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进博会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提供舞台
文汇报  2018-11-09 08:58:25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3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越南国家馆展出了精美的手工艺品。本报记者袁婧摄

  “一带一路”建设为上海提升城市能级和产业竞争力提供了巨大机遇,专家建议,上海应进一步发挥城市圈首位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对外扩大开放,从国际规则的接受者向制定者转变。11月8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配套活动“产业国际竞争力合作论坛”在上海举行,与会专家从代表国家参与全球产业合作的角度,为上海发展建言献策。

  上海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上海口岸年进出口总额超过1.1万亿美元,占全国的28.5%,在世界贸易中占比也高达3.2%,居全球城市之最。上海的总部经济体量位居全国第一,拥有各类跨国公司总部和研发中心超过1100家。这些数字体现了上海经济的辐射力和资源配置力,也为上海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发挥更大作用奠定了基础。

  专家表示,当前国际贸易正在向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三位一体”转变,这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在此过程中,上海能以自贸试验区为压力测试区,为“一带一路”沿线产业国际合作进行探索。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王战认为,进博会将长期在上海举办,这为“一带一路”沿线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进入中国巨大市场的难得机会,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进博会的价值不亚于过去几年“一带一路”沿线宏大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工程。王战说,长三角正好位于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三轴交汇点,上海完全可以成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枢纽。

  波士顿咨询公司全球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李剑腾认为,中国要进一步突破增长的瓶颈,除了要正视目前一些国家的“逆全球化”动作,更重要的是要顺应产业转型、经济升级的趋势,特别是抓住人工智能的机会,加速创新,在重新确立全球再平衡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在李剑腾看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大致可分为资源优势型、生产优势型、技术优势型三类,我们应采取不同的合作策略:对第一类,应扩大海外投资,帮助其提升基础设施,实现综合发展;对第二类,中国不应焦虑产能外流,而应考虑如何让国内产业顺势走向高端;对第三类较发达地区,中国应推进全面、一体化的合作。

  昨天的会议上,上海社会科学院发布了《城市经济圈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报告》。报告认为,目前全球经济圈中“首位城市”的地位和作用日益上升,无论纽约、东京,还是上海,在价值链、产业链、创新链上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协同能力。报告建议,上海要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应从纽约、东京的经验中汲取营养,也应该加强对接国家战略,强化顶层设计、利用市场对企业形成激励;同时重点聚焦数字经济,从重视产品制造和研发,向着全面的智能制造转变;从国际分工规则的接受者、执行者,向制定者和遵守者转变。

编辑: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