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亮相上海书展
文汇报  2018-08-15 08:58:37

  原标题:“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120年纪念版200种今首次整体亮相上海书展 集结现代学术成果 传承中国百年学脉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4

制图:李洁

  时间跨度长达百年、集结一流中国学人队伍、200种涵盖人文社科领域的著作、厚重典雅的砖红色布面精装……15日开幕的2018上海书展现场上,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120年纪念版200种首次整体亮相,蔚为壮观。

  上自晚清,下至上世纪80年代末,100多年来中国本土的现代学术与古代学术区别何在?积淀了哪些原创成果和思想积累?作为目前国内规模宏大、体系完整的大型现代学术原创经典,这套丛书系统整理了现代中国学术演进和成果,通过收纳各学科学派名家名作,全面整理中华现代学术成果,深入探寻现代中国的百年学脉,为各领域研究者提供基础性的经典范本。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蒋重跃认为,这套丛书体现了中国现代学术科学的精神——重证据、研究事物的内在结构以及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和界限,体现了中西文化融合汇流、怀抱“天下”的情怀,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发展,展现了中华现代学术整体最高成就,也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了能体现中国智慧、中国精神的学术成果。

  并非简单的旧书重刊,而是精选、精编、精校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是由商务印书馆组织承担的标志性出版工程,自2009年至今已累计出版200种,收入了上自晚清下至20世纪80年代末中华原创学术名著,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兼及其他,涵盖文、史、哲、法、政、经、社会学、教育学、地理学、心理学等众多学科,意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呈现中华学术之演进脉络。

  值得一提的是,这套丛书出版并非简单的旧书重刊,而是遵循 “学术史的眼光”和“经典化的策略”,对入选书目进行严格把关,推出经过精选、精编、精校的优秀范本,具有文化积累意义和学术传承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祖武曾说:“有句话叫‘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中华学术如果没有‘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来奠基,就没有深厚的根底。”

  比如,丛书中收录了大量开山之作、扛鼎之著,既有第一次使用现代语言学理论来研究中国语法的《马氏文通》,也有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标志的 《中国哲学史大纲》,章太炎《国故论衡》、钱锺书《谈艺录》、钱穆《国史大纲》、《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等无不在各领域熠熠生辉。丛书还再版了吴文藻《论社会学中国化》、唐庆增《中国经济思想史》、张东荪《认识论》、方显廷《中国之棉纺织业》、万国鼎《中国田制史》等经典学术著作。

  为帮助读者充分了解这些学术名著的作者的治学思路与著作学术价值,每本书配有名学者撰写的学术年表与评介文章。

  “除了学界耳熟能详的大咖名作,这套丛书的别出心裁之处还在于以原貌呈现收录了多部中国学人用英文写就的学术著作,凸显了这批知识分子的多元文化背景和超高学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子善昨天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从丛书的分类选品中能看出,编辑团队不断拓展思路,将聚光灯投向名家经典的同时,也不忘挖掘以往被忽视的所谓“冷门”学术著作。

  比如,出生于1910年的瞿同祖,曾任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1945年赴美国后任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研究员,后回国,1985年又以高级学者名义访问芝加哥大学、华盛顿大学,以流利的英文向海外同仁阐述儒家思想与中国法律发展的关系。丛书中收入了他用英文写作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依据大量个案和判例,分析了中国古代法律的实施情况及其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是相关学科研究的重要参考书。方显廷的英文著作《中国之棉纺织业》、郭秉文的英文著作《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等也收入丛书,显示了一代学人的治学水准和双语水平。

  为当下思考提供历史坐标,“惟愿无论多少年,皆能傲立书架”

  对于“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学界有个评价——读其中一本书便能领略一位学者、一门学科,乃至一个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何建明以“创新的起点”来阐释丛书出版的意义,“丛书体现了中国本土百多年来的学术积累、文明思想,彰显了现代学术精神不仅与中国古代学术成就辉映,对未来中华学术发展的趋势与途径也有重要参考意义。总结过去一百年中华文化经典之作,就是我们未来创新的基础和起点。”

  当过去百年间有关学术传统的创新与突破,以另一种“经典”的方式被甄选整理,恰恰体现了学术与思想的进步传承。以中国最早产生国际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刘大钧为例,出生于 1891年的刘大钧,20岁就赴美留学密西根大学,师从亚丹斯及戴勒攻读经济学与统计学,被选为美国大学高才生学会会员,1916年回国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他在中国经济学发展史上,是继严复后的又一里程碑式人物,开创了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多个第一,是西方经济学中国化和中国经济研究国际化的开拓者。丛书中收入了刘大钧工业化研究系列的承前启后之作《上海工业化研究》,这也是1930年代中国经济学界的代表作之一。“如今,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入崭新阶段,回顾研究这部著作,为当下提供了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起步阶段的一幅全景图,也为我们今天的思考提供了历史的坐标。”蒋重跃说。

  中国政治社会100多年的现代化进程,与中国现代学术100多年的探索相同步。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汝信说:“已经出版的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堪称学术文化精粹,是中国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一个缩影,是阶段性总结。丛书中许多著作都在讨论如何认识传统中国、如何建构现代社会的问题,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如何回应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重大挑战。”

  此外,丛书选取了部分“一带一路”相关研究的经典之作,如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黄文弼《西域史地考古论集》,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等,这些著作都是学术本土化之后的经典,具有深远的传播价值,为当下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提供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与思想资源。

  让中华优秀思想和文化走出去,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走过100多年的商务印书馆一直与中华现代学术相伴而行,出版了大批带有鲜明原创色彩并富于学术建树的经典著作。”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陈小文介绍,“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将继续开展第三批的编辑整理工作,最终预计出到400种图书。

  这套丛书从策划时就确立了中华学术“走出去”战略,通过与国外出版机构合作,出版外文版及数字版并全球发行。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邓云特《中国救荒史》、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等三种图书与荷兰威科集团、剑桥大学出版社签署了版权输出协议。

  “一批优质学术经典的整理出版和对外传播,向世界分享着中国学界的历史荣光,昭示了中华学术与世界学术于质量和品位上皆可等量齐观。”在北京师范大学郭英德教授看来,这套丛书“走出去”有助于更好地提升我国在世界上的学术话语权,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人类文明、思想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贡献来自中国的智慧。

  专家观点

  展现中华现代学术整体最高成就

  丛书体现了中国现代学术科学的精神——重证据、研究事物的内在结构以及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和界限,体现了中西文化融合汇流、怀抱 “天下”的情怀,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发展,展现了中华现代学术整体最高成就,也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了能体现中国智慧、中国精神的学术成果

  是我们未来创新的基础和起点

  丛书体现了中国本土百多年来的学术积累、文明思想,彰显了现代学术精神不仅与中国古代学术成就辉映,对未来中华学术发展的趋势与途径也有重要参考意义。总结过去一百年中华文化经典之作,就是我们未来创新的基础和起点

  提升我国在世界上的学术话语权

  一批优质学术经典的整理出版和对外传播,向世界分享着中国学界的历史荣光。这套丛书 “走出去”有助于更好地提升我国在世界上的学术话语权,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人类文明、思想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贡献来自中国的智慧

编辑: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