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看病不用找熟人 松江区让居民放心留在家门口就医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只能查血常规,做其他血液检查项目,需要去中心医院跑一趟吗?松江区的居民会告诉你,不要的。在松江区中心医院检验科,全自动样本前处理系统和全自动生化免疫检测系统24小时不间断地处理全区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送来的血液样本,80%的样本到从接受后3小时内就能发布报告,住得远的居民在家门口就能等到报告。松江居民看病越来越方便了,而这只是一个缩影。
5月29日,由上海市卫生计生委组织的"郊区医联体新气象“系列专题报道,第五站来到了松江区医联体。东方网记者获悉,面对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健康的新需求和医疗服务供给的不平衡、不充分矛盾,松江区全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区域健康品质和人民健康水平。今年5月,松江区被国务院办公厅评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较为明显地区”。
松江区现有常住人口176.48万人,辖区内有1所三级医院,7所区级医院,6所专业卫生机构,1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下设服务站点151所。近年来,松江区把人民健康放在“一个目标、三大举措”战略布局中的优先发展地位。为提升服务能及,松江建立社区医院联动机制,加强上级医院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才、技术梯度支持,2017年二三级医院共有150名专家进社区,提升了基层服务水平。按照三级医院标准,建设和发展区中心医院,加快推进方塔中医医院、泗泾医院、九亭医院等级提升。通过强基层、打基础,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在区域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基本实现常见病、多发病在区域内得到有效诊治。
为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增长。根据公立医院业务量增长、功能定位及诊疗特点等,松江区对各公立医院个性化、差异化的年度控费目标,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进行确认,加强费用监测,确保制度落实。通过多方联动、多措并举,2017年区级医院医疗总收入增幅为仅为9.7%,且呈逐年降低态势;区级医院药占比32.9%,同比降低4.8个百分点;区级医院百元医疗收入消耗耗材逐年下降;区级医院门急诊均次费和出院病人人均费用分别为228.6元和9576.2元;社区门急诊均次费和出院病人人均费用分别为137.4元和8987.3元。松江医改重点控费指标持续保持全市最优水平之一。
松江区虽是郊区,但在家门口就医,不少“老松江”都很放心。62岁的周阿姨经常会去家门口的方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中药、坐针灸推拿。“叫我去上海,我还不愿意跑,我们这的医生水平高!”家门口看病方便,家庭医生是居民信赖的人。在全区1302个网格化片区,由家庭医生通过初级诊疗、疾病甄别、合理转诊、健康管理等举措,真正实现了“看病不用找熟人”上升到“让居民放心的把健康管理的钥匙交给守门人”。随着“1+1+1”组合式签约的全面推进,移动端的应用开展,通过手机APP移动签约,提高了签约的便捷性。目前,松江区签约居民已达21.9万人,其中老年人签约13.4万人。
为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松江区以单病种为切入点,在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分诊诊疗基础上,探索建立区域分级诊疗标准。完善社区首诊、双向转诊等制度,通过预约优先就诊、通畅社区与上级医院转诊渠道,形成每个家庭医生1对N的全科+专科架构,探索建立树状结构的分级诊疗模式,全区实现签约百姓组合内就诊率79.3%,社区就诊率63.0%,二、三级医院和社区之间开展双向转诊11.6万人次,有效引导签约居民主动利用家庭医生诊疗服务。在此基础上,相继建立三级医疗康复、危重孕产妇救治、创伤救治、肿瘤防治等分级诊疗体系,促进百姓就诊下沉社区。开展专病分级诊疗,加大腹膜透析、慢阻肺诊疗、高血压远程心电监护等适宜技术下社区力度,拓展家庭医生健康管理内容。“腹透下社区,患者得实惠”入选首届上海医改十大创新举措。
为探索更加完善和多元的医联体建设模式,松江区还与市一南院建立慢病诊治、内分泌等合作项目,与儿科医院建立了小儿脑瘫等专科医疗联合体,与中山医院葛俊波院士团队建立人员培训和双向转诊等,初步形成多元化、多专科、多领域的医联体模式,全面提升区域医疗卫生服务整体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