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首部零距离记述上海经济转型”的长篇纪实文学、嵇启春创作的《苏州河的儿女们》,将被改编成同名话剧,由著名剧作家瞿新华担纲编剧,于2019年七一前夕,在上海兰心大剧院首演。新时代的“苏州河儿女”,将站立于话剧舞台上,展示自己在上海经济大转型、城市大变迁的特殊历史时期的梦想追逐和悲喜人生。
图说:《苏州河的儿女们》 网络图
长风工业区的转型阵痛
45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苏州河的儿女们》以2000年前后,上海产业结构大调整为背景,以长风生态商务区规划建设为主线,真实描写了长风工业区艰难转型的全过程,以及曾经被叫做“下只角”的苏州河北岸的变化,还有一群在经济社会转型的阵痛中,依然追逐梦想的创业者和基层干部形象。
苏州河是中国近现代民族工业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两岸汇集着火柴厂、纺织厂等等许多百年老厂。位于苏州河北岸的百年老工业基地——长风工业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任务尤其艰巨,被列为上海重点规划建设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之一。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斗,长风工业区从一个衰败的传统老工业基地,以崭新的“园区形态”,崛起在苏州河畔,被誉为“转型的典范”。其间,包括“新上海人”在内的千千万万“苏州河儿女”,承受了剧烈的阵痛,做出了巨大牺牲;尤其工人离开后,“老厂长”最后的坚守,令许多人动容。时代的前行,使人改变了自身命运,也更多了实现梦想的可能。
该书出版后,被列入上海“思南人文书单”好书销售榜单。
图说:今日苏州河 网络图
480余个真实人物考验编剧制作
著名剧作家瞿新华担纲《苏州河的儿女们》的编剧,曾经担任广播剧《刑警803》的总策划的他告诉记者:“《苏州河的儿女们》全篇有480多个有名有姓的人物,从各级领导到基层干部、企业家、工人……全是真人真事。要把这么一部较多碎片化描述的纪实文学转化为一部故事情节跌宕浓缩的舞台剧,面临着巨大的艰难的挑战。如何将主要人物由‘写实’改为‘虚构’等等,都是改编中重点研究的问题,很有可能会将原作中几个人物的特点最终合成到一个人身上。”但是,整部作品有视野,有高度,有情怀,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正是这些接地气的因素,让瞿新华有了信心和想法,也正是因为这部戏的“真实性”,纯粹商业元素包装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了,他希望这部话剧能成为一部“叫好又叫座”的主旋律年代大戏,讲好与“市井风情”迥然不同的另一种“上海故事”。
知名舞台剧制作人、演员孙徐春欣然担任该剧制作人。孙徐春说:“没有改革发展,就没有上海、没有中国的辉煌今日。改革在深化,转型在路上,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创作这样一部反映改革转型、聚焦于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人物命运沉浮的现实题材话剧,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