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加大民乐保护传承,建立20多个江南丝竹保护传承基地 让“柔美糯”的丝竹之音传遍申城
江南丝竹这个流传于苏浙沪的民间音乐乐种已有四百年历史。江南的风土和人文孕育了丝竹之音的细腻婉约,成为江南人挥之不去的乡音乡愁。近年来,上海加大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传播、交流。从2014年至今,全市已建立20多个江南丝竹保护传承基地,培养了多支演奏队伍。与此同时,华阴老腔、侗族大歌、西北“花儿”、陕北民歌等国家级非遗项目纷纷登上申城舞台,音乐类非遗的省际交流渠道愈加畅通。丝竹声、弦乐声,在上海处处可闻。
汇聚民间力量,传承丝竹之音
江南丝竹是民族器乐中最具地域文化特色的乐种之一,以丝弦乐器和竹管乐器为基本编制,已被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奏时,风格优雅、曲调婉丽,富有江南秀美之风。在发展过程中,江南丝竹形成了“八大曲”,包含《欢乐歌》《行街》《三六》《四合如意》《云庆》等八个作品,广为流传。
在上海,活跃至今的多个江南丝竹民间乐团,已成为推广江南之音的重要力量。上世纪40年代,国乐大师孙裕德创办了上海国乐研究会,该会很快便成为沪上知名的民间国乐团体。1981年,孙裕德之女、江南丝竹市级传承人孙文妍召集了原上海国乐研究会的老会员进行复会,继续以传承江南丝竹为己任。“有人曾说,‘非江南丝竹,不能体现出江南的山水’,江南的音乐之美,就是在江南丝竹中体现出来的。”孙文妍认为,传承的要义是“原汁原味”,“民间乐团要把艺术做到极致,专家喜欢、百姓喜欢,乐种就会保留下来。”
每周四下午,在湖南街道的活动室中,乐队成员准时到场排练,30多年来从未间断。这支队伍曾在东方艺术中心、上海大剧院等多个院团举办专场演出,并在“海内外江南丝竹比赛”中荣获金奖。孙文妍说,最令她感慨的是,很多次,音乐会结束后,不少听众感叹“久违了”。“明明是传统音乐,给人的感觉却是久违了。现在的音乐都太直白了,很张扬,这种内敛的东西一下子都听不到了。”身为传承人,她希望传承最朴素、最原原本本的江南丝竹,“通过队员间的长期切磋、磨合,在演奏上不断精益求精。”2014年,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启动江南丝竹保护传承基地创建工作,目前已在松江区中山街道、金山区山阳镇、崇明区新河镇等地建立22个传承基地。
而在每周二下午,茉莉花江南丝竹社则相聚在上海市工人文化宫,演奏起悠扬乐声。除了参加各类丝竹展演,大部分队员还以辅导员、教师等身份在学校、社区推广江南丝竹。2016年,以乐团现有乐谱库为基础,团队还搭建了“茉莉花乐谱阁”,持续汇聚、整理、制作民乐及江南丝竹经典乐曲谱及音像资料。
传承需要新人,发展需要新作
除了原汁原味的传承,还有不少音乐家致力于丝竹音乐的创新。
上海民族乐团二胡演奏家沈多米是江南丝竹浦东派传承人。她出生于江南丝竹世家,和弟弟沈多雷一起是家族第四代传人。到她父亲这一代,就已经脱离民间演奏,进入专业范畴。当年沈多米考上海音乐学院时,凭借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的《欢乐歌》打动了评委,“江南丝竹柔、美、糯,充满水乡味道,不同的演奏方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沈多米今年55岁,她希望能找到热爱江南丝竹的年轻的“第五代”传人,也希望能为民间江南丝竹的传承提供专业支持。“人才是江南丝竹传承和发展的当务之急,江南丝竹的传承和创新需要专业力量和民间力量的合作。江南丝竹最初是来自民间的,今天我们仍然要向民间学习,向传统学习。”
年逾古稀的顾冠仁曾是上海民族乐团团长、艺术总监,在江南丝竹的创作和推广上,他从未停止过脚步。1982年,他新创的江南丝竹作品《春晖曲》在当年的“上海之春”首演,让人印象深刻。1987年,作品《绿野》获首届“海内外江南丝竹创作与演奏比赛”创作一等奖。近年来,他更是植根传统,创作出《春晓》《清清洋山河》《瀛洲古调二首》《瀛洲新韵》等系列“新江南丝竹”作品。作品凝聚了古曲、小调、戏曲和丝竹的精华,既呈现水乡泽国的秀美,又兼具都市人文的灵动,展现出当代江南丝竹的活力与风采。顾冠仁说,今天要传承江南丝竹,不能只局限于传统的“八大曲”,还有许多被忽略的宝藏可以被挖掘和传承。“比如,前两年的海内外江南丝竹邀请赛,将《凡忘工》和《小霓裳曲》这两首非常有特色的传统江南丝竹作品作为指定曲目,就能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些优秀的作品。”
目前,上海民族乐团有着不同年龄层的江南丝竹演奏组合,其中不乏90后的演奏家们。前辈带后辈,将丰富的经验代代相传。乐团的演奏家们在海内外江南丝竹创作与演奏比赛、首届中国民族器乐民间乐种组合展演比赛、多届海内外江南丝竹邀请赛等大赛中荣获金奖、“最佳演奏奖”等最高荣誉。
加强省际交流,彰显江南风味
前不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老腔的传承人在漕河泾新春音乐会上一展歌喉,赢得阵阵掌声。得益于省市间的交流互通,上海的音乐爱好者在享受江南丝竹的“文人美”的同时,还能聆听到截然不同的民间音乐风格。
“音乐”是近年来漕河泾街道打出的一张名片。连续三年,街道的新年音乐会都以民乐为主角,古筝、唢呐、中阮演奏颇受居民欢迎。春运期间,街道还组织专业乐队与社区民乐队共同在上海南站送演出。即将到来的3月25日“文化服务日”,街道将邀请四川扬琴国家级传承人刘时燕来沪演出。
从古至今、从南至北,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形式。“‘民间音乐类’非遗内容最为丰富,表演性强,观赏性强,艺术性好。”徐汇区非遗办负责人金志红很早就萌生出打造一个展示音乐类非遗的平台。2015年6月,文化遗产日期间,徐汇区“国乐雅韵”民间音乐推广平台第一期演出正式亮相。之后的每月最后一个周五晚上,在梅陇文化馆都有一场音乐类非遗的演出。华阴老腔、宁夏口弦、布依族八音坐唱、青海平弦等原生态的民间音乐都曾登上舞台,与沪上观众面对面。时至今日,“国乐雅韵”的观众已超过数万人次。
而在顾冠仁看来,省际间的音乐交流,也有利于上海本土音乐的发展。“江南丝竹海纳百川,善于吸收不同地域戏曲和民间音乐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