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第35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今晚开幕:力推新人新作,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4月27日晚,第35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将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拉开帷幕,开幕演出是一场汇集8位优秀作曲家精心创作、用交响乐诠释中华创世神话的原创交响乐作品音乐会。今起至5月17日,“上海之春”将有37台主体演出上演,力推新人新作,用创造性的方式挖掘上海丰富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晨钟》《贺绿汀》传承红色基因
《晨钟》和《贺绿汀》两部原创歌剧,都将在本届“上海之春”亮相。《晨钟》由上海歌剧院出品,聚焦中国共产主义先驱、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这部作品迄今已筹备3年,此次在“上海之春”亮相的是音乐会版。作为一部红色题材的歌剧作品,《晨钟》的主创人员在创作之初就达成一致,希望避免树立符号式的英雄人物、运用口号式的表现方式,而是着力塑造充满生命力的人物形象,讲述真实感人的故事。《晨钟》的编剧姚远早在1993年就创作出了话剧《李大钊》,这部作品当时在北京的演出十分轰动,有评论家称,这是“一次实事求是的胜利”,因为他塑造了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李大钊。这一次用歌剧的形式表现李大钊,姚远在剧本中增添了更多的浪漫和诗意。《晨钟》作曲许舒亚很小就熟悉则李大钊的故事,他希望通过音乐挖掘李大钊内心最真实的东西。许舒亚十分追求音乐的可听性,他说,如果有一两首咏叹调能被传唱,这部作品就算成功了。
《晨钟》海报
上海音乐学院出品的原创歌剧《贺绿汀》,展现了在20世纪上半叶中华民族救亡图存、争取解放的历史洪流中,贺绿汀如何将个人命运融入大时代,逐渐成长为人民的音乐家。贺绿汀的《牧童短笛》可谓中国第一首走向世界的钢琴作品。他的《游击队歌》《四季歌》《天涯歌女》等作品,取材于现实生活,长期以来为大众所传唱。作曲家张千一领衔创作的交响曲充满民族音乐色彩,贺绿汀经典作品的旋律不时穿插其间。《贺绿汀》的演员们全都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师生,是对红色基因、大师精神的一次传承。
搭建国际平台,弘扬海派精神
在本届“上海之春”37台主体演出中,可以看到不少享誉海内外的艺术家与艺术团体的身影,丰富多彩的节目内容彰显出开放多元的海派文化特质和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胸襟。
维也纳柏林爱乐音乐家合奏团,由维也纳爱乐乐团和柏林爱乐乐团两大顶级名团7位世界级的音乐家组成。他们将古典、爵士、拉丁乃至流行音乐融合在一起,带来一次横跨世界、穿越古今的音乐之旅。美国太平洋交响乐团将由音乐总监卡尔·圣克莱尔率领,在“上海之春”的舞台上演绎多首伯恩斯坦的作品,与他们同台的还有“世界三大小提琴家之一”平克斯·祖克曼,让无数乐迷翘首以盼。此外,享誉全球的莫斯科大剧院将带来镇团制作之一——里姆斯基·柯萨科夫歌剧《沙皇的新娘》。这是莫斯科大剧院歌剧团的上海首秀,观众将有幸体会纯正的俄罗斯歌剧传统。
莫斯科大剧院歌剧《沙皇的新娘》
《维也纳柏林爱乐音乐家合奏团音乐会》
此外,本届“上海之春”还出现了许多响亮的华人音乐家的名字。世界著名的作曲家谭盾将带来小提琴狂想曲《戏梦人生》和大提琴狂想曲《水火交融》两部新作,多次与世界著名交响乐团合作的优秀指挥家谭利华将指挥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演绎亚历山大·鲍罗丁的《第二交响曲》等作品。首位亮相意大利“罗西尼艺术节”的华人歌唱家石倚洁、从上海起飞的著名抒情花腔女高音黄英也将分别在今年的“上海之春”举办专场音乐会。
联合长三角团体,彰显江南魅力
上海民族乐团音乐会《牡丹亭之梦的十二个瞬间》将在本届“上海之春”首演,这场音乐会是对江南文化的一次创造性传承。这部作品由青年作曲家郭思达谱写,灵感来自于中国戏曲史上的浪漫主义杰作《牡丹亭》。三段穿越时空的生死爱恋,十二个梦中的瞬间,极具幻想色彩,将演绎出一场既传统又现代的音乐盛宴。
上海民族乐团《牡丹亭之梦的十二个瞬间》
在37台主体演出之外,本届“上海之春”还将推出不少主题展演和艺术教育展演活动。主题展演中有一场《在希望的田野上》合唱展演,汇聚了长三角地区的合唱团体,充分体现出江南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整场展演集合了上海师范大学泊乐合唱团、南京艺术学院萌之声合唱团、安徽省音乐家协会合唱团登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地的20支非职业合唱团,全部参演人数大约为1200人。这些合唱团将带来《茉莉花》《采茶舞曲》《凤阳新歌》等充满江南特色的作品。在演出的开场和结尾,93岁的指挥家曹鹏将登上舞台,指挥全场大合唱《在希望的田野上》和《歌唱祖国》。这场合唱展演,是长三角各地首次在“上海之春”共同呈现“江南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