期间,首创“名中医工作室”传承模式,并在全国推广。如今,龙华医院的学术群体中,在名中医工作室锤炼过的后学都已成为学科发展的带头人、领军者。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主任医师余小萍教授,担任黄吉赓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负责人。他14岁起在父亲开的药店当学徒,耳濡目染中医疗效,1946年到1949年就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立志学中医,1952年到1957年,求学于北京医学院举办的全国首届中医药专门人才班,打下中西并蓄的基础……在承担老专家工作室的建设任务过程中,余小萍致力研究海派中医传承之道。
叶景华是中医治疗肾病名家,今年叶景华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正式落户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工作室利用现代化技术,拍摄记录叶老的诊疗工作,保存原始资料,录入医疗信息,统计、挖掘诊疗过程中的辨证思路,总结临证经验等,为国内外中医学者及患者提供治疗疾病的共享资料。
基层也有好中医。周家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志欣介绍了丁林宝上海市基层名老中医专家传承研究工作室的推进情况。丁林宝是孟河医派丁氏第四代弟子,他扎根基层卫生一线,探索中医优秀文化在社区传扬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