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沪启动建设闵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文汇报  2018-06-13 13:34:00

  原标题: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上海启动建设闵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率先突破科技成果“点纸成金”瓶颈

  上海正式启动建设闵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相关行动方案于近日正式印发。6月12日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透露,上海将聚全市之力共同推进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大胆探索、积极实践,率先破解把“纸”变成“钱”的瓶颈。闵行区表示,将花三年时间率先“点纸成金”,探索出一条具有闵行特色的成果转化之路,打造成果转化的 “上海样本”,为上海建设“五个中心”、打响“四大品牌”、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作出贡献。

  资源、载体集聚,让“优势更优”

  去年10月,科学技术部批准上海闵行区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的申请。发布会现场,闵行区区长倪耀明介绍,闵行区创建示范区有优势资源,能实现优势更优。

  倪耀明表示,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闵行区正全力建设上海南部科创中心核心区,拥有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两所985高校,集聚各类人才超过40万人,各类研发机构超过300家,登记注册的各类市场主体超过15万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9件,2017年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奖61项,占全市总量的23%。

  目前,闵行区集聚着逾百家世界500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超过700家,市科技小巨人企业182家,有紫竹高新区、闵行开发区等一批国家级产业园区和基地,经济规模多年位居全市第二。

  更重要的是,有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载体相对集聚。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华东版权登记大厅等均已落户闵行区。此外,闵行区拥有27家各类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培育了2000多家创业企业。

  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推进示范区建设

  当下,闵行区正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医疗机器人研究院”,打造我国医用机器人技术转化和产业发展基地;支持华东师范大学与以色列海法大学共建 “转化科学与技术联合研究院”,打造生物医药、基因编辑与细胞治疗等创新功能型平台。在人工智能领域,闵行区与上海交大共建“人工智能研究院”,集聚人工智能领域国际化领军人才,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示范区的创新应用。

  这些都标志着闵行区将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推进示范区建设。

  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形成国企、外企、民企等各类企业广泛参与的局面。以闵行区与上海交大、地产闵行集团共建“零号湾”创新创业集聚区为例,成立两年来已吸引400多个创业项目、10家创业机构,获得千万元级以上融资企业30余家。

  鼓励高校、院所“揭榜比武”

  闵行区目标明确:全力将示范区建成资源最优、活力最强、成果最多的创新高地。下一步将继续提升创新资源集聚度,一方面贯彻落实“科创人才30条”,集聚创新所需之才,同时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领域。闵行区政府投资基金规模超60亿元,正筹建军民融合产业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让好项目“找资金”不再难。

  提升创新主体活跃度,与华谊、电气、仪电、地产等国有大企业合作,推动吴泾老工业基地转型,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让“老基地”通过承接成果转化项目焕发“新活力”;推动企业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挖掘企业创新需求,鼓励高校、院所“揭榜比武”,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解决方案。在城市管理、社会治理、智慧城市建设、教育、医疗、卫生服务方面,推进各类创新主体的科技成果示范应用。

  提升成果转化通畅度。探索体制机制改革,支持高校建立专业化技术转移队伍,通过市场化方式促进成果转移转化。争取先行先试政策,在示范区试行科技管理的改革举措,为科研技术人员“松绑解套”。

编辑: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