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网上先递材料 见一面可发证 上海国检发布“2017十大案例”
从每年几百次跑窗口,到全程网上无纸化审批,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体会到了“互联网+行政许可”的获得感。1月10日,上海检验检疫局发布2017年“十大执法案例”,其中推进国境口岸卫生许可、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许可等两项许可的“证照分离”改革,可以说是简化优化审批流程、为企业当好“店小二”的最佳体现。
上午,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外贸专员何超云来到浦东市民中心63号国检窗口。她说,公司是制造体外诊断试剂的,货物量小、批次多。“以前每一批货物都要来提交申请,等一周才能拿证。每年几百票货物要来几百次,既不方便又影响出货时间。如今,年初时对危险度不高的货物一次审批,每次出货网上核销,真正‘零等待’,企业竞争力大大提高。”她说,去年非洲爆发埃博拉疫情时,公司第二天就把试剂发往非洲,赢得了宝贵时间。
而对为上海港游轮提供预包装食品的上海舜孚商贸发展有限公司来说,智能化审批也令办理国境口岸卫生许可证方便了不少。不仅法定时限缩短一半,网上提交材料也使“见一面审批”成为可能。负责人表示,浦东检验检疫局先后2次上门指导,提出3项整改项目,为企业节省“二次改造”费用5万元。
据悉,上海国检“证照分离”改革自2016年起试点,去年1月推广复制到全市。以国境口岸卫生许可为例,不仅明确审批条件、审批标准41项,且推行“互联网+许可”无纸化办理,目前已惠及全市482家国境卫生口岸许可证核发企业,实际办理时限比法定时限缩短41.75%,办证结果可预期。
上海检验检疫局“十大执法案例”
【案例一】“证照分离”改革惠及482家企业
上海检验检疫局响应国务院和上海市政府号召,经质检总局批复同意,将国境口岸卫生许可、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许可纳入“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精简、量化审批要求,提升透明度和可预期值,实际办理时限较法定办理时限缩短41.75%;构建诚信管理、分类监管、风险监管、联合惩戒、社会监督五位一体综合监管体系。2017年将国境口岸卫生许可“证照分离”改革措施复制推广到全市所有口岸,惠及全市国境口岸482家企业。
图说:某企业阿联酋办事处实时收到并打印原产地证书 新民晚报记者 金旻矣摄
【案例二】上海检验检疫局开展“绿蕾”专项行动
2017年上海检验检疫局在海、陆、空、邮口岸全面开展“绿蕾3”专项行动,打击非法携带、邮寄种子种苗的行为。一是提前布局,不断完善“检疫官-X光机-检疫犬”查验模式。二是利用大数据确定查验重 点,实施精准打击。三是主动联系联检单位,形成把关合力。四是广泛宣传,进校园、做节目、建展馆,累计开展宣传教育活动48场,受众人数逾270万。多措并举,构建外来有害生物拦截网。2017“绿蕾3”专项行动共截获非法进境植物繁殖材料1855批次,2734.58公斤,从中检测发现有害生物964批次。
图说:樱桃种苗、多肉植物等非法进境,危害重重 新民晚报记者 徐程摄
【案例三】上海检验检疫局督促宜家“马尔姆”抽屉柜追溯召回
2016年,国家风险监测中心上海局分中心通过监测发现,因抽屉柜存在倾覆风险,并造成3起儿童死亡案例,宜家公司宣布在北美地区召回2900万个抽屉柜。为应对上述产品突发风险,上海局通过约谈等形式向企业了解相关情况。同时,组织专项调查小组赴宜家公司相关门店,对国内在售进口抽屉柜的质量安全风险开展现场调查。2016年7月12日,宜家公司决定在中国市场召回“马尔姆”系列抽屉柜,产品数量总计166万余件。
【案例四】上海检验检疫局联合泛长三角检验检疫部门查处境外机构非法认证
2017年3月,上海检验检疫局接到举报,称某公司未经批准开展管理体系认证。经调查,该公司还涉嫌在其他省市开展非法认证。上海局利用泛长三角地区认证执法联动监管机制,联合相关直属检验检疫局,查明该公司及另一家境外机构非法认证的事实。国家认监委对以上机构未经批准擅自从事认证活动进行了公示。上海局对审核员所在机构实施了行政处罚,并通过国家认监委向中国认证认可协会通报了审核员违规情况。泛长三角六局向12家获证企业发放了行政提示或警示通报。
