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0多名2018“上海工匠”集体参观了进口博览会
东方网  2018-11-12 11:12:56

      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大国工匠是职工队伍中的高技能人才。

  10月9日下午,90多名2018“上海工匠”集体参观了首届中国进口博览会。在智能及高端装备馆,工匠们仔细观摩,深入思考,激荡创新灵感。劳动报记者现场采访了6位上海工匠,与之对话:新技术如何改变我们的劳动,如何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上港集团尚东集装箱码头分公司桥吊远程操作员

  黄华:

  我有一个“锁扣”难题想在这里拆卸

  能够在洋山四期的操作现场和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连线、又当选了2018“上海工匠”,黄华在这个11月步入了职业生涯的“收获期”。

  作为一位自动化码头的桥吊司机,黄华并不需要自己驾驶吊车装卸集装箱,对于他的考验是如何通过视频和远程操作系统,依旧能保持快速、安全。

  “现在我们自动化码头上使用的‘全自动化码头远程操作法’等工作流程,就是2016年我作为主要成员总结提炼出来的。”驾驭着国产的设备,用自己开发出来的操作法操作,难怪黄华能够得心应手,至今他已经安全起吊了42万个集装箱。

  在进博会智能高端装备馆参观时,黄华并没有只盯住和他职业对口的一些起重设备,反而紧紧关注国外公司的智能机器人。“目前我正在研发一套能够为集装箱拆卸锁扣的机器人,但是碰到的问题是,如何用一套机器臂应对不同尺寸的锁扣,所以我特别想在进博会上取经。”

  黄华认为,自己早就不是第一代靠肩挑手扛的码头工人,需要实干苦干,更需要钻研最新的技术提升码头的科技含量,带来更高的效率。“北方某港口运用了美国的设备和操作系统,核心技术掌握在外国人手里,不仅导致维护成本高企,同时大数据也会落入其他国家之手。所以参与到研发创新当中,刻苦钻研,是我们这一代中国港口人的职责。”

  尽管谈论起来轻松,但实际上记者了解到,无论是桥吊驾驶还是机器人的研究,基本都不是黄华大学里专业所学。“我学的是船舶驾驶专业,到码头上后,也经历了一段相当痛苦的转型期。”黄华说,好在当时团队氛围特别包容,帮助我成功度过了这么一段时间。”

  “平时在工作中,公司也会送我们去国外学习;我自己带的团队,也特别希望能够经常进行头脑风暴、博采众长。闭门造车是绝对不行的,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开放的心态。”黄华说,进博会是个特别好的平台,可以看到那么多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体现了中国人的开放精神。

  上海电气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设备维护技术主管

  金德华:

  看看机器人,“装备”新思想

  “进博会上,我想来看看机器人,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和设备。”在进博会智能和高端装备展区,刚刚荣获2018年度上海工匠的金德华对记者说。

  金德华是上海电气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设备维护技术主管。从1982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从事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迄今已经36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工人发明家等荣誉。

  “进博会在上海召开,国外企业将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在这里集中展示,确实是一个开阔眼界、装备思想的好机会。”金德华对记者说。“看到新的技术和设备,一方面可以借鉴,打开思路和眼光,另一方面,也看到差距,是一种鞭策和激励,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

  金德华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这里聚集着近10人的高技能人才。工作室承担着三大任务:一是攻坚克难。对精大稀设备和进口设备控制系统老化及故障等问题技术改造,使其重新焕发青春;二是带徒弟。金德华每年都要带一两个徒弟,传授技术;三是知识传承。一方面,他组织开设了设备维修技术系列讲座,为维修人员授课,有针对性地传授技术原理和维修保养技术,另一方面,则是形成书面的先进操作法。

  金德华说,自己所在上海锅炉厂有职工1900人,其中技术工人有1000多人,整体来看,技术工人队伍是不错的。他认为,有了基本技能之后,重要的是个人要有自我学习的能力,要有进取心。“用心去做,几十年如一日地做同一件事情,肯定是能做好的。这其实就是精神的一种表现。”

