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80后维和民警顾晔:有种幸福叫和平

2018-03-02 13:54:12|来源:东方网|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赴塞浦路斯维和上海80后民警顾晔:有种幸福叫和平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0

顾晔在塞浦路斯维和时的工作照。

  “复兴号”列车轻盈而平稳地驶入站台,再次整理行装,戴上那顶醒目的蓝色贝雷帽,映入眼帘的是车内显示屏上的“上海虹桥站”。耳畔熟悉的乡音、车外熟悉的场景,提醒着顾晔已从地中海畔的岛国塞浦路斯回到了家乡上海。经历了国际航班与高铁转途的劳顿,虽然还有着时差的不适,但归家的激动让他一下子打起了精神,而脑海中反复回旋着、那维和的300多个日日夜夜,仿佛还就在昨天……他,就是上海赴塞浦路斯维和80后民警顾晔。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1

边境管理、难民救助、社区警务、缓冲区内巡逻是他的主要工作。

  对警察综合素质要求特别高的复杂区域

  岛国塞浦路斯位于地中海东南角,地处欧、亚、非三块大陆的连接地带,战略位置重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爆发冲突后,为维持该区域的和平,联合国在此设置了缓冲区。2017年1月15日,顾晔根据公安部安排随中国维和警队赴塞浦路斯执行为期一年的维和任务。

  根据当地维和警队部署,顾晔被单独安排到塞浦路斯岛东部靠近缓冲区的Pyla警署工作。Pyla镇是全岛唯一一个民族混居的城镇。边境管理、难民救助、社区警务、缓冲区内巡逻是他的主要工作。

  全长约180公里的缓冲区地形复杂,道路崎岖,最窄的地方只有两三米。“卡车从那里过,都会把两边的墙撞塌。”顾晔笑着回忆道。因为该区域人员活动少,虫蛇横行。就在他执行维和任务前,当地一名妇女就因擅自进入缓冲区采集野生芦笋被毒蛇咬伤,因此防蛇也成为维和警察巡逻中的要务之一。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2

顾晔和塞浦路斯居民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在塞浦路斯做“老娘舅”

  “要开展好警务工作,肯定离不开当地人的支持。”顾晔到Pyla镇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习当地语言。在平时巡逻中,用当地语向居民们打招呼,拉近感情。作为来自上海的维和警察,他也会用些“中国式智慧”。“做上一顿可口的中餐招待警署的外国同事,把上海特产大白兔奶糖作为和居民沟通的‘见面礼’。”时常就像上海社区民警走街串巷似的,和居民拉拉家常,抽空教教当地孩子简单的汉语……

  就这样,“China Gu”逐渐被镇上的居民熟识,有不少居民还会在巡逻间歇,主动邀请顾晔进屋喝杯咖啡。而作为民事维和警察,只有取得了信任,才能在工作中减少摩擦,及时化解不必要的冲突事件。

  2017年8月的一天,联合国在Pyla镇上组织一年一度的联谊会。这也是Pyla镇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周边几个镇的上千名居民都会来赶集凑热闹。一大早,顾晔和外国同事们就已经开始疏导来往车辆及人流,维持秩序。突然,Pyla广场上人群一下子聚集了起来。“来送货的北方人开卡车经过,蹭到了广场上摆摊居民搭的凉棚。”在人数众多的广场,一桩小摩擦也会引发大冲突。顾晔和同事赶紧追了上去,摆摊的是小镇上脾气出了名火爆的“老头”冈萨雷斯,只见他激动地拦在卡车前,身旁的其他居民也聚了过来。

  因曾帮助他顺利办理过证件,顾晔和“老冈”结下了交情。知道老头性子急,这次没直接上去劝,而是主动扶起了被撞歪的凉棚撑架。“老冈”一回头看到正在帮忙的顾晔,顿时不好意思起来,也回身把搭起的凉棚往里推。卡车顺利通过,聚拢起来的人群就散了,眼看要起的一场冲突顿时消弭。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3

顾晔顺利完成维和任务回到上海。

  愿为和平负重前行

  “能够四两拨千斤,关键是当地居民的信任和认可!”走在Pyla镇的街上,顾晔和居民们打着招呼:“卡里贝拉(希腊语:下午好),我的朋友!”夕阳西下,远处,聚会的人们燃起了篝火,忽明忽暗犹如家乡上海的霓虹闪烁。

  这一刻的美好,与平时耳闻目睹民众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大相径庭;这一刻的短暂,与维和的那300多个日夜所面对的纷乱截然不同。“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真正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安定与和平是如此珍贵,那些柴米油盐的烦恼是如此让人安心。”

  持续一年在海外执行维和任务,顾晔最牵挂的还是家人,特别是女儿。节假日没法好好陪伴,孩子幼升小入学,课外补习都是妻子在操心。但顾晔从未后悔。“我们维和警察最不想见到的一定是冲突和战争。愿世界和平再无战火!”

  和煦的阳光从车窗射入,把蓝色贝雷帽上的警徽照得分外明亮。拿好自己的行囊,高铁列车的车门已经轻启,心头牵挂的妻子和女儿就在他的眼前。

  2017年10月,联合国驻塞浦路斯维和部队授予顾晔同志和平勋章,以表彰其为塞浦路斯和平与安全所做的贡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