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奉贤“口碑医生”甘当群众健康守护人
文汇报  2018-06-19 09:06:14

  原标题:奉贤区西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赵英扎根远郊基层卫生一线二十载,以爱心、仁心、匠心赢得一方百姓争相夸赞——“口碑医生”甘当群众健康守护人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5

正准备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位突发疾病的患者被送到卫生服务中心,赵英(中)立马冲到抢救室对患者进行抢救。本报记者袁婧摄

  午后两点多,奉贤区西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声急救铃划破病区的宁静。很快,“120”急救车送来一名中年男子。“他今天第一天到工地上班,吃过午饭就不对了”“神志不清,还吐了”……工友断断续续描述着同事的病情,至于病史、用药禁忌,无人知晓。

  “先救人。”赵英判断是脑血管意外,初步急救处理后,病人恢复了一些意识,但依然不清醒,好在生命通道已及时打通,目送急救车呼啸驶出卫生服务中心的大门,病人按流程被转到上级医院,赵英才稍稍安心,回到诊室。

  这是记者上周赶去奉贤区采访赵英时撞见的一幕,10多分钟的 “插曲”打乱了采访节奏,却素描出赵英20年扎根基层医疗一线的日常。1998年至今,赵英就这样每天做着看似微不足道,却又至关重要甚至性命攸关的事。

  申城远郊走出“金牌”社区医生

  笔试、抢答、胸穿、腹穿、导尿管、胃管置入、心肺复苏……这是全套卫生技能的比拼现场,参赛者是来自全国30多个省区市的家庭医生,他们经过层层选拔,过关斩将,才走到全国赛区。

  赵英忘不了成绩公布的那一刻,“我和同伴们抱头痛哭,那是激动的泪水,是从业 18年来用心实践、真情付出的结果。”那天,她代表上海荣获2016年全国基层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一等奖。

  1998年,赵英从一所普通的医学院毕业,分配到西渡镇卫生院,即如今的西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我没有硕士、博士这样的高学历,又只是乡镇医院的小医生,只求认真做事,尽全力为病人服务。”赵英至今记得从医学院毕业时父母的关照,“你要去医院上班了,我们是农民,只晓得做啥要像啥,你不要当那种只会讲空头道理,诊治不了毛病的人,让人看不起。”父母质朴的语言直抵赵英的内心,她立志要当一名好医生。

  如今,赵英的业务水平足以获得病人和同行的点赞,但在同事眼里,她的业务学习依然不懈怠,只要有空,总会翻书钻研。近年来,西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建立了“中山—西渡教学门诊”,在中山医院全科系主任祝墡珠教授及其助手顾杰副主任医师身边,赵英仿佛又成了一个刚毕业的学生,一板一眼虚心求教。

  有技术傍身的基层好医生,是社区患者的福气。赵英接诊过一名胸痛患者,剧烈的疼痛令患者坐不稳,躺不平。检查中,赵英想起一位退休老同事说过,剧烈胸痛要想到主动脉夹层是否破裂。于是,她一边做对症处理,缓解病人疼痛,一边立刻通知“120”为患者转诊,这为最终抢救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

  用心做事让好政策走进百姓心里

  在基层医疗机构服务20年,赵英也见证着如火如荼的申城社区卫生改革。上世纪90年代,上海推进社区医疗卫生改革,乡镇医疗机构陆续“翻牌”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还承担起了保健、预防的重要职能。此后,家庭医生制度、“1+1+1”分级诊疗相继在这个基础上开展起来。

  与基层卫生事业一同迭代升级的,还有老百姓对优质医疗的需求。十字水街、田字绿廊,美丽的奉贤区有“南上海”之称,但与优质医疗资源集中的上海中心城区仍然存在差距。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面对远郊城乡居民对优质医疗服务的渴望,面对党和国家赋予越来越重的担子和责任,我一定要在实践中努力学习、认真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医生。”赵英暗下决心,要当好基层群众身边的健康守门人。

