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外作家谈“旅行的意义”:从港口出发
新民晚报  2018-08-15 13:14:06

       8月14日晚,上海书展的序曲2018上海国际文学周主论坛以“旅行的意义”为题,在黄浦江畔的建投书局揭幕。巨大的玻璃窗外,就是浦江对岸的璀璨夜景,倒影在深色的江面上波光粼粼。这一趟精神旅行始自文化交汇的港口。

中外作家谈“旅行的意义”:从港口出发

图说:2018上海书展今天开幕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作家、出版人何建明把旅行喻为“江湖”,上海就是有江有湖之地,而他的第一次旅行就是和父亲在黄浦江上乘船开始的,“旅行使我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对作家来说旅行是生命中重要的部分,能够在眼睛和情感之外,留下有温度的文字。”

   流动的江水,海水,成为旅行的载体,莫桑比克诗人、小说家米亚·科托提到了郑和下西洋的伟大航路,也提到自己的家乡曾经停泊了一条大船,接收了数千名中国移民,从小他就与中国移民孩子一同玩耍,他写的作品中也会出现他们的身影。现在,莫桑比克的作家与中国作家从不同的航路走到了一起。

   瑞典文学院院士、原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皮特·恩格伦说作为一名历史学家也是建筑学家他知道在上海的许多建筑都有ARTDECO风格,但他来沪,并不是为了研究建筑,“今年初,我正为自己的一部作品忙碌,我写到了一位逃离纳粹德国控制的犹太难民来到了上海,因为当时的上海是二战期间唯一对难民开放的港口,是记忆与时代的聚焦处。”他在十年间数次接到来自中国的邀请,而成就这次的上海之行,就是因为这样的一个时机。

中外作家谈“旅行的意义”:从港口出发

图说:陈丹燕发言 网络图

   上海是二战时期的方舟,对于利用庚子赔款首批留美的幼童而言,黄浦江又是出发的起点。这个上海女作家陈丹燕讲的故事,频频被中外作家提及,她在上海世博会时发现,人们进园的时候会跑,有一位日本工作人员告诉她,在日本经济起飞的那些年里,大阪世博会上也有日本观众一路跑着进馆,工作人员得出结论,“中国人跑着看世界的各个馆,只有处于国力上升期的国家,人民才有好奇心去拥抱世界。”陈丹燕通过自己在全球历年来的旅行观察经验告诉大家,“中国人对于世界的渴望如此强烈,这么想了解其他地方,看到多元的有趣的闻所未闻的各地的面貌,这10年来,中国旅客的旅行数量位列世界第一,消费能力也是世界第一名。中国人民对世界的好奇用旅行表达出来。中国旅行文学触及到的主题,就是面对世界讲出了自己的观感。”

   走出去面对世界,也要让世界了解我们,作家、翻译家万之强调了文学的寻找意义,“寻根还是寻源”,1980年代有过寻根文学热,而他要寻的是源头。“探索资源而不仅仅看着根。翻译就是挖渠道,把丰富的水源通过渠道浇灌我们的传统文化之根。”

编辑: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