【案例五】浦东检验检疫局张江跨境科创中心生物材料执法模式创新
张江高科技园区驻有大量生物医药企业,被誉为“中国药谷”。为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浦东检验检疫局优化执法服务体系,创建张江跨境科创监管服务中心,实行365天、24小时不间断运行,通关时间缩短至当天完成。在全国率先试点承接审批权,简化审批材料,实施分批核销制度;简化流程,建立“事前产品风险评估+事中事后监管”模式,使低风险、无感染性的生物材料实现口岸快速放行,彻底消除企业研发用生物材料进境周期长的梗阻现象。
【案例六】上海机场检验检疫局卫生检疫申报专项执法整治
2017年初,某航空公司悉尼-上海、莫斯科-上海航班入境时,机组均向检验检疫部门填报“无异常情况”,未将航程中有旅客出现呕吐、腹泻症状的情况向检验检疫部门申报。针对涉事航空公司接连出现隐瞒入境航班有症状人员的事实,上海机场检验检疫局在2017全年对涉事企业开展包括立案查处、暂停航空器电讯检疫、暂停中转航班和公务机检疫礼遇措施等多项执法举措在内的检疫申报专项执法整治。通过专项执法整治,入境航班主动申报同比上升11倍,入境人员传染病确诊病例增长超3倍,有症状人员得以及时联系转诊,有效维护了人民生命健康。
【案例七】外高桥检验检疫局在进口椰子油中检出苯并芘超标
2017年2月,某公司向外高桥检验检疫局申报进口一批原产国为美国的椰子油,货值52968.96美元。该批椰子油经取样检测,苯并芘含量为15.7 ug/kg,超出《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 2716-2005)对食用植物油中苯并芘的限量标准(10ug/kg)。2017年6月,该批不合格椰子油经外高桥局监督已全部作退运处理。外高桥局通过上海局向国家质检总局上报了“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信息表”,国家质检总局于2017年7月31日发布了2017年第30号风险警示通报,要求各地检验检疫部门督促企业切实履行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并关注美国产椰子油的苯并芘含量。
【案例八】闵行检验检疫局对某公司进口未经强制性认证产品行政处罚
闵行检验检疫局接到消费者举报投诉,称其购买的某公司进口的网络存储器,该产品的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发证日期为晚于其购买的日期,该公司涉嫌擅自进口未经认证的强制性认证目录内商品。经调查,涉案产品实为网络磁碟机,属于强制品产品认证范围。该公司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的规定。2017年6月,闵行检验检疫局对该公司作出了行政处罚。该公司将仓库中剩余的40台同款产品做退运处理。
【案例九】洋山检验检疫局查获出口假冒伪劣商品
2017年5月14日,上海检验检疫局接到举报,反映有一批涉嫌假冒伪劣的轻纺制品拟从上海洋山口岸出口至国外。接到举报信息后,上海局第一时间通知洋山检验检疫局对涉案集装箱进行布控拦截。经清点,该批涉案产品货值较大,涉及多个国际知名品牌。经取样检测,相关产品均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已达到刑事追诉标准,洋山局已将此案正式移交公安机关侦查。
【案例十】检验检疫部门助力维修产业发展
全球维修是指对境外非“中国制造”产品在中国境内开展维修,以延长旧品使用寿命,获得高附加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上海检验检疫局外高桥保税区办事处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试点全球维修监管新模式,针对某企业亚太物流运营分拨中心的内燃机车旧备件的维修业务,通过能力评估、预检验、电子化信息溯源等手段实现全过程监管。这一监管模式创新,跨越了横亘在市场需求与传统监管要求及准入条件限制之间的障碍。2017年10月,质检总局印发通知,该项制度作为自贸试验区首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得以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