  金德华认为,工匠不仅用心做事,同时还有创新创造精神。在新时代,希望涌现出更多创新式的工匠。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

  宋俊:

  未来工人是执行者,也是思想者

  “80后”上海工匠宋俊有一串令人敬佩的殊荣:拥有国家专利102件,形成经济效益逾亿元,获得上海市工人发明家、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中国国际发明展金奖、巴黎国际发明展银奖……

  宝钢的自动化生产水平居世界钢铁业前列,尽管天天和不同机器打交道,进入智能及高端装备展区后的宋俊,仍然像个虚心的学生。此行他是为了自己正在研究的项目来的,要看看全球最先进的人工智能视觉技术。

  经过欧姆龙明星机器人FORO鄄HEUS前,宋俊顿时被吸引过去,他赶紧拿出手机挤进参观人群按了几张照片。“这款机器人就用到了机器视觉技术。”宋俊一边向记者解释,一边把照片发给工作室里的其他员工分享。

  “经常有员工问我,机器都这么智能了,我们工人怎么办?”面对这个问题,他谈起了自己的看法。“我始终认为,机器人只是从事生产型工作,它无法像人一样思考,更不用说有创新行为。”宋俊表示,他们目前需要的,是能够替代危险、极端环境下工作岗位的特种机器人。比如说工人要钻进炉子里检查,这些炉子正常工作时的温度达到八九百摄氏度,即便在检查时将温度降到五十摄氏度,里面的环境也不理想。

  “传统意义上,工人是一个执行者,这容易成为一种束缚,局限了他们的思维。我的思维比较跳跃、发散,凡事最爱问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操作?有没有更好的操作方法?我会从很多角度去思考一个问题。我认为未来工人的价值就在于创新。”他说。

  对标世界一流钢铁企业,宋俊表示,这几年宝钢的技术和产能已经逐步与首批目标企业持平,现在我们的目标是美国大河钢铁。宋俊认为,宝钢如今的成果、项目,与世界一流企业竞技也毫不逊色。

  以他名字命名的“宋俊创新工作室”,就设在宝钢硅钢部的厂房内,面对记者提出的问题“如何传承工匠精神”时,宋俊也分享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钢铁行业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无论在技术层面,还是在操作层面,都要有人才,都必须坚持追求卓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我的工作室就是传承工匠精神的一个窗口,即便是‘零基础’的学员,我们也同样欢迎,一视同仁。”

  核工业第八研究所车工

  周建明:

  “金牛座”龙门铣“牛”在哪里

  上海工匠周建明,核工业第八研究所机加工组组长。从事机械加工30多年的他,对进博会期待已久。

  高端智能装备展区是他的第一站,进博会最大展品“金牛座”龙门加工中心吸引了他的目光。周建明仔细地看了“金牛座”的各个细节,评论起来“熟门熟路”:“普通的机器是三轴联动,而它是五轴联动,精度更高,可以实现大型构件的异型曲面精密加工,能够在圆弧上打孔,对于大型装备、大型桥梁的加工,十分有用。在我国的应用前景,相当广阔。”“我初略地看了看,这次展示的装备普遍非常先进,品种规格远超其他展会,对我触动很深。进博会让我们大开眼界,带来了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周建明说。

  周建明精通数控机床、电火花加工的操作,曾带领整个机加工组,攻克了研制项目中多个复杂零件的技术加工难题,通过自主创新,荣获中核集团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国防发明专利等荣誉称号,目前还是上海市技师协会成员。

  新技术的出现,对于技术工人和工匠来说,带来了什么?在周建明看来,这意味着更多的挑战和更多的机会,身为上海工匠,需要不断学习,勤于钻研技术,勇于创新,练就过硬本领,才能研发、制造、运用各类高端装备,跟上新时代技术发展的潮流。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工程师

  蔡炯:

  要懂机器人,也要让机器人“懂我”

