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上”新科技的专业人才毕业行情火爆

2018-01-30 14:41:09|来源:文汇报|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搭上”新科技的专业人才毕业行情火爆 新经济新业态撬动就业市场结构变化

  2018届毕业生正在就业关键时刻,春节来临前,已有一批大学生率先签约。从今年就业市场的动向看,新经济新业态正带来一波新的高薪岗位。

  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新金融……来自沪上部分高校就业办的调查显示,一些已经手握Offer(录用通知)、月薪过万元的毕业生,大多签约去了与这些热门概念相关的企业,而新经济和新业态的兴起,也促使政府机关加入到“抢才”队伍,不仅提前启动招聘,对人才也有了新要求。

  与新科技沾边,传统热门专业重受追捧

  计算机、金融、统计等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曾是就业市场的抢手人才,但在过去几年,就业情况只能算是平稳,甚至平淡。今年,人工智能、物联网、互联网金融、大数据等行业在资本市场上被热炒,使得这些相关专业的人才重新热门起来。尤其是名校金融、经济学以及计算机、软件、信息专业背景的学生,都非常抢手。

  复旦大学一位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教授表示,他的硕士生毕业刚两年,还在读博期间,就被一家人工智能企业以百万元年薪挖走。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方向毕业生甚至都等不到毕业,就早早被企业预定了。加之这些专业的本科生选择深造的比较多,某种程度上推高了人才热度。上海财经大学“数据科学与商务统计”方向应用统计专业今年迎来第二届硕士毕业生,由于与大数据密切相关,这批毕业生早在去年就业季开始前几个月就已签约,月薪普遍在1.4万至1.8万元不等,最高达到3.5万元。

  据上海财经大学就业办主任褚华介绍,虽然银行、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私募基金、新金融以及资产管理公司等的用人需求都与往年持平,但不少金融类企业今年都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工科背景。这些新需求,对统计学、数学、信息管理等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利好。

  华东师范大学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主任阮平章告诉记者,去年学校举行的一场面向2018届学生的综合招聘会,一共来了500多家用人企业,几乎一半企业带来的岗位都希望招聘信息专业毕业生。

  民企发展空间不断凸显,吸引力大增

  得益于民营企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学生的就业观念也随之转变:与其到成熟的跨国企业当一颗按部就班的“螺丝钉”,不如奔着民企未来的高速发展拼搏一把。

  据统计,复旦大学2017届就业毕业生中,六成以上选择到企业就业,其中33.73%的毕业生选择去了民企。华东理工大学就业办负责人郑东说,从毕业生流向看,以前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几乎是三足鼎立格局,近年来选择民营企业就业的学生逐年增加,今年该校选择到企业就业的毕业生中有一半流向民企。

  事实上,单从薪酬来看,华东理工大学到民企就业的毕业生首月平均薪酬为7000元左右,过去几年中,这一数字每年的增幅为8%到10%,增速相当可观。

  类似的情形,在上海交通大学今年的毕业生中也很普遍。该校就业办负责人侯士兵告诉记者:“现在国企、民企和三资企业间的待遇差距不断缩小,同时民企和国企的发展空间不断凸显,吸引了一批富有远见的毕业生。”

  政府加大人才储备,心理学人才供不应求

  “以前政府部门招聘,对于专业并没有太多要求。但今年,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事业单位,对于信息类人才都加大了储备。”阮平章说,新经济和新业态的出现,使得政府部门对人才提出了新需求。

  今年政府部门的人才招聘启动尤其早。不少高校表示,往年,上海市级机关的选调生招聘都要到年底才启动;但在2018届毕业生招聘中,去年11月就已完成招聘,一些外地政府部门的招聘工作则启动得更早。

  同时,理工科背景的学生更受政府部门青睐。侯士兵说,这与政府部门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以及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密切相关,不少公务员岗位今年都有了额外要求,尤其是信息专业等理工科背景的毕业生格外抢手。

  今年,华东师大心理学专业的就业情况也有飙升趋势。阮平章说:“现在不仅大中小学加大了对心理老师的储备,越来越多政府部门也希望招聘一批从事心理疏导、心理健康干预的专业人才。”据了解,华东师大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本、硕规模分别为100多人和160至200人,每年博士毕业生约为二三十人。由于心理学的专业门槛更高,通常是学历越高,专业能力越强。因此,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继续深造的意愿很强,直接进入就业市场的并不多,而这愈发让心理学人才供不应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