  有一次,与她签约的慢阻肺病人李大爷因为咳嗽、气喘就诊,经诊治病情有缓解,可老人回家不遵医嘱,洗澡受凉,病情再度加重,又入院了。晚上8点多,下着磅礴大雨,科室医生打电话向赵英“求救”。赵英二话不说立马赶回医院,发现老人满头大汗,情况危急,她果断叫来“120”转诊,并一同跟车。

  到了上级医院,家属不能陪同检查,赵英成了老人身边的“亲人”,一路陪伴,当老人被顺利送入重病监护室,已是第二天凌晨。看到家属放心的表情,想到老人病情稳定了,赵英的一切疲惫也都烟消云散了。

  还有一次,她外出参加培训,两周没能到门诊点,结果接到老病人曹大爷的电话。原来老人出现右侧肋区疼痛,始终不见好转,无奈之下找到赵英。看着老曹的病史,赵英赶紧帮忙联系三级医院的医生,开通绿色通道,及时做了CT。检查显示“肺部恶性肿瘤可能大”,她又给老人办妥相关医疗手续,联系落实诊治专家。

  “赵医生,有你这样的家庭医生是我们的福气啊!”曹大爷动情地说。

  “近几年,各地相继推出一批惠民便民的医疗制度、举措,其中最扣动人心的便是家庭医生制度。让这些好政策真正走到百姓心里,需要我们基层医生用心服务,好政策才能不停留在文件里。”赵英说。

  真心待人收获真情无价

  因为技术好、口碑好,赵英在当地拥有不少“粉丝”,有了名气后,也有上级医院来“挖”她,但她从没想过要离开。

  说起“不离不弃”的理由,她微笑着说:“这里挺好的,病人、家属都对我太好了。”

  没有赵英的真心付出,哪会有病人由衷的感激!

  奉贤区邬桥社区有一名小儿麻痹患者,长大后左脚生出巨大肿块,重达五六十斤,别说行走,就连翻身都成了奢望,长期卧床导致他的后背、尾骶部、髋部都长出了大面积褥疮。一年前,他找到赵英,未见病人,恶臭先飘了过来。

  “他不是辖区居民,拒绝也说得过去,但看到病人痛苦的表情、家属祈求的眼神,我没法拒绝。”仔细查看后,赵英对家属说,有信心治好褥疮,只是需要时间。听到可以收治,病人的姐姐扑通一声跪地,连连说“谢谢侬!”

  这个病人溃烂太严重了,每天需要换两三次药,每次都要小心地把腐肉切除,消毒,再敷药……这样的治疗在赵英这里持续了近一年。功夫不负有心人,褥疮痊愈了,家属对她是道不尽的感谢。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面对的大多是老年人。有一位90岁的奶奶,大面积脑梗的后遗症导致吞咽困难,得借助胃管补充营养。由于老人不配合,住院医生插不进胃管,赵英闻讯赶来,抚摸着老人的手哄孩子似地说道:“阿婆,我来,你放心,保证一次插进去,让你少受点痛苦。”

  老人安静了下来,赵英拿起胃管,快速找准位置,一次插入。

  “老人慈爱地看着我,那眼神里的依赖、信任和感激,让我终生难忘。”赵英感慨,每当这种时候她会发现,自己的工作不仅能医病,还能医心,这是多大的幸福!

  回首在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20年,赵英说,病人的真情与信任不是一时所能获得,这份无价情感让她愿意当一枚坚守基层卫生一线的“钉子”,牢牢地把根扎在西渡。

  人物小传

  赵英,上海市奉贤区西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自1998年从医学院毕业后,她被分配到西渡镇卫生院,即如今的西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一名乡镇医生做起,凭借不断精进的医术、始终不变的仁心,历任医院住院部负责人、家庭医生团队负责人,在临床一线摸爬滚打20年,成为一方百姓争相夸赞的 “口碑医生”。

编辑: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