  “来进博会我是冲着两个馆的,高端装备馆和汽车馆。”上海工匠、上汽通用汽车机器人工程师蔡炯此行目的明确。

  现年42岁的蔡炯在汽车领域从业已20多年。在汽车技术领域,他不断尝试对设备的智能化改进和技术创新。电泳整流器连锁改进、喷漆机器人冲洗改进……近几年,通过多个项目的技术攻关,他已累计为公司节省各类成本6100多万元。

  “这些绿色的机器人叫协作机器人,人和它在一起工作时不用担心会受到伤害,这是它最大的特点。”在智能高端装备馆中,记者与蔡炯刚一走近发那科(Fanuc)展台,他便已指着其中一排绿色机器人评头论足了起来。

  “这种协作机器人虽然刚刚问世不久,但已经被引入我们的制造工厂中了。”蔡炯告诉记者,机器人的移动速度非常快,最高能达到4米/秒,一旦发生危险状况,人根本来不及反应。而在协作机器人中,由于被安装了许多力学传感器,在有外力碰撞下它们就会自动停止工作。

  说到这里,蔡炯抬手轻碰了一下身旁正在运作中的机器人臂,它果然立即停止了移动。“今后在汽车装配领域,越来越多会运用到这种人机协作机器人。譬如帮助我们搬运汽车轮胎以及前后挡风玻璃等重物。”

  走到汽车馆,蔡炯说:“在进博会上,不同的车,能带来不一样的视野。”

  现场,一家美国车企展台人员给了他一本新车说明书,蔡炯边走边看,他说,这辆车虽然使用传统燃油动力,但几乎就是一个集成全球前沿汽车技术的平台。一些技术国内尚不成熟,但国外已经投入商业应用,而且非常好地控制了技术成本,“以前我们认为海外车企的技术是卖一代、储存一代、研发一代,从这次的展车看,很多海外企业‘毫无保留’。”

  作为上汽通用汽车制造工厂里5000多台机器人的“指挥官”,蔡炯几乎所有的工作时间都在和机器人打交道。“如何更懂机器人,也让机器人更懂你,这是我不断努力突破的方向,”他说,“从进博会上,我们能受到新技术新工艺的启发,将其引入到下一代的工厂中去,让我们的流水线低成本、高柔性化,带给消费者更多优质的车型。”

  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研发部部长助理

  陈广龙:

  “摩尔定律”时时刻刻鞭策着我们

  “你们这个展品前后研发了多久?”“现在能精确到哪个量级?”与普通“看热闹”的观众不同,陈广龙的提问专业细致,以致展台工作人员只能“搬救兵”,请工程师前来交流。37岁的陈广龙,一直深耕于集成电路制造工艺。

  陈广龙表示,进博会能聚集到那么多国际顶级的科技企业,不容易!这些新技术可以实现人的体力和脑力的解放。在产品上,也可以助力我们在工业和制造领域的创新和升级。

  展区的智能展品有很多,明星展品亦不少,可陈广龙并不“凑热闹”,反而在观展人数相对较少的英特尔展区,停下了脚步。“对于半导体芯片领域的从业者们,英特尔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有很多。”

  陈广龙表示,“摩尔定律”是绕不开的话题,该定律由英特尔创始人之一的戈登·摩尔提出。其内容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换言之,电脑性能,将每隔18-24个月翻一倍以上,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

  “数字化时代芯片最基本的东西,离开芯片这个载体,那么许多软硬件将无处立足。”陈广龙坦言,也正是基于“摩尔定律”,公司始终坚持在每18-24个月的时间区段内,完成创新迭代,否则会有被淘汰的风险。

  该如何传承新时代的大国工匠精神呢?作为一名“上海工匠”,陈广龙指出,工匠分工不同,体系也各异,但他们具有共同的特点:吃得起苦、耐得住寂寞,具有创新精神。因此,需要让工匠们感受到成就感、使命感、自豪感,尊重他们、爱护他们,这样才能树匠心、育匠人,为推进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编辑: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