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石库门到天安门"观展人数突破百万

2018-04-04 09:18:45|来源:东方网|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从石库门到天安门"观展人数突破百万 党史大展为何如此轰动

  突破一百万人!4月3日上午11点,“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上海美术作品展观展人数再创新高,突破百万。这也意味着,它成为上海国际艺术节20年来委约作品观摩人次最高的展览,同时也是上海美术展历史上观看人数最多的临展。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5

第一百万位观众

  这位幸运观众名叫陈正,今年41岁,有着20年党龄的老党员。在公众物业公司工作的他告诉记者,两个月前单位组织来参观过,当时就觉得特别震撼,展览形式很特别,作品也很丰富。96幅作品,96年历程,来不及一一细品,听说四月中旬要闭展了,所以想着要再来一次,没想到能成为幸运的第100万观众。

  要知道,“从石库门到天安门”美术展自去年10月开展以来,不断有观众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为满足全国观众观展需求,展览先后两次延长展期。在4月15日展期结束以前,持续火热的观展热情再次迎来井喷式的高潮。

  96幅美术作品,涵盖油画、国画、雕塑等,象征着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6年卓越历程,以石库门为起点,穿越延安窑洞门、天安门、复兴之门,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成长,走向成熟和成功的道路上的一幅幅壮丽篇章。展览特意选取了出生在上海或在上海生活、工作的美术家,有刘海粟、林风眠、程十发、吴湖帆、陈逸飞等,可以说这是上海美术家一次整体的亮相,也反映出几十年来,上海美术界坚持党的“双百方针”和“两为方向”结出的丰硕成果。

  上海以一地之力能呈现这样有历史质感的大型展览,也让每一位展览的参与者感到自豪和赞叹。正如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副秘书长、上海市文广影视局艺术总监吴孝明分析的,展览能在上海取的这么大的轰动效应,与上海这座城市特有的文化气质息息相关。石库门兼具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特征,亦是上海这座城市的独特气质所在。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所在、根脉所系。一大、二大、四大都在上海召开,总工会、共青团从上海发起,我们以上海为起点对党史进行回顾,这个选题一经提出就得到认同。“为了这次展览,我们集结了上海所有的海派艺术大师,这些海派大师在漫长的岁月中,记录时代风云、抒发满腔情感,创作了一大批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人民的文艺作品,丰富了这座城市的红色底蕴,也为我们的党和国家积累了丰厚的精神财富。”

  超8000条观众留言 主办方始料未及

  目前,该展览入选了中宣部创新学习十九大精神的典型案例,上海市委组织部也将“从石库门到天安门”展打造成为全市党性党课教育的特色品牌。这样一门生动的“党课”,吸引了数百万观众的围观,这是连主办方也始料未及的。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6

观展人群

  吴孝明告诉记者:“去年十九大召开之际,我们策划用这些文艺作品举办一场美术展,但完全没想到受到了百万观众的欢迎。我们在展览末尾放了一本留言簿,后来留言簿无法满足观众的内心抒发,我们又搭了一堵留言墙,每隔3-5天就要换一波,目前收到超过8000条观众留言。”

  记者在留言墙上看到不少便签条上写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愿祖国富强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等。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王隽把留言墙看了一遍又一遍,她告诉记者:“‘石库门到天安门’是一套组合拳,我们有美术展、诗歌朗诵、还有最开始的大型交响合唱《启航》。把静态的美术作品与动态的诗歌朗诵相结合,这种艺术呈现方式此前没有,新颖的艺术样式给观众带来了新奇感,党史可以这样重温,因此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我想,每个人都会给你一个喜欢这个展览的理由,这也是我们主办方把展期一延再延的原因。”

  年轻人反响热烈 对红色文化兴趣浓厚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受到越来越多青年观众的喜爱。在微信、微博、B站等青年人聚集的互联网社交平台,观众们通过生动又不失文采的艺术评论表达对展览的赏析:“上海最强阵容护航最红美术展,颜值逆天!”、“厉害了!上海打造‘从石库门到天安门’党性党课教育美术展”、“热血青春,始于足下”……。记者看到,上海市光明中学学生记者团成员储倩倩通过学校的官方微信平台抒发心声:“时至今日,这些有温度的现实题材创作还在感动着我们,激励着每一位学子,继续砥砺前行,不忘初心!”复旦中学党支部通过互联网发声:“追寻历史足迹,展望伟大百年……”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策展人陈琦连连感叹:“我做美术工作怎么多年,了解年轻人相比于主题展更热衷于当代艺术展。而这次主题性的美术展,他们却恰恰非常关注、反响强烈。年轻人对主题性展览表现出这么大的热情,还是前所未有的。这也是之后我们需要好好研究的课题,组织好作品,引导广大年轻人来参与。”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7

在写留言的观众

  年轻人对红色文化的浓厚兴趣,吴孝明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这来源于年轻人是通过红色文化了解了上海这座城市,又通过这座城市的文化了解党的发展史。“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13位代表到8900万党员,这些历史的过程通过视觉艺术在我们面前变得鲜活温暖,见证了中华虽历经战乱,也依然能薪火相传。每幅油画仿佛让我穿越了时光之门,回望过去的砥砺奋进。”

  文化品牌继续推广 下阶段改编易于传播简化版

  交响乐合唱、美术展、诗歌朗诵,上海以三个打组合拳,经历近半年的展览、演出,“三位一体”的三项艺术展演已经成为上海的一块名片,“这已经成为一个上海的文化事件,未来我们要进一步把‘从石库门到天安门’的精神传承好、发扬好、继承好。”吴孝明认为,这个展览形式是可推广、可复制性的,未来我们会更多的思考主题展对我们的触动。

  王隽也表示,之后会继续做把“石库门到天安门”的文化品牌好好推广下去,尝试做易于传播的简化版。“比如去年年底我们与教委合作,在学校春节联欢会演时,做过《启航》的学校版,反响很好。因此下一阶段,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在展览形态、音乐呈现上,即保持原汁原味,又改编程成更有传播力的形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