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江南丝竹在沪举办专场音乐会

2017-12-12 09:57:23|来源:文汇报|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非遗”江南丝竹在沪举办专场音乐会“中国的轻音乐”奏响古调新韵

  2017“茉风雅韵”江南丝竹专场音乐会日前在上海茉莉花剧场举行。演奏的曲目汇聚不同类别不同时期的作品,呈现了江南丝竹的古调新韵。音乐会还通过网络进行视频直播,1.2万人实时收看了演出。

  江南丝竹于2006年被列入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一种产生并流行于苏浙沪一带的传统器乐合奏形式,以二胡、笛子为主要乐器,演奏者少则二三人,多则七八人,有“中国的轻音乐”之称。其特点是演奏风格精细,在合奏时各个乐器声部既富有个性又互相和谐。作为江南水乡文化杰出的代表之一,江南丝竹所蕴含的不只是艺术魅力,还有中国人世世代代承传下来的处世哲学。丝竹演奏,上海话叫“合(ge,沪语旧时发音)丝竹”。这里既有你进我退,崁挡让路的礼仪,又有点互相竞争的意味,其最高境界是和谐共处、协同创新。

  由于曾经赖以生存的慢节奏生活环境已经不复存在,江南丝竹也陷入了后继乏人的传承危机之中。为了推进这一宝贵遗产的普及传承,沪上在全市各区建立了多家传承基地。作为上海市江南丝竹优秀保护传承基地,上海市工人文化宫早在上世纪50年代起就组建了以丝竹乐为主的民乐队,曾得到金祖礼、陆春龄、陆德华、俞逊发等众多名家的指导。2016年1月,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将原属茉莉花民族乐团的江南丝竹组,正式命名为茉莉花江南丝竹社,在工会系统实实在在地搭建起学习和交流江南丝竹的平台。自此,每周二下午,该丝竹社都会开展各类活动,带动更多的年轻人一起研究学习江南丝竹,并挖掘整理出更多的演奏曲目。该丝竹社主管吴坚曾听老艺人回忆,丝竹音乐鼎盛时期,经常演奏的曲子就有百余首。可惜的是,这些乐谱往往是由一代代老艺人口传心授,流传广泛的只剩下“丝竹八大曲”等十余首。“我们不但整理经典的乐谱,同时也收集新创的江南丝竹音乐。民间乐队曲库拓宽了,演奏的人多了,江南丝竹的传承发展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吴坚透露,近年,他们已挖掘整理了50多套丝竹曲谱。

  此次演出就是上海市工人文化宫茉莉花江南丝竹社成立近两年来一次集中的成果展示。两个多小时的演出紧凑丰富,其中,既有原汁原味的传统江南丝竹乐曲,如《三六》《凡忘工》等;也有融合传统丝竹和民乐合奏形态的《江南情韵》和道乐丝竹《江南庙会》;还有专业作曲家创作的竹笛四重奏《四竹吟》、女子丝竹重奏《江南风韵》。此外,茉莉花江南丝竹社自己也创作、编配了七首新作品,比如融合沪语说唱风格的《浦江韵》、融合古曲风的《关山月》、融合评弹的《茉莉》、根据浦东民歌改编的《小扳艄》以及采用传统江南丝竹手法旧曲新作的《花清音》等。

分享到: