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接待国内游客3.18亿人次,接待入境游客873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据统计,上海是中国接待游客最多的旅游目的地城市,面对这么大规模的中外游客,上海旅游公共服务是否能够满足需求?
记者昨天获悉,今年上海将大规模升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主动适应大众旅游时代要求。市旅游局局长徐未晚说,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在旅游服务上要有更高要求,要像“绣花针”一样,实现精细化、国际化、人性化、智能化。
让每座有故事的建筑都可阅读
徐未晚表示,“梧桐树下老洋房,老弄堂里石库门,十里洋场万国建筑”,上海有许多故事可以挖掘。
今年,黄浦区在外滩沿线22幢优秀历史保护建筑铭牌上设置二维码,并对南京东路街道辖区内40幢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和10座里弄,制作木制二维码铭牌,市民和游客可以扫码阅读中英文介绍和观赏图片。
静安区推出“乐游静安”全景旅游地图二维码,游客只需扫码就能了解中共二大会址、自然博物馆、全球最大星巴克、静安寺等建筑的情况。
徐未晚透露,今年上海旅游局还将完善和推进历史建筑的二维码设置工作,建立统一兼容的标准,规范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格式等基本要素,并在全市开展首批二维码导览系统设置工作,前四批历史风貌保护区(44个)和街坊(77个)、前三批优秀历史建筑(1098个),以及全国、市级名人故居(265个)和标志性建筑都将实现二维码导览。
黄浦江游览对标国际一流水准
去年底,黄浦江两岸45公里公共空间实现贯通。徐未晚说,为了将黄浦江游览打造成世界级旅游精品,对标巴黎、伦敦等国际一流水准的游船游览项目,市旅游局正和有关部门、沿江各区、相关企业紧密配合推进相关工作。借鉴国际成熟经验,丰富游览产品,近期正在推动优化游览模式,逐步实现从单一的“环形返还”向“沿途多点停靠”转变。比如,在十六铺、秦皇岛、东方明珠等码头为游客设置上下点,逐步提供单程游、多程游及多站点随停随靠等多种游览方式。未来,根据游船码头新建、改建进展,将把黄浦江游览核心区域岸线从原有的9公里拓展至21公里,逐步构建形成短、中、长航线体系。同时,将打造主题航线,丰富白天巡游线路,增设船上餐饮、会议、展览、婚庆、演艺等主题活动。
另一方面,市旅游局联合住建、交通等部门及相关区,对滨江一带加快配置旅游交通指引标识。在滨江的18处旅游功能节点,比如十六铺、老码头、秦皇岛码头、陆家嘴滨江绿地等,从距离3公里处设置交通指引标志,为自驾的市民游客“导航”。为方便骑行步行的市民游客,将在黄浦江沿岸区域设置若干“导入、导览、导出”标志,提供游客中心、公共厕所、游船码头、巴士观光、公交换乘、周边道路、周边景点等公共服务信息。
掌上智能应用为游客一键导览
今年,上海将完善提升20座综合旅游服务中心功能,打造若干服务“样板间”。
届时,旅游服务中心不仅提供传统的旅游信息咨询,还将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多语种翻译等,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加全面、准确、及时的旅游信息服务。同时,将推出移动端应用,进一步满足市民游客多元化的旅游需求,提升旅游感受度、体验度、便捷度,使得上海旅游更有时尚感、科技感。
“这个移动端应用的名字,我们认为应该叫‘上海品质生活’。”徐未晚说,好的品质生活就是消费、生活全无忧。这个移动端将建立庞大及时的数据库,运用人工智能、增强现实、多语种互译、图像识别等一些互联网技术手段,综合展示上海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信息。同时,提供丰富的上海文化、演艺、赛事、会展等相关信息,并对接第三方平台的上海礼品、交通船票、电子优惠券等电子商务信息,以全场景、全过程为目标,帮助市民游客筛选海量信息、精准做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