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庙前 上海交响乐团向世界传递中国强音
文汇报  2018-10-11 10:28:05

  原标题:天地间,太庙前,上海交响乐团向世界传递中国强音 牵手世界第一古典音乐厂牌奏响中西方经典作品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2

太庙音乐会现场,来自全球的古典音乐唱片公司、经纪公司、音乐界人士及千余名观众,共同见证了这一音乐盛举。(上海交响乐团供图)

  10月10日,夜晚的劳动人民工人文化宫(即紫禁城太庙)盛张灯火,乐声回旋。这座有近600年历史的古老建筑与西方古典音乐碰撞叩荡,迎来由上海交响乐团与世界第一古典厂牌德意志留声机公司(DG)合作举办的大型古典音乐会暨DG120周年庆典启幕仪式。

  随着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在享殿广场上银棒轻挥,以中国作品 《良宵》开场的音乐会正式拉开帷幕,之后更有全球知名的音乐家们轮番献演:小提琴家马里·萨穆埃尔森、钢琴家丹尼尔·特里福诺夫,分别在上半场带来马里斯·里希特的《11月》及拉赫玛尼诺夫的 《第二钢琴协奏曲》。下半场,刚在2018俄罗斯世界杯开幕式上惊艳亮相的女高音阿依达·加里芙琳娜,联袂男高音托比·斯宾斯、男中音鲁多维·特耶,与维也纳歌唱学院及上海春天少年合唱团搭档,唱响史诗巨制 《布兰诗歌》。

  这场中西合璧的音乐会不但连接起了古典音乐的过去与现在,而且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上,展开了一场跨文化对话,更是中国音乐走出去的一场宏大前奏。

  牵手东西方,“用音乐超越文明隔阂”

  “《布兰诗歌》整整一个小时的演出转瞬即逝,已经震撼到完全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有观众意犹未尽地感叹。《布兰诗歌》的歌词出自13世纪巴伐利亚修道院发现的手稿,甚至略早于15世纪建成的紫禁城和太庙。即便古老,《布兰诗歌》中荡气回肠的音乐依然穿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区隔,带给今天的中国观众以震撼。而以音乐为纽带的文化交流与互动正是此次音乐会的主题。

  “音乐可以超越文明隔阂,文化的交流与互动是我们此次合作的主题。”DG总裁克莱门斯·特劳特曼博士在音乐会开场说道:“DG120周年在北京太庙举行音乐会,由一位中国指挥大师、一支中国乐团以及来自中国的童声合唱团,联手法国、挪威、俄罗斯、英国、奥地利的独奏独唱家们及合唱团,来共同演绎中国、英国、德国和俄罗斯的音乐作品,正是对这一主题很好的诠释。”

  特劳特曼还补充道,此次上交乐团与DG的牵手,正是新时代东西方文明亲近了解、交融碰撞的结果:“其实早在上世纪20年代,上海就已经是DG在全亚洲的枢纽,这座城市充满活力,连接着东西方文明。而交由这座城市的文化名片——上海交响乐团来开启DG120周年全球庆典的序幕,则更意义非凡。”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古典音乐环境

  古典音乐起源于西方,但近20年来,中国古典音乐异军突起,正以引人瞩目的姿态汇入世界古典音乐的长流,中国古典音乐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和日趋成熟的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受到国际乐坛的关注。

  今年6月,DG正式宣布签约余隆及其麾下的上海交响乐团——这使余隆成了DG旗下签约的第一位中国指挥家,而上海交响乐团也成为了第一支签约DG并向全球发行唱片的中国乐团。

  “中国拥有目前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古典音乐环境,而余隆和上海交响乐团分别是其中最成功也极具启发力的音乐家和音乐机构。他们在过去的10年里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这反映在他们备受瞩目的国际合作和乐团巡演安排上,包括去年的琉森音乐节首秀。与DG的合作将有利于上交和余隆取得更多的国际关注,也有利于提升DG在中国的形象。”特劳特曼表示,中国音乐文化与国际舞台已达成双向需要。

  作为当今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古典唱片厂牌,DG已是音乐高品质的代名词,其120年的发展历史几乎见证了古典乐坛百年来所有重要人物,理查德·施特劳斯、富特文格勒、卡拉扬等一系列乐迷心中 “大神”级的艺术大师均在DG录制发行了人生的重要唱片。加入DG黄标目录是所有职业乐团梦寐以求的目标,这意味着可以与柏林爱乐、维也纳爱乐、伦敦爱乐等一系列世界顶级乐团共享同样的发行宣传渠道。

  据悉,2019年至2021年,每年将由DG在全球范围内发行一张由余隆指挥、上海交响乐团演奏的唱片,DG线上资料库也将同步发行上海交响乐团各个历史时期的经典录音。值得一提的是,2020和2021年发行的唱片也将以保留一首中国原创曲目、一首西方曲目的形式,最大效度的利用DG的优势口碑和平台,借力助跑,使中国原创作品更快更远的走入国际视野,走入世界乐迷心中。

  “唱片里的中国优秀作曲家的原创音乐将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余隆说, “加入DG大家庭,黄标加持,凭借其高品质的全球发行渠道,让中国声音传得更远更有辨识度。”

  著名乐评人王纪宴也在音乐会后惊喜地谈到:“如今我们有了中国的指挥、乐团与世界最顶尖唱片公司的合作,这是中国的音乐文化走向强大的一个标志,对音乐从业者是一大振奋。”

  (本报北京 10月 10日专电)

编辑: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