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级美术师王世李。
国际在线上海微网消息(彭丽):2018年1月30日,上海微网专访国家一级美术师王世李。国家一级美术师是对从事文化艺术行业人员的一种职称认定的称谓,须具有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丰富的生活和知识积累,在继承、发展和创新艺术传统及创作技巧方面业绩显著。王世李从安徽农村走进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从书学爱好者成长为如今的国家一级美术师,与他的执著和努力密不可分。
王世李创作的书法作品。
兴趣是最好的启蒙老师。
“我从小就喜欢写毛笔字,读书的时候写,跟父亲学做木工的时候每天无论多晚、多累,也要把墨斗推到一边,摆砚磨墨写上几笔。那个时候很执拗,现在的说法应该叫‘叛逆‘。很庆幸我的叛逆用对了方向。”王世李笑着说。随后他又补充了一句:“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有个性,但要学会选择切入点,这很关键。”王世李强调父亲对他影响很大。王世李的父亲王祥付是位地地道道的农村能人,不仅有一手过硬的木工手艺,还能写出一手漂亮的毛笔字。王世李很好地继承了父亲的基因,从小就表现出对书写的超常兴趣。
王世李创作的书法作品。
王世李1972年出生于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的小村庄,自小随父亲学做木工活。木工是一项技术活,八十年代,还没有现在意义上的机械化生产,全靠纯碎的手艺。王世李说:“好的木工活机器是做不出来的,这就像写字,用心创作的作品带有自己的性格。做木工训练了我的平衡感和耐心,这对于书法创作非常重要。”他特别强调,木工要注重线条的打磨,棱角的处理,需要工匠精神,这也是作为书法家必须具备的 “不期工而自工”的特质。
王世李创作的书法作品。
中国功夫里锤炼出精气神。
很多少年都有武侠梦。王世李的少年时代,是《少林寺》、《武当》等功夫片风行的时代,白天与其相伴的是书法,晚上与之相伴的就是习武。王世李说:“习武炼体,注重韧劲、恒心、精气神,特别是力的培养,这几点对于书写而言至关重要。”
王世李创作的书法作品。
南朝时著名书法评论家王僧虔曾说:“古今即异,无以辩其优劣,惟见惊绝笔力耳。”近代梁启超先生把“力的美”作为欣赏书法的主要依据。力是书法的后盾,是笔墨技巧的体现,能使观者在凝固而不静止的字形中领略到生命的运动。所谓“众妙攸归,务存骨气。”刚劲之力,如铁画银钩,坚挺方折;柔和之力,则婀娜凝练。王世李的书法以线条为主要表现形式,构成点画与形体的支柱,通过遒劲有弹性的钩线、点戳,来追溯至高的骨力。
王世李创作的书法作品。
因力起势。“势”之美,则是贯穿着全幅字的一种精气神。自古兵家重形势,文章重气势,而书法重笔势。所谓“作书必先识势”,在笔墨技巧中,它往往代表字的“筋脉”、“血络”、“行气”。 唐代韩方明《授笔要说》中提到:“执笔在乎便稳,用笔在乎轻健,轻则须沉,便则须涩,谓藏锋也,不涩则险劲之状,无由而生;太流则浮滑,浮滑则俗。”王世李依靠手腕和手臂来控制行笔的速度,及笔势间的转换,让笔下的线条有骨有肉、有质有韵、险劲率约、刚柔相济,产生出较强的形式美、拙重美、厚度感与节奏感。
王世李创作的书法作品。
企业家中走出的书法家。
如果一定要给王世李的身份一个释义的话,他曾是一个木匠、企业家,如今是一个职业书法家。很多人对此颇为不解。王世李说:“选择放弃做企业,而专心做书法,我确实拿出了壮士断腕的决心。”从工匠技术到文化艺术,从商场沉浮到笔海纵横,从客体(文字)的形式至上到主体(书法家)的精神至上的转变,形成了王世李书法中独特的 “韵”。
王世李创作的书法作品。
古人说“韵”,指神韵,气韵。特别具有代表性的是二王所开创的行书,行书最具中和之美,有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而这种中和美更能体现作品的风韵与神采。世人所熟知的兰亭序正是给人以这种从容的感觉,王世李尤擅写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他说:“王羲之的行书遒丽天成,‘犹夫西子毛嫱,天姿国色,不施粉黛,辉光动人矣’,这是一种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不但从容祥和,又如高山流水,如琴瑟合鸣,这便是书之韵。
王世李创作的书法作品。
从商海中出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职业书法家。王世李说:“做好人,写好字,这是一个书法家的本分。”他笑称自己这一路走来,是螺旋式上升。“从西装到唐装,人们看到的是不同的王世李。这不是单纯服饰的改变,书法是一种修行,我的思想随着习书的专业和精进而不断改变。”
王世李创作的书法作品。
尊重传统,注重传承。
“腹有诗书气自华”。王世李说:“作品的好坏与人品和书法的功力有关。”王世李的作品追求传统风。他说:“笔墨当随时代,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最关键的是笔墨更应该对标经典,书者的责任是要把人做好,把字写好,保证书法不给后人留有遗憾。”
王世李创作的书法作品。
王世李创作的书法作品。
为了这份责任,王世李在创作的同时,注重书法的教学。他强调“传承”,传承是艺术的生命力所在。王世李说:“书法教学的关键是尊重传统,尊重学生的性格。无论书法的表现形式如何多样,书法的根本是不变的。在不忘初心的基础上,找到与学生的性格相匹配的书体,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促进书法的普及、传承和发展。”(图片由王世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