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沪自然博物馆邀国内古生物专家为市民科普
解放日报  2018-07-16 08:50:29

  原标题:自然博物馆邀国内古生物专家为市民科普 1.5亿年前的鸟类已能看见缤纷世界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0

孩子们在摆弄恐龙模型。 李凯 摄

  生物进化史上,早期鸟类眼中的世界是黑白还是彩色的?与恐龙同一时代的古蝉长什么样?2018“恐龙季”活动之一“驯龙高手——与科学家面对面”,7月15日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举行,活动邀请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等七家单位的专家,与观众交流古生物最新科研成果。

  古生物专家们带来各种标本、模型、实验设备等,现场与观众互动。上海科技馆展教服务处公众传播部副主任刘哲介绍,活动最大的亮点是专家与观众零距离,市民不仅可以看到,还能摸到各地展馆和科研机构的展品,充分感受古生物学的魅力。

  “鸟类最早出现在1.5亿年前,叫作‘反鸟’。现在鸟类眼中的世界是色彩缤纷的,它们的祖先是不是也有这种色觉能力呢?”上海自然博物馆研究员周保春指着台上的图文板,向观众讲述研究经历。他带领团队对“热河生物群”早期鸟类化石进行取样后,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化石中竟存在视网膜超微结构和视觉细胞,根据细胞结构推断,早期鸟类有色觉能力。这项研究课题去年底完成,是全球古生物界首次从化石中发现鸟类视网膜结构。

  化石上显现出蝴蝶般美丽的身段,但不是蝶也不是蛾,它是什么?北京自然博物馆副研究员王莹带来1.65亿年前的古蝉化石,分享关于古蝉的最新研究成果。“这只昆虫曾在恐龙身边飞过!”一听到这只昆虫是恐龙的“小伙伴”,孩子们颇为兴奋。王莹说,这块昆虫化石由于形似蝴蝶,最初被科学家误认为蝴蝶化石。然而她在研究中发现,这只昆虫属半翅目,非蝴蝶和蛾所属的鳞翅目。

  从野外考察、化石挖掘到化石修复、研究命名,再到骨架装架、陈列展示,古生物研究和展示的过程是怎样的?自贡恐龙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很有发言权。该馆毗邻世界著名的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工作人员经常从事恐龙化石的挖掘、修复等工作。“这里的‘标本皮劳克及采集’是什么意思?‘皮劳克’是化石的名字吗?”一个孩子指着屏幕上展示的发掘采集流程问道。研究员江山解释说:“‘皮劳克’并不是化石名字,而是专业术语。你可以理解为,它是用石膏为化石做的结实外壳,让化石在运输中不被损坏。”  

编辑: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